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2021食品及化妝品包裝綠色發展論壇圓滿落幕

   2021-09-30 食品伙伴網會展中心907
核心提示:9月23日,2021食品及化妝品包裝綠色發展論壇在上海龍之夢大酒店圓滿舉行。本次大會以“聚焦食品化妝品包裝前沿 | 促進綠色包裝可持續發展”為主題。會議致力于搭建食品、日化行業包裝交流平臺,為中國包裝產業發展助力。共有200多位食品包裝、個護包裝領導及專家等現場參加了本次會議。……(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9月23日,2021食品及化妝品包裝綠色發展論壇在上海龍之夢大酒店圓滿舉行。本次大會以“聚焦食品化妝品包裝前沿 | 促進綠色包裝可持續發展”為主題。 
  
 
  會議致力于搭建食品、日化行業包裝交流平臺,為中國包裝產業發展助力。共有200多位食品包裝、個護包裝領導及專家等現場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議圍繞綠色包裝趨勢、包裝新科技、包裝新材料、包裝新營銷等熱點話題展開,分享了包裝行業的最新應用經驗與發展趨勢。
 
  榮格工業傳媒會議總監邵敏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是世界包裝制造和消費大國,塑料包裝在包裝產業總產值中的比例已超過30%,在食品、飲料、日用品及工農業生產各個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我國塑料包裝行業一直處于穩定增長態勢,在包裝產品結構占比中僅次于紙包裝排名第二。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塑料包裝市場市場規模為496.4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4%。”
 
  然而,新冠疫情顯然已經擾亂了包括包裝印刷等在內的多個行業。大多數包裝印刷企業在這期間采取的最大變革之一就是數字化改造。從前主要依賴實體運營的包裝印刷企業被推入了數字化的洪流當中,并開始使用各種創新技術為客戶提供服務。
 
  與此同時,全球眾多快消品品牌也發生了不同產品包裝趨勢的演變,旨在為客戶提供不斷的全新體驗。隨著消費者行為的不斷變化以及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企業被迫適應“新常態”環境,包裝行業也不例外。借助二維碼等智能標簽,快消品品牌可以將其普通包裝數字化,為非接觸式交互讓路。然而,NFC標簽和二維碼不僅僅是智能標簽和快速信息訪問。這些智能工具提供連接性、客戶保留,甚至可以成為與品牌和客戶建立穩定關系的一種方式。
 
  此外,人們對環保主義的興趣與日俱增,隨著全球對大量塑料污染海洋的擔憂,也越來越引起人們對可持續包裝發展的興趣。而那些能夠從營銷角度創造吸引力的包裝也越來越受到食品化妝品制造商們的青睞。
 
  基于此,由榮格工業傳媒主辦的“2021食品及化妝品包裝綠色發展論壇”將著力聚焦食品化妝品包裝市場的政策解讀、市場趨勢、創新設計、綠色包裝、最新的環保技術和健康材料等業內熱門話題,分享包裝行業的最新應用經驗,搭建食品,日化行業包裝交流平臺,為中國包裝產業發展獻策助力。
 
  本次論壇上午場為主會場,下午場則按食品與個護應用領域的不同,分為食品飲料包裝和個人護理品化妝品包裝兩個分會場。下面,小編就帶大家梳理一遍現場嘉賓演講的重點內容。
 
  主會場
 
  杜歡政 教授
 
  聯合國環境署-同濟大學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責任教授、
 
  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
 
  演講議題:促進我國可持續包裝全產業鏈發展
 
  杜教授的演講從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我國生態文明綠色發展體系、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構建塑料包裝綠色閉路循環體系、以垃圾分類為抓手,治理塑料包裝問題、可持續包裝未來發展趨勢等幾個方面展開。
 
  “國家《關于加強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中了未來三年我國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工作的總體目標,列出了標準體系優化、重點標準研制、標準實施監督、標準國際化等4個方面8項重點任務,其中包括加速快遞包裝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相關成果轉化為標準以及完善標準與法律政策協調配套的快遞綠色包裝治理體系。”當談及如何構建塑料包裝綠色閉路循環體系時,杜教授指出,“目前國家政策的重點是減塑,我們要關注的是如何減少塑料的泄漏和對環境的污染。因此,針對塑料包裝污染的治理方案,第一步是減量,第二步是循環,最后一步是替代。”
 
  而當演講談及“以垃圾分類為抓手,治理塑料包裝問題”時,杜教授語重心長的說:“垃圾分類現在是一個勢在必行的事情,垃圾分類是個人的小事情,卻是國家的大事情。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今天,我們垃圾分類的理念反而弱化了。而當下及未來,生態文明是要資源循環利用。”
 
  黃秭穠  女士
 
  行銷總監
 
  上海沛鑫包裝科技有限公司
 
  演講議題:實現食品與日化產品的
 
  綠色包裝的「永續力」
 
  “根據Global Data,消費者正在尋求創新的包裝產品。因此,餐飲制造商在選擇包裝時必須考慮:獨特性、便利性和可持續性。”演講伊始,黃秭穠女士對亞太地區的消費趨勢進行了分析。她指出:面對消費者提出的這些需求,食品飲料生產商們也在不斷尋求諸如“優化供應鏈、縮減成本、縮短上市時間、可持續發展、增加營銷投資回報”等解決方法。那么,針對以上這些需求,沛鑫可以為客戶做些什么呢?黃秭穠在演講中介紹了沛鑫產品的優勢:一站式服務,能夠同時提供膜料、標簽印刷和套標機的一站式供應。有效減少溝通時間,并快速解決標簽與套標機器的任何問題。節省上市時間,收縮標簽是產品能快速上市的強大工具,因為它可以在短時間內根據不同的促銷活動,在同一種瓶/罐上使用不同設計的收縮標簽。可以使用最先進的數字印刷機進行快速采樣,并使用小批量來模擬新產品。
 
  黃秭穠總監首先介紹了收縮膜的優勢:有助于營造高端產品的效果, 提升產品附加價值;防水性性;耐刮傷/摩擦;在不同瓶型的通用性, 可提供360度的包裝營銷;保護產品的UV阻隔性;防竄改等。其中,日化用品覆蓋很多領域,從廚房到浴室,從沐浴乳到清潔品,日化產品的標簽不僅要美觀,且必須能經得起長期使用。收縮標簽的使用讓同一容器可以透過更換收縮標簽來完全改變外觀。減少上市時間和存儲成本。透過改用帶有收縮套的輕質鋁瓶罐可以降低運輸成本,這種罐子比塑料瓶還要輕。
 
  小泉金良 先生
 
  希瑞斯(上海)視覺科技有限公司
 
  中華區技術總監
 
  演講議題:來自日本的新世代高精度印刷質量
 
  檢測技術與中國制造的首次融合
 
  憑借獨有的核心技術,希瑞斯能夠為廣大領域提供自動檢測的解決方案。“希瑞斯視覺的核心技術不僅能夠將過度檢測控制到極致,而且可以同時處理固定檢測與可變檢測。”小泉金良先生在演講中展開闡述到,“以往的畫像檢查設備即使能進行高精細的缺陷檢測,也會出現將良品誤判為不良品的過度檢測情況。引起過度檢測的原因通常是由于印刷中微妙的‘伸縮’、‘位置偏差’和‘變形’,而人們通過目視判斷是良品。而希瑞斯獨自開發的檢查算法的高精度畫像檢查軟件,則是一款能夠同時消除目視檢查中過度檢測和高精度自動檢查的劃時代技術。”
 
  對于“可以同時處理固定檢測與可變檢測”,小泉金良先生在演講中這樣解釋道:“在進行固定打印面的污漬和打印質量檢查時,針對同一面上的條形碼和二維碼,包括像數字英文等這類每一張不同內容的可變打印檢查能夠同時獨立運行。而對于可變打印,不僅能夠進行可讀性檢查,同時針對內容相同,但畫質完全不用的每一個數據之間,也能夠進行不同的比較差分檢測,完成印刷質量的檢查。而且還具有使用符合ISO標準的條形碼等級判定的功能。”
 
  此外,希瑞斯視覺的核心技術還能夠將現有的圖像檢測技術和最新的AI技術相結合,實現與熟練的目視檢測員同等的自動化優劣判定及缺陷分類。
 
  熊維 女士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協會
 
  副秘書長
 
  演講議題:《塑料制品易回收易再生設計標準》
 
  解讀
 
  廢塑料回收工作是決定塑料全生命周期循環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長期以來,再生塑料行業面臨著諸多困難與挑戰。再生資源行業肩負著改善生態環境及資源回收利用的歷史使命,但社會公眾對于再生塑料行業缺乏了解,行業發展遇到瓶頸;我國的塑料物理回收率多年徘徊在30%左右,難有突破性提高;再生塑料原料在消費品中高值化利用受到阻礙;塑料全行業產業鏈上、下游脫節,各個環節之間缺乏了解,供應鏈沒有打通,信息不對稱是上下游企業遇到的最大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塑料制品易回收易再生設計評價》(以下簡稱“雙易設計”標準)應運而生。
 
  熊維博士的演講以中國廢塑料回收再生情況、“雙易設計”標準的編制背景、“雙易設計”標準的主要內容以及“雙易設計”標準的應用探索與實踐為主線展開,帶您讀懂“雙易設計”標準。
 
  甄光明 先生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客聘研究員
 
  演講議題:生物塑料前景及在食品化妝品行業的應用
 
  在全球暖化及塑料污染的環保危機下,我國提出禁塑令及碳中和作為發展方向。回收塑料及取代石油基的生物基塑料(如生物尼龍),可解決持續發展和碳排放問題但不一定可解決塑料污染問題。而完全生物降解的塑料(如石油基來源的PBAT和PCL、碳固定的PGA和PPC,及全生物基的PLA和PHA等),可解決塑料污染問題但需妥善的終端處理方案。
 
  這些生物塑料在中國已有多個萬噸級廠運轉或正大規模建廠中,今明年其規模及品種即可領先全球。但在劇烈發展時也產生了一些問題,例如供應不及、大幅漲價、原料供應不足、生產及應用技術未能突破、假降解魚目混珠、終端處理還未到位,等等,有賴于政府法規管制假降解塑料,并完成全生命周期的監管,才可達成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并對世界做出具體的示范與貢獻。
 
  食品飲料包裝分會場
 
  王韌   先生
 
  中國塑料項目負責人
 
  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
 
  演講議題:塑料包裝循環經濟之披荊斬棘
 
  目前,包裝領域的循環經濟進展依然是焦點,相對于前兩年,做出過承諾的很多企業的行動明顯更具體,計劃也更清晰,但整個塑料包裝循環經濟的發展仍然存在很多挑戰和難點。
 
  顯而易見的是,國內塑料包裝的循環經濟發展動力正在增強,循環經濟相關政策也在近期頻繁出臺,企業根據自身承諾做出相關行動,不斷前行過程中將會發現很多挑戰,其中許多問題的解決不僅需要行業間的橫向聯合,也需要縱向協作,以及價值鏈上下游進行合作,其中又需要法規作為推手,因此,國內的塑料循環發展正在披荊斬棘,奮勇向前。
 
  彭華  先生
 
  東莞市和津塑料機械有限公司
 
  總經理
 
  演講議題:PET包裝中動態除濕
 
  與智慧節能干燥的解決方案
 
  塑料原料的干燥,是保證制品質量必不可少的工藝過程。相比普通的pc料,由于PET大分子中含有脂基,PET的吸水性非常的強,粒料在高溫下對水比較敏感,當水份含量超過極限時,在加工中PET分子量下降,造成產品帶色、變脆。因此,加工之前的預處理非常重要。
 
  和津塑機是一家針對塑膠制品加工成型的輔助設備生產廠家,主要致力于除濕干燥機、邊料結晶機、上料系統、稱重混合、大型室外儲倉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基于和津全面專業化發展的戰略,廣東浩峰和重慶浩峰應運而生, 廣東浩峰成立于2020年11月,是專注于PET節能除濕干燥系統的研發和生產;重慶浩峰專注于大型室外料倉和大型供料系統的制造;兩家新公司秉承專業化道路發展思維;目前兩家新公司已經有完整的產品鏈和各自特色的產品,并申請多項行業的專利。
 
  東莞市和津塑料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彭華的演講從設計原理、使用特點、應用場景、客戶案例等作為切入點,為現場參會嘉賓著重介紹了和津的新型動態除濕干燥機和節能型除濕干燥機這兩款產品。
 
  韋霏 女士
 
  包裝開發經理
 
  聯合利華研發中心
 
  演講議題:飲料包裝的可持續設計
 
  ——來自百事立頓的案例分享
 
  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可持續生活方式,因為他們相信這有助于促進世界可持續地發展,讓生活更加美好。在可持續領域已經持續10年探索推動和實踐的全球最大快消品公司之一的聯合利華,其使命即是讓可持續生活成為常態。
 
  在本屆研討會期間,來自聯合利華研發中心的包裝開發經理韋霏女士進行了一場以飲料包裝的可持續設計為主題的演講。
 
  她在演講中提到:聯合利華做出承諾,到2025年,產品包裝中的塑料新料含量減少一半;幫助收集和處理比自身售出量更多的塑料包裝;所有塑料包裝都可重復使用、可回收、可降解;包裝中再生塑料的含量至少達到25%。為此,聯合利華開始加大力度促進再生塑料的開發和使用,確定了 “Less plastic. Better plastic. No plastic”(減塑、好塑、無塑)的明確框架。
 
  以445ml裝的百事立頓瓶裝茶飲料為例,通過采用充氮熱罐等創新技術將瓶身重量從26.5克降至16克,總共減少了39.6%的包裝重量,每年節約塑料1000噸。
 
  邱士銘 先生
 
  大中華區咨詢總監,消費品
 
  GlobalData
 
  演講議題:亞太區綠色包裝和趨勢
 
  邱士銘先生的演講從亞太及中國包裝市場及趨勢;影響綠色包裝的主要趨勢,創新環境,主要產品;成功的品牌案例分享及展望這三個關鍵領域展開。
 
  他指出:亞洲發展中國家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日益增加,而亞洲新興市場仍是許多包裝公司的主要增長市場。隨著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日益強烈,圍繞“綠色故事”所展開的包裝設計將是吸引消費者購買的重要動因之一。在消費者對綠色包裝的支付意愿方面:中國消費者對可持續食品包裝的支付意愿明顯較高。他們認為可持續包裝至關重要的類別主要圍繞在與食品相關的產品,如新鮮水果和蔬菜、鮮肉和奶制品。
 
  那么,哪些關鍵的創新和行業趨勢具有長期增長的潛力?邱士銘在演講中指出:生物塑料/植物基塑料包裝,再生紙和塑料包裝以及產品使用后/回收散裝包裝是三大主要趨勢。
 
  “2025年是中國塑料產品生產和消費的分水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可回收、可重復使用和可堆肥替代品的最后期限。”邱士銘還通過如Amcor、蒙牛、Wholly Moly!等品牌在可持續包裝方面的案例分享,對綠色包裝的未來進行了一番“另類”展望。
 
  個人護理品化妝品包裝分會場
 
  劉慧敏 女士
 
  包裝副經理
 
  拜爾斯道夫創新中心
 
  演講議題:拜爾斯道夫的可持續發展策略分享
 
  1882年創立于德國漢堡的拜爾斯道夫提出了“關愛超乎所見”可持續發展計劃,包含了反映公司經營活動對全價值鏈及更廣泛范圍影響的七大重點領域——消費者健康和福祉;良好的氣候形勢;完全的循環資源;可持續的土地利用;再生水環境;員工的全價值鏈;包容性的社會責任。
 
  劉慧敏介紹說,拜爾斯道夫作為可再生碳計劃成員,其愿景是:用可再生能源替換化石基能源。同時,公司提出到2025年,全價值鏈碳排放減少30%;到2030年,所有的生產基地實現碳中和。
 
  目前,在2019年,拜爾斯道夫全球工廠100%的電能使用來自于可再生能源;和2018年相比,2020年絕對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32%,同年“碳信息披露項目”(CDP)評選的氣候指數為A級。
 
  談及達到這些目標所做的努力,劉慧敏分享說,拜爾斯道夫堅持所有對外表述都有相關數據支持,并有專業機構測量監督,確保全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盡可能減少碳排放、減少碳基的使用;堅持盡可能使用可持續材料……
 
  在完全循環資源方面,到2025年,拜爾斯道夫工廠將減少30%廢棄物(相較2018年);減少50%的化石基塑料的使用(相較2019年);在塑料包裝中使用30%再生塑料;包裝實現100%可重復灌裝,可重復使用和可回收。當然,拜爾斯道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與公司堅持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合作離不開,其中一個成功的案例是,其推向市場的妮維雅身體乳卷卷瓶包裝減少了50%的塑料使用量。
 
  郗大偉 先生
 
  總經理
 
  上海固百迅工業包裝科技有限公司
 
  演講議題:基于2022化妝品法規的修改,
 
  包材的創新與機遇
 
  國家藥監局在今年上半年連發三條新規并在2021年5月1日開始實施了《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范》.由此可見,中國化妝品開始進入功效評價時代化妝品功效評價和檢測可謂是大勢所趨。
 
  然而,不少包裝企業犯了難——“新法規下來后,整個5月沒有一款產品通過備案審核”、“門檻提高,大家都在摸索。注冊備案變難了,備案數減少也是必然”、“又是安全性試驗,又是功效性試驗,檢測周期拉長,產品上新也就沒以前快了”……
 
  在郗大偉看來,新規之下,“是陣痛期,也是窗口期”、“將化妝品行業拉回了實事求是的正軌上”。例如,對品牌方來說,產品上新成本增加,向精品方向發展;對研發方來說,以藥的思路開發化妝品,成分功效的宣稱,法規只是基準線;對整體行業來說,將全面推進化妝品全產業鏈的升級發展。包裝企業則需要考慮如何保護/運輸活性/有效成分、如何提升產品使用體驗、如何讓KOL形成共鳴的外觀。
 
  那么,固百迅在外觀、材料和結構上做了哪些創新呢?郗大偉介紹,公司擁有從外形設計到結構設計、模具設計的獨立且完整的工業設計團隊,特有研發了高彈PP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高回彈性,擁有PP料廣泛的適應性,可有效通過注塑的方式實現類似軟管功能的捏方式的使用。其高透PP料的透明度達到95%左右的數值,在部分薄壁的產品中具有很高的透明度。此外,依據現有的測試報告,固百迅研發的環保可降解PP料(測試中)在180天的厭氧堆肥的條件下,達到了60%的降解率,預計3年內達到100%降解。在特有的產品結構方面,固百迅則推出了T型上下分倉式技術平臺、O型環抱式技術平臺和S型攪拌倉技術平臺。會中,郗大偉還就推推安瓶、推推直管瓶、捏捏瓶等案例做進一步闡述。
 
  曹智魁 先生
 
  設計總監
 
  廣州摩亞方舟貿易有限公司
 
  演講議題:新消費時代下的品牌包裝設計
 
  當前,中國消費市場正發生著一場悄然的變革,曾經被認為真香的“唯性價比”論,正在受到新消費的“挑戰”。隨著居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能夠感受美好的高品質的產品愈發青睞。在“新媒體、新渠道、新產品”的加持下,配合中國新一代消費升級,“新品牌”應運而生。“每一種消費品,看來都值得重新做一遍了。” 曹智魁在演講初始引用說。
 
  和以往相比,新消費人群有哪些重要的特點呢?“顏值、個性、社交。” 曹智魁進一步闡述說,產品和包裝要有顏值,要好看;品牌和產品賦予人格化,要有自己的個性;產品要考慮使用場景,用戶愿意拍照和分享。總結來說,傳統化妝品產品包裝設計注重一致性;注重升級、革新;注重精致、細致化。新消費時代化妝品包裝設計要素則還需要注重人格化、趣味性和場景化。
 
  對于品牌商來說,內部各相關部門的協同與合作很重要。品牌部門、產品經理和設計部門需要的能力各不相同,當營銷、研究所和設計這三大組織平衡發展,相互牽制,通過相互合作才能持續創造競爭力。會中,曹智魁列舉了Lycocelle品牌故事,進行深入分享。
 
  孫宜恒 先生
 
  包裝研發負責人
 
  廣州立白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演講議題:綠色健康始于包裝
 
  ——包裝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人類的生態環境因為塑料廢棄物的增加而受到嚴重影響,人們也逐漸意識到正確處理包裝廢棄物的重要性,而科學地認識和使用塑料包裝是必不可少的。例如,通過企業技術革新,政府出臺一系列的法規政策可以共同促進包裝的可持續發展。
 
  孫宜恒介紹說,包裝的可持續發展主要聚焦在可以重復利用(Reuse)、可再生來源(Renewable)、減少塑料的使用(Reduce)和可回收循環(Recycling)這四個方向,其中,可回收循環是近年來比較熱的話題,全球諸多公司正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包裝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上,目前,立白已經加入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聯合工作小組,旨在解決塑料循環經濟建設中存在的瓶頸問題。同時,立白配合廣東省政府,開展日化包裝回收標識工作,并參與制定了日化行業產品包裝分類回收標識規范,有效促進包裝廢棄物的回收。不僅如此,通過瓶型的優化設計、包裝形式的改變,減少塑料使用量,立白可減少塑料使用3000噸以上,并在部分產品的包裝瓶上、快遞緩沖包裝上和部分軟包裝直立袋上使用PCR材料。除此之外,單一材質的包裝同樣可以解決塑料包裝回收難得問題,比傳統的多層復合結構膜袋具有明顯的優勢,而立白正是行業首家用全PE材質替代復合材質包裝的品牌商。在去年10月,立白集團還宣布選用陶氏公司INNATETM TF雙向拉伸聚乙烯樹脂(TF-BOPE),以實現其洗衣凝珠包裝的完全回收。
 
  孫宜恒坦言,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雖然還存在觀念意識、技術方案和成本平衡等不同程度的挑戰,但是,在全產業鏈的共同努力下,這并不能阻擋人類繼續前行。
 
  至此,一天充實的包裝會議圓滿結束。
 
 



日期:2021-09-30
 
地區: 上海
行業: 包裝材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