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2013年廣東省粽子產品生產環節省級專項抽檢情況通報

   2013-06-09 廣東省質監局393
核心提示:  2013年端午節將至,為加強粽子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正確引導消費,省質監局組織對省內生產企業的粽子產品進行了專項抽樣檢驗

  2013年端午節將至,為加強粽子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正確引導消費,省質監局組織對省內生產企業的粽子產品進行了專項抽樣檢驗,結果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次專項共抽檢樣品44批次,發現內在質量不合格樣品4批次,內在質量問題樣品發現率為9.09%。

  二、抽檢具體情況

  本次抽查了44批次,根據SB/T 10377-2004《粽子》、GB 276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7718-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等,對過氧化值、總砷、鉛、銅、黃曲霉毒素B1、防腐劑、甜味劑、微生物、硼砂等項目進行檢驗,其中4批次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不合格項目是菌落總數、大腸菌群。

  另有5批次產品標簽標識不合格,主要是標簽未標示營養成分表或食用方法。產品標識是消費者了解食品信息的主要途徑,產品標識不規范則不能如實反映產品的全部真實信息,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造成標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產企業對有關標準的理解不夠到位;對標簽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不合格產品涉及的若干專業術語解析:

  菌落總數:判定食品被細菌污染的程度,反映食品的新鮮程度和衛生狀況的重要微生物指標之一。其衛生學意義:一是食品清潔狀態的標志,用于監督食品的清潔狀態,許多食品標準都規定了食品菌落總數指標,以其作為控制食品污染的容許程度;二是預測食品的耐保藏期限,即利用食品中細菌數量作為評定食品腐敗變質程度(或新鮮度)的指標。

  大腸菌群:它不代表某一個或某一屬細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組與糞便污染有關的細菌,這些細菌在生化及血清學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義為:需氧及兼性厭氧、在37℃能分解乳糖產酸產氣的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一般認為該菌群細菌可包括大腸埃希氏菌、檸檬酸桿菌、產氣克雷白氏菌和陰溝腸桿菌等。食品中發現大腸菌群意味該食品可能曾受到人與溫血動物的糞便污染,同時大腸菌群是腸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三、后處理措施

  省質監局已責成企業所在地的市質監局依法對抽查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進行處理,包括要求有關企業針對存在的問題,督促企業查找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落實整改;將本次抽檢不合格的企業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強化日常監督檢查,進一步加大專項抽檢力度等措施。

  附件:

  1.   2013年廣東省粽子專項抽樣檢驗合格名單.xls
  2.   2013年廣東省粽子專項抽樣檢驗不合格名單.xls




日期:2013-06-09
 
地區: 廣東
行業: 食品檢測 餐飲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