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在彩色小麥富硒機理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2021-04-28 四川農業大學803
核心提示:近日,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蒲至恩副教授課題組關于彩粒小麥微量元素硒與花青素間互作機制探究成果Selenium and anthocyanins shar
近日,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蒲至恩副教授課題組關于彩粒小麥微量元素硒與花青素間互作機制探究成果“Selenium and anthocyanins share the same transcription factorsR2R3MYBandbHLHin wheat”在國際知名期刊Food Chemistry(中科院一區TOP,IF=6.306)在線發表(DOI:10.1016/j.foodchem.2021.129699)。該文以四川農業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鄭有良教授為通訊作者。該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四川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與交流計劃等項目資助。
 
  花青素和硒對人類和植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學功能,在植物中已對花青素的合成機制及硒的吸收轉運分別進行了徹底的研究,但硒和花青素之間的關系仍不清楚。本研究測定了六種主要農作物不同顏色品種的硒和花青素含量,均表明彩色作物同時具有硒和花青素含量較高的特點;進一步分析對元素硒的吸收利用效率發現,彩色小麥對硒的吸收利用效率較普通小麥高;隨后通過轉錄組分析發現,花青素合成關鍵轉錄因子R2R3MYB和bHLH表達水平較普通小麥高是彩色小麥硒吸收效率高的根本原因。結果表明了彩色小麥富硒可能是R2R3MYB和bHLH在轉錄水平上共同調節花青素生物合成和Se代謝的結果,成功驗證了硒與花青素之間的關系。
 
  本研究結果為培育富硒富花青素的小麥品種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日期:2021-04-28
 
地區: 四川
行業: 食品檢測 糧油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