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質量安全所博士后張永柱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Q1,IF:11.176)在線發表了題為“Coarse cereals modulating chronic low-grade inflammation: review”的農產品營養與健康的綜述性論文。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為文章第一單位,質量安全所博士后張永柱為第一作者,陸柏益教授和王冉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
文章綜述了雜糧及其活性成分調控人體低度炎癥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概述了雜糧調控低度炎癥的潛在機制。與主糧(小麥和大米)相比,雜糧除含有相對較高的蛋白質、必需氨基酸和維生素外,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多酚、黃酮等生物活性物質以及較高的微量元素。這些活性物質及其腸道代謝產物被人體吸收后,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發揮抗炎作用。抗炎機制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抑制胞內炎癥信號通路激活降低細胞炎癥因子的分泌;二是通過調控免疫微環境,促使巨噬細胞、膠質細胞等免疫細胞向其抗炎類型分化,達到抗炎的效果。最后,文章還概述了雜糧的應用現狀,并對未來的研究方向進行了展望。該文章為雜糧功能性食品的開發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日期:2022-05-09
文章綜述了雜糧及其活性成分調控人體低度炎癥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概述了雜糧調控低度炎癥的潛在機制。與主糧(小麥和大米)相比,雜糧除含有相對較高的蛋白質、必需氨基酸和維生素外,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多酚、黃酮等生物活性物質以及較高的微量元素。這些活性物質及其腸道代謝產物被人體吸收后,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發揮抗炎作用。抗炎機制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抑制胞內炎癥信號通路激活降低細胞炎癥因子的分泌;二是通過調控免疫微環境,促使巨噬細胞、膠質細胞等免疫細胞向其抗炎類型分化,達到抗炎的效果。最后,文章還概述了雜糧的應用現狀,并對未來的研究方向進行了展望。該文章為雜糧功能性食品的開發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日期:202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