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在果蔬食品活性物質領域研究獲進展

   2021-11-02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374
核心提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在果蔬食品活性物質領域研究獲進展,研究從拮抗細胞鐵死亡的角度解析桑葉異戊烯基類黃酮的神經保護作用,闡明桑葉發揮神經保護作用的物質基礎和作用機制。……(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世界人口老齡化的現象日益嚴重,阿爾茨海默癥和帕金森癥等神經退行性疾病已經成為我國乃至全球亟待解決的公眾健康問題。如何預防上述疾病,是食品科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作為藥食同源植物,桑葉富含多種食品功能因子。以桑葉為主要原料的食品已被國際公認為“人類21世紀健康食品之一”。桑葉提取物被認為與桑葉具有實質等同性的新資源食品原料。研究發現,桑葉提取物具有神經保護等健康功效,但是這些功效的關鍵化學物質基礎尚未明確。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農生中心功能食品學研究團隊楊寶研究員等,以桑葉的特征黃酮類化合物——異戊烯基類黃酮為研究對象,結合現代分離技術成功從桑葉中分離并鑒定出多種異戊烯基類黃酮,其中化合物morachalcone D、E和F是新型的異戊烯基類黃酮。進一步探究桑葉異戊烯基類黃酮的神經保護作用,結果發現新異戊烯基查爾酮morachalcone D和morachalconeF以及桑辛素N均可顯著抑制海馬神經元細胞損傷,其中桑辛素N的活性最好。在神經細胞損傷的早期,桑辛素N通過上調與抗氧化防御和谷胱甘肽生物合成相關基因以及下調與鐵堆積和脂質過氧化相關基因的轉錄水平,進而抑制內源抗氧化劑谷胱甘肽的消耗、活性氧(ROS)和鐵離子的蓄積,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氫酶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拮抗神經元細胞鐵死亡,發揮神經保護作用。
 
  研究從拮抗細胞鐵死亡的角度解析桑葉異戊烯基類黃酮的神經保護作用,闡明桑葉發揮神經保護作用的物質基礎和作用機制。相關研究成果已分別發表在食品科學領域頂級期刊Food Chemistry(《食品化學》)(315, 126236);Phytomedicine(《植物醫學》)(153641-153641)上。
 
  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881462030084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44711321001847
 
  華南植物園功能食品學研究團隊主要圍繞新型食品功能因子的發掘、功能評價與異源生物合成開展研究。楊寶研究員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愛思維爾數據庫)、國家萬人計劃;擔任Food Chemistry(IF7.5)編委。累計發表SCI收錄論文180余篇,半數論文IF>7,最高IF>10,被引用9000余次,h-index為56。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項)、瑞典國際科學基金等;獲得了中科院拔尖青年人才專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項目、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優秀會員專項等人才項目資助;獲得了中科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省科學技術一/二等獎等獎項。



日期:2021-11-02
 
標簽: 食品 類黃酮 果蔬
行業: 食品檢測 果蔬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