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假肉”牟利獲百萬 四川阿壩州松潘縣首例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案件宣判

   2021-10-15 阿壩市場監管微信號547
核心提示:近日,阿壩州松潘縣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人曾某亮、郭某秀、張某華三人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一案進行了公開宣判,判處被告人曾某亮有期徒刑十年;郭某秀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判處張某華有期徒刑四年四個月并處十二萬元至七十七萬元不等的罰金。……(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近日,阿壩州松潘縣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人曾某亮、郭某秀、張某華三人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一案進行了公開宣判,判處被告人曾某亮有期徒刑十年;郭某秀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判處張某華有期徒刑四年四個月并處十二萬元至七十七萬元不等的罰金。
 
  2017年以來,被告人曾某亮在未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招募被告人張某華、郭某秀等人擅自在松潘縣外城一出租房內從事制作生產、加工、及銷售的行為,在生產過程中,被告人曾某亮指示被告人張某華在其生產的風干豬肉中違規添加山梨酸鉀,導致該產品不合格。被告人曾某亮等人為謀取利益在銷售過程中使用豬肉干、豬肉大片、鴨肉干、鴨肉手撕等肉制品冒充牛肉制品,并將上述肉制品通過切條、切段、稱重后按每包250克和500克的規格裝入印有“阿壩特產”“牛肉干”等字樣的包裝袋中,故意通過以假充真的方式蒙騙消費者,冒充牛肉干進行銷售,共獲利近百萬元。
 
  法院經審理人認為,被告人曾某亮、張某華、郭某秀三人罔顧法律,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累計銷售金額達127.6040 萬元;生產尚未被銷售的不合格產品,貨值共計52.9897萬元,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對偵查人員在案發后查獲并扣押的尚未銷售的不合格產品,被告人曾某亮、張某華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銷售得逞,屬犯罪未遂,比照既遂可減輕處罰。經綜合考量,法院遂作出上述判決。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一直是旅游市場的熱點問題。本案被告人生產、銷售偽劣“牛肉”食品的行為,嚴重危害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擾亂了阿壩州旅游市場健康發展。該案的精準、嚴厲打擊,最大力度地起到震懾作用,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規范旅游市場。
 
  該案宣判后,觀看直播的從業商家紛紛表示,今后一定要遵紀守法,誠信經營,共同維護本地的良好營商環境,真正做到誠信贏天下,放心消費樂萬家。



日期:2021-10-15
 
地區: 四川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