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研究稱氣候變化或可影響食源性疫情的發(fā)生

   2012-04-14 食品伙伴網(wǎng)479
核心提示:據(jù)歐盟網(wǎng)站消息,2012年4月歐盟疾控中心(ECDC)公布了一份名為《氣候變化對歐洲食品和水源性疾病的潛在影響》的評估報告,該報


    據(jù)歐盟網(wǎng)站消息,2012年4月歐盟疾控中心(ECDC)公布了一份名為《氣候變化對歐洲食品和水源性疾病的潛在影響》的評估報告,該報告評估了741份文獻資料,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了1653個與食品、水源性致病菌相關聯(lián)的"關鍵因素"。

    研究人員通過定量模型研究了致病菌和氣候改變的關聯(lián)程度,這些致病菌包括彎曲桿菌、沙門氏菌、隱孢子蟲、非霍亂弧菌、諾瓦克病毒。研究指出,彎曲桿菌、沙門氏菌和隱孢子蟲可能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大。研究人員表示,對于氣候改變和食品、水源性疾病關聯(lián)的低估以及信息缺乏可能會對公眾健康構成風險。

    研究指出,彎曲桿菌疫情具有很強的季節(jié)性,疫情高發(fā)和氣溫有關,與氣候關系緊密。沙門氏菌感染在夏季比在冬季嚴重,科學家認為三分之一的沙門氏菌病例是由于氣溫增高所致,當氣溫在43°F之上時每升高一度,沙門氏菌病例就增加12%。

    研究還指出,隱孢子蟲是在飲用水和日常用水中的寄生蟲,由于氣候變化,降雨增多可淹沒水處理設備,使隱孢子蟲污染風險加劇。非霍亂弧菌是導致霍亂的主要致病菌,食用污染的水產(chǎn)品或傷口接觸到海水都可染此病。諾瓦克病毒感染主要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傳播,在冬季這種疾病較多。資料表明諾瓦克病毒疫情和氣候變化的關聯(lián)不大。

    原文鏈接:<http://ecdc.europa.eu/en/publications/Publications/1203-TER-Potential-impacts-climate-change-food-water-borne-diseases.pdf>



日期:2012-04-14
 
行業(yè): 食品檢測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