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政辦發〔2007〕8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單位:
市農業局《關于加快發展全市綠色食品產業的意見》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OO七年六月八日
關于加快發展全市綠色食品產業的意見
(市農業局 二OO七年五月二十一日)
為促進我市綠色食品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根據《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農業廳關于加快發展綠色食品產業意見的通知》(湘政辦發[2006]52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
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目標是:經過五年努力,使我市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得到持續穩定快速發展,建立比較完整的綠色食品綜合服務體系,力爭成為全省重要的生產基地,產業水平達到省內先進水平。具體任務是:在全市范圍內高標準建設綠色食品原料作物生產基地200萬畝,確定水稻、油料、柑桔、黃花菜、茶葉、畜禽等六種品種為衡陽市長期發展的主導產品和產業,其中水稻100萬畝、油料40萬畝、黃花菜10萬畝,柑桔5萬畝,茶葉10萬畝,水果10萬畝、瓜菜10萬畝、水產品15萬畝,年產量達到80萬噸以上。全市每年重點建設1--2個國家級綠色食品示范基地縣市區,每個縣市區每年要重點建設1--2個綠色食品示范基地。全市80%以上的龍頭企業生產的食用產品均要達到綠色食品標準。2007年底前國家、省級食用農產品龍頭企業均要通過綠色食品認證。綠色食品年產值突破20億元。糧、油、菜、果、茶、肉、蛋、奶、禽及水產品十大類綠色食品產品開發達到350個以上,每個縣市區每年綠色食品認證不少于10個。全市產值過億元的綠色食品品牌企業達到3--5個,各縣市區產值過5千萬元的綠色食品品牌企業達到3--5個。
二、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區域和產品重點
綜合考慮自然資源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產業化基礎、經濟比較效益及現有種植規模以及市場因素,確定水稻、油料、柑桔、黃花菜、茶葉、畜禽等六種品種為衡陽市長期發展的主導產品和產業。1、水稻:選擇具有良好生態環境條件和高產基礎的衡陽縣、衡南縣、耒陽市、衡東縣4個大型商品糧基地縣市中的90個鄉鎮作為綠色食品示范基地。2、油料:選擇農民有較好種植習慣的衡陽縣、衡南縣的44個鄉鎮作為綠色食品示范基地。3、柑桔:以柑桔生態區劃指標為主要依據,選擇具有良好生態環境條件的衡陽、衡南、衡山、衡東、雁峰區的13個鄉鎮作為綠色食品示范基地。4、黃花菜:選擇祁東、衡陽、衡南、耒陽的40個鄉鎮作為綠色食品示范基地。5、茶葉:選擇南岳、常寧、祁東、衡山、衡東、衡南的17個鄉鎮作為綠色食品示范基地,以南岳云霧茶、塔山山嵐茶、京湘藤茶等品牌為開發重點。6、肉、蛋、奶、禽:選擇具有良好養殖習慣的祁東、衡陽、衡南、耒陽、衡山、常寧、衡東、珠暉區作為產品開發基地。
三、加快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與引導。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必需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帶動、基地化生產、產加銷一體化經營的原則,突出重點產品,形成主導產業,根據重點產品和優勢布局,抓好重點龍頭企業的培育和重點產品的基地化生產。各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要統一認識,把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當作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來抓。要明確責任,根據六大產業,成立專門班子,實行產供銷全程服務。每個班子要明確一個政府領導擔任組長,相關單位為責任單位堅持不懈地抓好綠色食品產業發展。
(二)加強基地建設,引導優勢農產品生產向規劃的適宜區域集中。綠色食品原料生產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基礎環節。所以基地必須按照加工龍頭企業的要求組織生產,龍頭企業必須根據自已的加工規模與基地農戶簽訂好訂貨合同,按協議要求組織收購。在基地建設中要加速優良品種的引進、培育和推廣,加大適應技術的推廣力度,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
(三)培育、扶植、壯大龍頭企業。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是農業進行戰略性調整的重要舉措,成敗在于龍頭企業的帶動力,龍頭企業帶動力的大小又在于企業的規模與效益。所以,扶植、壯大龍頭企業的有效途征在于引導零散企業,小型企業實行重組與聯合,做響本地品牌,增強市場競爭力。
(四)集中財力、物力、人力,加大投入力度。市縣兩級財政要根據規劃要求,加大種苗繁育、新技術推廣以及信息網絡建設經費問題,同時要合理調度水利、農業開發和農業項目資金用于基地建設。在人力投入上,市縣兩級政府要派出工作組分別進駐龍頭企業和生產基地,幫助企業協調外部關系,宣傳企業產品,建立市場營銷網絡;幫助和指導基地搞好基本建設協調與龍頭企業的關系,進行技術指導,幫助解決信息、技術、資金等問題。
(五)加大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推廣力度,促進綠色食品產品生產水平提高。加快發展綠色食品種子種苗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