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中省直有關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阜新市促進樹莓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樹莓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第三代水果”和“黃金漿果”,具有營養價格高、適應能力強、經濟效益好、國內外市場前景廣闊的突出特點。我市于2004年引進種植,目前已發展到1萬畝,結果面積超過2000畝,效益十分可觀。為了把我市建成全國最大的樹莓生產基地,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結合我市實際,特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7〕1號)的總體要求,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增收為目標,大力發展樹莓產業,使之成為適應阜新干旱氣候條件農業結構的主要項目和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二、工作目標
到2010年,全市樹莓種植面積計劃發展到5萬畝,其中阜蒙縣3.5萬畝,彰武縣1萬畝,海州區、細河區、太平區、新邱區、清河門區各0.1萬畝。到2015年,使全市樹莓種植面積比2010年各項指標翻一番。同時,要與沈陽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技術依托單位建立合作關系,對樹莓產業發展中存在的技術問題進行科技公關和技術支持,重點在種苗培育、儲藏保鮮、種植模式、生產標準、產品開發及深加工等方面開展研發工作。
通過引進和培育樹莓生產、加工、銷售的龍頭企業,形成樹莓產業化生產格局,爭創全國樹莓產業第一市。到2010年,全市樹莓汁、樹莓果冷藏冷凍保鮮等加工、貯藏、銷售能力達到5萬噸,到2015年發展到10萬噸,產值達到20億元。
三、保障措施
一要加強領導。為了充分發揮我市資源優勢,積極推進樹莓產業發展,市政府成立樹莓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由分管農業副市長擔任,成員單位由市發改委、市農委、市財政局、市林業局、市水利局、市國土局、市農電局、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市扶貧辦、省風沙所等相關部門和單位組成,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林業局。各部門要明確責任,加強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工作目標的實現。各縣區、相關鄉鎮也要成立相應組織,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二要增加投入。各縣區政府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同時爭取上級部門的扶持。各有關部門要積極協調金融部門給予樹莓栽植農戶貸款幫助,全力支持樹莓產業發展。市林業局要將樹莓栽植納入退耕還林等政策的補助中,對農民進行扶持。市水利局負責對樹莓集中連片種植地塊的水資源進行論證與評價,合理確定節水灌溉形式,協調灌溉設施配套。農電局對樹莓集中連片種植地塊免費勘測、設計,積極向上爭取資金,解決電力配套設施等問題。市國土資源局、農業綜合開發辦、扶貧辦要將樹莓項目列入土地整理、農業開發、整村扶貧項目進行支持。
三要強化科技培訓和技術指導。以省農科院、省風沙所為依托,積極開展品種選育、組培培訓、栽培模式、新品種引進與試驗示范等課題的攻關,讓阜新樹莓研發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要認真總結幾年來的經驗和教訓,形成適合本地生產的栽培方式,并加以推廣應用。要舉辦各種形式的培訓班,加強科技培訓和技術指導。
四要開展產業化經營。要制定優惠政策,改善投資環境,引進和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企業,從事樹莓保鮮、貯藏、加工、銷售等活動。鼓勵農民成立專業協會或合作組織,形成“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協會(中介組織)+農戶”的比較完備的樹莓產業發展格局。
五要搞好宣傳發動。通過算經濟帳、典型引路、政策推動等措施,引導農民發展勞動密集型的樹莓生產。要編制、發放各種生產技術的小冊子或宣傳單,讓每個果農都能達到懂技術會管理。報社、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單位要加大對樹莓生產實用技術、優良新品種、致富典型的宣傳力度,盡快在全市形成樹莓發展的良好氛圍。
六要樹立生產典型,打造精品示范園。選擇管理精細、生產效益好的農戶作為典型,向廣大農民推廣。在生產比較密集的地區,依照農民意愿建立精品示范園。
七要建立種苗繁育體系。由政府確認,專業技術售貨員把關,在樹莓精品園內建立種苗繁育供應基地,樹莓苗木由林業部門統一調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