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從農業部新聞辦公室獲悉,農業部正式發布《鄉鎮企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和《農產品加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規劃指出,“十一五”期間,鄉鎮企業增加值達到79800億元左右;出口產品交貨值達到34800億元左右;從業人員年均增加250萬人以上,2010年達到1.5億人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力爭實現年均增長12%的發展速度,2010年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突破7萬億元,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的產值之比超過1.5∶1。
據農業部鄉鎮企業局副局長盧永軍介紹,鄉鎮企業在“十一五” 期間將重點發展循環經濟,促進鄉鎮企業由資源消耗型向資源節約型轉變。規劃支持鄉鎮企業采取有效措施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提升反哺農業的水平。同時,通過實施“藍色證書”培訓工程、“陽光工程”等多種措施,力爭到2010年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職工達到6%左右,具有初級以上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達到10%以上,技工比例顯著提高。而且,未來四年,要把農產品加工業作為鄉鎮企業發展的主攻方向,規劃鼓勵和扶持鄉鎮企業依托當地資源優勢,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以及與之相配套的農產品儲藏、保鮮、運銷業,逐步形成適合不同區域特點的農產品加工產業帶。規劃積極促進鄉鎮企業產業聚集,帶動關聯產業同步協調發展,形成產業鏈和塊狀經濟。
“十一五”期間,農產品加工業要圍繞新農村建設,突出優勢、大宗農產品加工,主要對糧油加工業、果蔬加工業、畜產品加工業、水產品加工業和傳統農產品加工業等五個重點領域進行規劃。規劃提出了六項重點工程,主要包括: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工程、加工專用原料基地建設工程、農產品加工技術創新工程、農產品加工質量安全保障工程、農產品加工信息化工程、農產品加工創業工程。
日期:2007-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