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道,7月9日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制定了豬肉和牛肉中萊克多巴胺的最大殘留限量。聯合國糧農組織稱,此舉有助于促進世界肉類貿易的增長。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最新制定的瘦肉精標準為,每千克豬或牛的肌肉中萊克多巴胺的含量不能超過10微克,每千克肝臟中的限量為40微克,腎臟中為90微克。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授權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開展了科學評估,評估發現一定限量的萊克多巴胺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是在評估之后,制定了萊克多巴胺的最大殘留限量。
在2012年7月7日結束的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會議,許多種物質的最大殘留限量和控制標準被通過,這包括液態嬰兒配方牛奶中三聚氰胺有關的限量標準。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制定的液態嬰兒配方牛奶中三聚氰胺最大殘留限量為0.15mg/kg,會議期間還通過了干制無花果中黃曲霉毒素的最新限量標準。
萊克多巴胺是一種飼料添加劑,主要用于促進動物體內瘦肉的生長。在今年初,出于對美國使用萊克多巴胺的擔憂,臺灣公布了對美國牛肉產品的禁令。
國際社會對于該標準的主要分歧在于,美國允許在牛肉和其他肉類中使用萊克多巴胺,而其他國家,如歐盟和中國等則禁止使用此物質。
原文鏈接:<http://www.foodproductiondaily.com/Quality-Safety/Codex-ractopamine-MRLs-could-boost-global-meat-trade-FAO>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編譯,供網友參考,食品伙伴網提供歐盟、美國、英國、俄羅斯、日本、韓國、東南亞、西班牙等國家或地區的進出口合規咨詢服務,歡迎垂詢:0535-2129301,Email:vip@foodmate.net、news@foodmate.net.
日期:201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