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澤是影響果實商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鮮亮的色澤在一定程度上可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在高溫多濕、病蟲害嚴重的地區,套袋栽培能有效地減少病蟲害、果銹和裂果的發生。生產中常在桃果實采前人工解袋以增加光照促進果實著色,但由于人工成本的劇增,這一做法在生產中很難繼續,沒有經過光照的桃果實色澤暗淡,在市場中缺少競爭力。裝備所保鮮技術與裝備創新團隊針對這一產業問題,開展套袋桃果實采后色澤調控技術及機理研究,旨在研發一種簡便、安全的桃果色澤調控技術。
果實的顏色主要是由于花色素苷在果皮中的積累,其生理合成途徑主要由遺傳因素決定,同時也受到許多外界因素的影響,如光照、溫度、激素等。團隊探究了乙烯及其受體抑制劑(1-methylcyclopropene,1-MCP)對套袋桃采后色澤形成和花色苷代謝的影響,并對其潛在機制進行了初步解析。研究結果顯示乙烯能夠阻礙桃果皮中總花色苷及其主要成分矢車菊素-3-葡萄糖苷的積累,從而抑制果皮著色進程,而1-MCP則呈現完全相反的趨勢。相應地,花色苷合成途徑酶酶活及其編碼基因表達水平,以及相關轉錄因子的表達水平同樣也被乙烯和1-MCP以相反的形式調控。該研究首次在桃中發現了乙烯對花色苷代謝的抑制作用,同時為生產實踐提供了一種能夠同時兼顧品質保持和色澤提升的技術。
近日,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雜志(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5.537)在線發表了團隊在桃果實采后色澤調控領域相關的研究論文,題目為“1-Methylcyclopropene counteracts ethylene inhibition of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in peach skin after harvest”。該論文第一署名單位為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設施與裝備研究所,張映曈與凌軍博士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李鵬霞研究員與周宏勝副研究員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項目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項資金等項目資助。
日期:2021-12-17
果實的顏色主要是由于花色素苷在果皮中的積累,其生理合成途徑主要由遺傳因素決定,同時也受到許多外界因素的影響,如光照、溫度、激素等。團隊探究了乙烯及其受體抑制劑(1-methylcyclopropene,1-MCP)對套袋桃采后色澤形成和花色苷代謝的影響,并對其潛在機制進行了初步解析。研究結果顯示乙烯能夠阻礙桃果皮中總花色苷及其主要成分矢車菊素-3-葡萄糖苷的積累,從而抑制果皮著色進程,而1-MCP則呈現完全相反的趨勢。相應地,花色苷合成途徑酶酶活及其編碼基因表達水平,以及相關轉錄因子的表達水平同樣也被乙烯和1-MCP以相反的形式調控。該研究首次在桃中發現了乙烯對花色苷代謝的抑制作用,同時為生產實踐提供了一種能夠同時兼顧品質保持和色澤提升的技術。
近日,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雜志(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5.537)在線發表了團隊在桃果實采后色澤調控領域相關的研究論文,題目為“1-Methylcyclopropene counteracts ethylene inhibition of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in peach skin after harvest”。該論文第一署名單位為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設施與裝備研究所,張映曈與凌軍博士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李鵬霞研究員與周宏勝副研究員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項目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項資金等項目資助。
日期: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