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規范市場經營秩序,打擊保健食品經營違法亂象,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2021年,柳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委宣傳部、市公安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衛生健康委集中清理整治保健食品領域非法生產經營、欺詐和虛假宣傳、違法廣告等突出問題。一年來,該清理整治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強化執法檢查
以保健食品專營店、藥店、母嬰店、大中型超市為重點場所,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開展監督檢查,重點檢查是否存在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銷售假冒偽劣保健食品、未設立保健食品專區及未執行進貨查驗的行為。2021年共出動執法人員1.65萬人次,檢查經營主體8342家次,責令整改79家,有效規范了企業經營行動。
開展監督抽檢
根據消費投訴熱點和民生關注重點,將減肥類、輔助降血糖類、緩解體力疲勞類產品等容易存在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類的保健食品列為重點抽檢對象,對抽檢不合格的產品,依法依規進行處置,及時消除安全隱患。2021年共抽檢保健食品共計70批次,經檢驗,全部合格。
打擊違法行為
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作用,嚴厲打擊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者虛假、夸大宣傳產品功能,欺詐和誤導消費者等違法行為,持續加大對此類案件的查辦力度。2021年共辦理保健食品違法案件23起,罰沒款81.69萬元,有力震懾了違法經營行為,有效保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強化科普宣傳
積極開展保健食品進學校、進市場、進企業、進廣場、進商超“五進”宣傳活動,并結合“食品安全宣傳周”,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宣傳保健食品知識。向全市食品經營者和廣大消費者發放《保健食品常識》宣傳卡及“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等警示宣傳標語,進一步增強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強化食品經營者守法經營意識和主體責任意識,為開展保健食品監管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保健食品消費提示:
保健食品作為特殊食品的一種,仍然存在一些亂像,如虛假廣告、夸大宣傳、消費欺詐等問題仍然屢禁不止,不乏一些人受騙上當。在此,柳州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以下九大套路:
1.免費禮品。保健品銷售人員免費送禮品,如雞蛋、大米、購物車、面、油、杯等等,引誘老年人上鉤。推銷人員大多通過發宣傳單,免費發放禮品,或用保健品包裝盒、票據換禮品,讓老年人進入圈套。
2.假借公益。一些保健品銷售公司會假冒某某公益活動的名義,打著公益的幌子,吸引老年人來聽普及健康知識的講座,其實是為推銷產品做鋪墊。
3.夸大承諾。一些保健品銷售公司往往無據承諾、虛假承諾、夸大承諾。他們宣稱銷售的產品能治高血壓、降血脂,對胃好、對腎好、對肝好,還可控制糖尿病……類似的保健品詐騙銷售方式不斷重復,最終引誘老年人信以為真。
4.登記信息。無論通過什么途徑吸引來的老年人,一些保健品推銷人員往往會要求詳細填寫住址、病史、電話等基本信息。同時趁機問問老人家里有沒有老伴、幾個孩子、身體怎么樣,一方面拉近關系,另一方面套取更重要的信息,為后續銷售保健品打基礎。
5.“專家”講座。有些保健品銷售公司會邀請所謂的專家、醫生到推銷現場,宣稱此專家對某些疾病有非常專業的治療水平,比如在某大醫院光掛號費就要300元。利用老年人對健康的迫切需求推銷保健品。
6.現身說法。有些保健品推銷人員安排老年人參與活動并上臺分享。這些被安排好的老年人會說自己是本產品的會員,這個保健品效果確實好,成為會員還有各種免費待遇。其他老年人會因為這些現身說法的老年人是自己的鄰居、同事、同一個小區的而輕信他們,隨之購買產品。
7.“親情”服務。有些保健品推銷人員經常家訪,去老人家里提點水果、蔬菜看望,陪老人聊天。只要老人高興,讓他們買保健品就不是問題了。
8.免費旅游。有些保健品銷售公司會組織老年人免費旅游、免費吃住,以公司搞慶祝活動、回饋客戶為名,實際上到了所謂的旅游地點,就關起門來進行保健品效果誘導,然后去參觀保健品生產車間,其實跟銷售的保健品沒任何關系,讓老年人認為自己看到的是“真材實料”。
9.非法集資。有些保健品銷售公司以購買總公司股票,或者是某公司將要上市為名,宣稱現在存錢或者購買股票,可以獲得高額回報,比如20%的年利息,引誘老年人去大額投資、購買。這樣的投資實際上有去無回。
日期:2022-01-13
強化執法檢查
以保健食品專營店、藥店、母嬰店、大中型超市為重點場所,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開展監督檢查,重點檢查是否存在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銷售假冒偽劣保健食品、未設立保健食品專區及未執行進貨查驗的行為。2021年共出動執法人員1.65萬人次,檢查經營主體8342家次,責令整改79家,有效規范了企業經營行動。
開展監督抽檢
根據消費投訴熱點和民生關注重點,將減肥類、輔助降血糖類、緩解體力疲勞類產品等容易存在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類的保健食品列為重點抽檢對象,對抽檢不合格的產品,依法依規進行處置,及時消除安全隱患。2021年共抽檢保健食品共計70批次,經檢驗,全部合格。
打擊違法行為
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作用,嚴厲打擊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者虛假、夸大宣傳產品功能,欺詐和誤導消費者等違法行為,持續加大對此類案件的查辦力度。2021年共辦理保健食品違法案件23起,罰沒款81.69萬元,有力震懾了違法經營行為,有效保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強化科普宣傳
積極開展保健食品進學校、進市場、進企業、進廣場、進商超“五進”宣傳活動,并結合“食品安全宣傳周”,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宣傳保健食品知識。向全市食品經營者和廣大消費者發放《保健食品常識》宣傳卡及“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等警示宣傳標語,進一步增強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強化食品經營者守法經營意識和主體責任意識,為開展保健食品監管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保健食品消費提示:
保健食品作為特殊食品的一種,仍然存在一些亂像,如虛假廣告、夸大宣傳、消費欺詐等問題仍然屢禁不止,不乏一些人受騙上當。在此,柳州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以下九大套路:
1.免費禮品。保健品銷售人員免費送禮品,如雞蛋、大米、購物車、面、油、杯等等,引誘老年人上鉤。推銷人員大多通過發宣傳單,免費發放禮品,或用保健品包裝盒、票據換禮品,讓老年人進入圈套。
2.假借公益。一些保健品銷售公司會假冒某某公益活動的名義,打著公益的幌子,吸引老年人來聽普及健康知識的講座,其實是為推銷產品做鋪墊。
3.夸大承諾。一些保健品銷售公司往往無據承諾、虛假承諾、夸大承諾。他們宣稱銷售的產品能治高血壓、降血脂,對胃好、對腎好、對肝好,還可控制糖尿病……類似的保健品詐騙銷售方式不斷重復,最終引誘老年人信以為真。
4.登記信息。無論通過什么途徑吸引來的老年人,一些保健品推銷人員往往會要求詳細填寫住址、病史、電話等基本信息。同時趁機問問老人家里有沒有老伴、幾個孩子、身體怎么樣,一方面拉近關系,另一方面套取更重要的信息,為后續銷售保健品打基礎。
5.“專家”講座。有些保健品銷售公司會邀請所謂的專家、醫生到推銷現場,宣稱此專家對某些疾病有非常專業的治療水平,比如在某大醫院光掛號費就要300元。利用老年人對健康的迫切需求推銷保健品。
6.現身說法。有些保健品推銷人員安排老年人參與活動并上臺分享。這些被安排好的老年人會說自己是本產品的會員,這個保健品效果確實好,成為會員還有各種免費待遇。其他老年人會因為這些現身說法的老年人是自己的鄰居、同事、同一個小區的而輕信他們,隨之購買產品。
7.“親情”服務。有些保健品推銷人員經常家訪,去老人家里提點水果、蔬菜看望,陪老人聊天。只要老人高興,讓他們買保健品就不是問題了。
8.免費旅游。有些保健品銷售公司會組織老年人免費旅游、免費吃住,以公司搞慶祝活動、回饋客戶為名,實際上到了所謂的旅游地點,就關起門來進行保健品效果誘導,然后去參觀保健品生產車間,其實跟銷售的保健品沒任何關系,讓老年人認為自己看到的是“真材實料”。
9.非法集資。有些保健品銷售公司以購買總公司股票,或者是某公司將要上市為名,宣稱現在存錢或者購買股票,可以獲得高額回報,比如20%的年利息,引誘老年人去大額投資、購買。這樣的投資實際上有去無回。
日期:202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