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2022年7月食品行業輿情盤點

   2022-07-31 食品伙伴網文雯608
核心提示:2022年7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麥趣爾純牛奶檢出丙二醇”事件;鐘薛高雪糕“曬不化”、燒不化”引質疑;必勝客餐廳被曝食品安全問題;白家阿寬因被投訴方便食品存在黑斑等被約談;“雪蓮塌房”上熱搜,公司緊急回應;麥當勞員工將掉地上面包放回貨架,涉事餐廳被立案調查;“小布丁大布丁雪糕抽檢不合格”引熱議;倍恩喜因1段嬰兒配方羊奶粉中檢出香蘭素被罰;“瑪氏彩虹糖被指控可致DNA改變”上熱搜;三只松鼠被曝脫氧劑泄露致孕婦誤食。……(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2022年7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

  1、“麥趣爾純牛奶檢出丙二醇”事件
 
  近日,“新疆麥趣爾純牛奶檢出丙二醇”事件引發廣泛關注。
 
  6月28日,浙江省慶元縣市場監管局公示的2022年第4期食品抽檢檢驗情況中稱,麥趣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純牛奶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丙二醇。 6月30日,“新疆麥趣爾純牛奶不合格”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第一,引發各方關注。
 
  6月30日,麥趣爾收到深交所關注函。深交所要求麥趣爾核查媒體報道是否屬實;自查公司其他批次產品是否存在上述問題或其他質量問題,并結合自查情況說明公司是否已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并嚴格執行食品安全生產、經營流通和產品質量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內部控制和管理制度;說明公司是否會召回已售出產品、下架相關產品,在此基礎上說明本次食品抽檢檢驗不合格事項是否對公司日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等。
 
  7月1日,麥趣爾發布公告對此事進行了回應,公告中稱,公司已對涉事兩個批次的產品進行下架、封存。此外,當地監管部門已進駐公司,檢測機構對相關產品開展全面的抽樣檢測工作,公司全力配合抽檢工作。檢測結果出來后,公司將第一時間向社會予以公布。
 
  7月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消息,要求新疆市場監管局嚴查麥趣爾純牛奶檢出丙二醇問題。經初步調查分析,麥趣爾純牛奶中檢出丙二醇為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香精所致。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對14家市場占有率高的企業生產的純牛奶和麥趣爾公司生產的純牛奶共23批次樣品進行了抽檢,結果顯示,只有麥趣爾公司生產的6批次純牛奶檢出丙二醇,檢出值在0.264克/公斤—0.363克/公斤。
 
  7月3日下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嚴查麥趣爾純牛奶檢出丙二醇問題進展情況的通報稱,市場監管部門已對麥趣爾公司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違法行為立案調查。案件查明后,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法予以嚴肅處理并及時向社會公布處置情況。
 
  同日晚間,麥趣爾在官方微博上發布了情況核查進展的溝通函稱,根據公司初步排查情況,不合格產品系由該公司在純牛奶和調制奶兩種品類生產切換過程中未能有效清洗產品罐線的殘留調制奶,導致調制奶中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含丙二醇成分)混入純牛奶。公司將配合政府相關部門進一步核查事件準確原因,并將及時向社會公布。此外,對不合格產品立即下架、封存,對已經上市的不合格產品實施召回;對于購買不合格純牛奶的消費者,麥趣爾承諾無條件退款,承擔法律責任等。
 
  7月5日,麥趣爾發布關于深圳證券交易所對《麥趣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回復的公告。公告稱,經核查,公司生產的2批次純牛奶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丙二醇的相關報道內容屬實。同時表示,在媒體報道前,公司并不知悉上述情況。針對本次事件對日常生產經營的影響,麥趣爾表示,公司純牛奶業務約占整體營業收入約50%,此事項將對純牛奶產品的生產與銷售造成負面影響,進而可能影響公司第三季度和全年的經營業績;公司烘焙食品、冷凍食品及發酵乳等非純牛奶產品生產經營正常;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且預計在三個月內不能恢復正常;本所對其股票交易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由于目前事件原因尚在調查階段,造成的影響尚不確定,可能存在觸及其他風險警示風險。此外,麥趣爾還表示,目前政府監管部門正在對事件原因開展調查,公司將積極配合政府監管部門的調查工作,目前事件原因尚未形成定論。
 
  輿情點評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用香精》(GB 30616-2020)的規定,丙二醇是批準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也是允許使用的食品用合成香料和食品用香精中允許使用的溶劑。但是,丙二醇不得在純牛奶中使用。作為生產企業,不能為了追求利益而忽略了消費者的飲食安全,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進行產品生產,確保產品安全合規,如果存在僥幸心理,一旦發現問題,必然會對企業形象造成嚴重影響,后果不可估量。
 
  相關報道:
 
  麥趣爾回應“兩批次純牛奶抽檢不合格”:涉事產品已進行下架、封存
 
  市場監管總局要求新疆市場監管局嚴查麥趣爾純牛奶檢出丙二醇問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嚴查麥趣爾純牛奶檢出丙二醇問題進展情況的通報
 
  麥趣爾純牛奶檢出丙二醇被立案調查,公司致歉并承諾無條件退款
 
  麥趣爾回復深交所關注函:相關報道內容屬實,事件原因尚未形成定論
 
  2、鐘薛高雪糕“曬不化”、燒不化“引質疑
 
  7月初,”鐘薛高31度室溫下放1小時不化“、”鐘薛高雪糕疑似燒不化“等相關話題登陸微博熱搜,引發網友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
 
  7月2日,”鐘薛高31度室溫下放1小時不化“上熱搜。據悉,有網友稱在室溫31℃左右放置1小時后,鐘薛高海鹽椰椰口味雪糕沒有”完全融化“。對此,有網友推測,雪糕不會融化,是添加了防腐劑、凝固劑等成分;還有網友擔心,不會化的雪糕還能吃嗎?
 
  對此,當晚,鐘薛高官方微博回應稱,并不存在不融化的雪糕,固形物高,水少,完全融化后自然就為粘稠狀,不會完全散開變成一灘水狀,而固體無論如何融化也不能變成水。融化呈粘稠狀是因為這款產品配方中主要成分為牛奶,稀奶油,椰漿,煉乳,全脂奶粉,冰蛋黃等,產品本身固形物含量達到40%左右,除部分原料本身含少量水外,配方未額外添加飲用水。
 
  對于添加問題,鐘薛高表示,為在貨架期內保持產品的良好風味和形態,產品僅使用極少量的食品乳化增稠劑,均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添加,可放心食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鐘薛高31度室溫下放1小時不化“的熱度還未過,7月5日,一段網友用打火機點燃鐘薛高雪糕疑似燒不化的視頻再次引發關注,”鐘薛高雪糕疑似燒不化“的話題迅速登陸微博熱搜。
 
  對此,7月6日,鐘薛高在官方微博發表聲明表示,其所有雪糕產品均按照國家標準GB/T 31119-2014《冷凍飲品雪糕》合法合規生產,并于檢測合格后出廠。鐘薛高認為用烤雪糕、曬雪糕或者加熱雪糕的方式,來評斷雪糕品質的好壞并不科學。
 
  鐘薛高海鹽椰椰雪糕配方中主要成分為牛奶(35.8%)、稀奶油(19.2%)、椰漿(11.2%)、加糖煉乳(7.4%)、全脂乳粉(6.0%)等。產品中蛋白質含量為6.3克/100克,固形物含量約40%,高于國家標準GB/T 31119-2014《冷凍飲品雪糕》中對清型雪糕蛋白質含量≥0.8克/100克,及固形物含量≥20%的要求。
 
  此外,聲明中還針對消費者關心的卡拉膠進行了說明,鐘薛高表示,卡拉膠來源于紅藻類植物,廣泛使用于冰淇淋、雪糕和飲品中,適量的卡拉膠有助于雪糕中乳蛋白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平均每支78克鐘薛高海鹽椰椰雪糕中卡拉膠添加量約為0.032克,符合國家標準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卡拉膠可在冷凍飲品中”按生產需要適量添加“的規定。
 
  輿情點評


  今年夏天,跟雪糕有關的話題頻頻登陸微博熱搜,有人戲稱,鐘薛高得罪了這屆年輕人,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雪糕價格太高,消費者無法實現”雪糕自由“,將不滿的情緒轉嫁到了鐘薛高身上。鐘薛高本身就是主打高端品牌雪糕,自帶光環,天生就存在話題性,也難免其總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針對消費者的質疑,鐘薛高的回應還算及時,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消費者的疑慮。其實,對于消費者而言,還是希望雪糕回歸于大眾消費品,讓消費者買得起,吃得上;對于企業而言,為了贏得市場,隨著時代的改變,不斷創新,制造概念和噱頭去迎合當代年輕人也無可厚非,但是,不能一味追求利潤,而忽略了產品自身屬性。產品的品質和消費者的口碑,才是其制勝的法寶。
 
  相關報道:
 
  “鐘薛高31度室溫下放1小時不化”上熱搜,回應來了
 
  “鐘薛高雪糕疑似燒不化”引熱議,公司發聲明回應
 
  從鐘薛高事件談食品安全科普的意義與做法
 
  3、必勝客餐廳被曝食品安全問題
 
  7月下旬,媒體曝光北京必勝客兩家餐廳存在多種食品安全問題,”記者臥底必勝客后廚“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第一,引發網友廣泛關注。
 
  據悉,7月20日,有媒體報道稱,記者臥底北京必勝客比薩餅有限公司魏公村餐廳和北京必勝客比薩餅有限公司和諧廣場餐廳后廚,發現存在餐廳管理人員篡改效期標簽,食材不按時廢棄;員工拆掉外包裝,將過期食材”化整為零“;烹炸用油長期不更換,相關指標超標近一倍等諸多問題。
 
  當日,必勝客中國在微博上回應稱,關于媒體報道的北京必勝客和諧廣場店和魏公村店的相關問題,公司高度重視,已立即對上述兩家餐廳進行閉店調查。
 
  隨后,海淀區、豐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均前往涉事餐飲單位現場開展執法檢查,兩家門店被立案調查。
 
  此外,無錫、南京、重慶、杭州、寧波等多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也迅速采取行動,對轄區內的必勝客門店進行突擊檢查。其中,無錫兩家必勝客餐廳因過期食品被立案調查。寧波發現個別門店存在后廚衛生欠佳、物品擺放雜亂、后廚通道門損壞、測油儀校準未記錄等情況,執法人員已責令其限期改正。
 
  輿情點評


  作為知名快餐品牌,必勝客已經不是第一次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了,此前就曾因食安問題被罰,消費者難免會懷疑企業或許長期存在食品安全共性問題,企業也會因此喪失了消費者對其的信任。


  因此,企業必須引起足夠重視,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強員工的操作培訓,提高員工的食品安全意識,確保為消費者提供衛生、安全的食品。
 
  相關報道: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對媒體曝光的必勝客門店開展現場檢查
 
  快速反應!北京市豐臺區市場監管局突擊檢查“必勝客”餐廳
 
  無錫市場監管部門對全市必勝客門店開展食品安全隱患大排查行動
 
  寧波市場監管部門對“必勝客”門店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檢查
 
  4、白家阿寬因被投訴方便食品存在黑斑等被約談
 
  6月下旬,因消費者投訴較為集中,四川白家阿寬食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被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約談、重點公示。
 
  據悉,6月28日,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22年二季度重點經營者消費投訴信息公示》顯示,經篩查核實全國12315熱線平臺成都市2022年二季度消費投訴數據,白家阿寬投訴較為集中。投訴的主要問題為所售部分方便食品存在黑點黑斑、異物,被投訴量為165次。
 
  6月27日,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針對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依法進行了行政約談,并督促白家阿寬限期進行整改。
 
  對此,白家阿寬方面稱,公司已制定工作改進計劃,并報告給相關部門,公司將積極開展改進工作,從生產設備、加工工藝及制程管控方面,改進生產工藝,提升產品品質。針對部分產品的”黑斑“問題,客服人員稱,非油炸面皮(面條)在高溫擠壓熟化過程中,偶爾會產生面餅糊化斑點現象,”并非異物,可放心食用“。
 
  輿情點評


  食品在生產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偶發現象,但白家阿寬投訴量如此之多,需要引起企業重視。建議企業查找原因,改進生產工藝,提升產品質量,才能不辜負消費者的信任與喜愛。而廣大消費者如遇到產品質量問題時,可選擇聯系購買商家、聯系生產企業,或直接撥打12315等途徑正常維權。
 
  5、”雪蓮塌房“上熱搜,公司緊急回應
 
  近日,”雪蓮塌房“的話題出現在微博上,有網友爆料稱,有款雪糕因車間衛生問題被查。因其外形酷似”雪蓮“,被傳”雪蓮塌房“,隨后引發網友熱議。
 
  對此,雪蓮官方曬出車間照片并緊急回應稱:雪蓮冰塊,凈化車間已全自動生產,5毛錢的情懷,安全食品,沒有塌房。
 
  6月30日,雪蓮再次發布公告稱,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眾多商標雪蓮冰塊,并非所有雪蓮都是散亂差的作坊生產,請廣大消費者識明自己當地的雪蓮冰塊是否能達到安全食品標準。至于網上發現的帶有污漬和殘留物的雪蓮冰塊,雪蓮將取證后聯合當地市場監管局進行一次從嚴治理,堅決打擊散亂差企業生產出來的問題冰塊流向市場。
 
  輿情點評


  企業的這波快速澄清不僅洗清了嫌疑,還讓消費者的好感倍增,吸引了大批粉絲。有網友表示,5毛錢可以稱得上是良心價了,要知道,現在的雪糕動輒十幾甚至幾十元。當然,消費者也要理性看待此次事件,支持歸支持,消費要理性。
 
  6、麥當勞員工將掉地上面包放回貨架,涉事餐廳被立案調查
 
  7月11日,廣州白云區一家麥當勞餐廳工作人員”將掉地面包重擺回貨架“引發廣泛關注,隨后”麥當勞員工將掉地上面包放回貨架“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據網絡視頻顯示,視頻拍攝者稱當時正在排隊取餐,廚房內一大筐面包突然從貨架上掉落,一位員工就蹲在地上將面包全部撿起來,重新放回貨架。
 
  7月12日,麥當勞通過微博回應稱,視頻中個別員工行為不符合麥當勞的操作規范,麥當勞對此感到抱歉。收到反映后餐廳查看了監控,并對涉事員工停班處理。針對該餐廳出現的問題,麥當勞11日上午已要求餐廳停止對外服務,對所有員工進行再次培訓和校準,提升食品安全意識。
 
  7月12日晚,廣州市場監管局在官方微博上發布有關調查處置情況通報稱,已經第一時間介入,涉事麥當勞餐廳被立案調查。廣州市市場監管局迅速約談了麥當勞廣州地區責任人以及運營總監、門店負責人,該涉事餐廳已自行停業整頓。此外,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已同步組織各區市場監管局對全市所有麥當勞門店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及時排查食品安全隱患,督促企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下一步,廣州市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加強對全市餐飲單位的監督檢查,督促指導餐飲單位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輿情點評


  此次事件明顯是麥當勞員工違規操作,這說明麥當勞在員工培訓和管理上面有欠缺。作為國際知名連鎖品牌,麥當勞需要吸取教訓,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完善管理制度,加大門店巡查力度,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員工食品安全意識。此外,監管部門需要繼續加大監管力度,增加巡檢頻次,針對存在問題的企業及時發現問題,保證消費者飲食健康安全。
 
  7、”小布丁大布丁雪糕抽檢不合格“引熱議
 
  7月1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消息曝光15批次不合格雪糕樣品。其中,小布丁、大布丁兩款產品引起消費者關注,”小布丁大布丁雪糕抽檢不合格“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據悉,入夏以來,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雪糕等冷凍飲品的監管,進一步加大對雪糕生產經營企業的監督檢查和雪糕產品的監督抽檢力度。據初步統計,2022年上半年,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組織監督抽檢3137批次雪糕產品,檢出不合格樣品15批次,不合格項目為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單增李斯特菌和蛋白質。
 
  其中,兩款小布丁、大布丁不合格項目均為蛋白質,不合格小布丁奶油味雪糕的標識生產企業為東莞市新凱冷凍食品有限公司,不合格大布丁雪糕的標識生產企業為義烏市樂久冷凍食品有限公司。
 
  7月16日晚,伊利通過伊小利冰淇淋微博回應稱,”小布丁“并非品牌名,抽檢不合格的產品不是”伊利小布丁“和”伊利大布丁“,只不過都叫”小布丁“和”大布丁“而已。伊利冰淇淋各項檢測均符合國家標準,可放心購買。
 
  此外,涉事生產企業對媒體進行了回應。東莞市新凱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稱,僅是標簽不合格,已經更改了產品標簽;義烏市樂久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稱,系因公司錯誤按照冰棒的標準制作了雪糕,已召回相關產品。
 
  7月26日,有報道稱,上述兩家涉事生產企業被處罰。東莞市新凱冷凍食品有限公司因生產的小布丁奶油味雪糕蛋白質項目不合格,被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700元,沒收違法所得2667.6元;義烏市樂久冷凍食品有限公司因生產的大布丁雪糕蛋白質項目不合格,被義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6000元,沒收違法所得438.6元。
 
  輿情點評


  雪糕中蛋白質不達標,確實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屬于不合格產品,被通報無可厚非。但是,不少網友認為”不是為了補充蛋白質吃雪糕“、”問題不大“。此事能登上熱搜,可能是因為大布丁小布丁為大家所熟悉,提到它,消費者自然而然想到了市場上的主流廠家。但是,生產商還是應該注重產品的合規性,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產品生產,使用錯誤的標準進行生產,這是一種打著價格親民的旗號偷工減料的行為。


  雪糕中檢出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單增李斯特菌等超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消費者食用存在這些問題的雪糕,很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相關報道:市場監管總局持續加強雪糕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8、倍恩喜因1段嬰兒配方羊奶粉中檢出香蘭素被罰
 
  據長沙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的一則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倍恩喜(湖南)乳業有限公司因1段嬰兒配方羊奶粉中檢出香蘭素,被長沙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122.84萬元并處罰款576.67萬元。
 
  7月11日,倍恩喜(湖南)乳業有限公司發布官方聲明稱,公司誠懇接受國家監管并已認真完成整改,對此次事件帶來的影響深表歉意。通過此事,公司深刻意識到在生產流程及產品管控上存在漏洞,并全面復盤自省自查,與生產企業新益美營養品有限公司展開工廠生產流程與管理制度排查。經查明證實,該情況的發生是在生產過程中基粉預混配料時錯誤添加了香蘭素,致使此批次奶粉生產過程中混入微量香蘭素。事件發生后,公司已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
 
  輿情點評


  1段嬰兒配方奶粉錯誤添加香蘭素,說明生產企業在生產管控等方面存在問題,值得引起各奶粉生產企業的注意。奶粉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一定要加強自身監管,規范生產,保證產品的合規與安全。
 
  相關報道:1段羊奶粉檢出香蘭素 倍恩喜(湖南)乳業被罰沒699.51萬元
 
  9、”瑪氏彩虹糖被指控可致DNA改變“上熱搜
 
  7月19日,”瑪氏彩虹糖被指控可致DNA改變“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據外媒報道,近日,美國消費者向法院提起訴訟,稱瑪氏公司(Mars)生產的彩虹糖中二氧化鈦(E171)含量過高,而二氧化鈦被懷疑可能導致人體DNA發生改變。根據起訴書顯示,歐洲食品安全監管機構已認定二氧化鈦不安全,并計劃從下月起禁止在歐盟使用。
 
  針對上述報道,瑪氏食品(中國)客服在回應媒體時稱,確有此事。當問及國內市場銷售的瑪氏公司出品彩虹糖等成分表中也存在二氧化鈦這一情況,該客服人員稱,在國內市場銷售的彩虹糖產品中所有成分嚴格依據中國的食品安全標準生產管理,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即使添加也不會過量。
 
  據悉,二氧化鈦也叫鈦白粉,作為著色劑被廣泛用于食品加工。它不溶于水、鹽酸、稀硫酸和有機物溶劑,可以在氫氟酸中緩慢溶解。作為為數不多的白顏色的食品著色劑,它可以增加食品的光澤度和白度,提升產品的感官,被廣泛應用于在糖果巧克力、糕點、食品補充劑、烘焙裝飾物等產品中,尤其是糖果涂層、巧克力包衣等產品,二氧化鈦一直是調色首選。
 
  在我國,根據《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二氧化鈦可以用作著色劑在涼果類、果凍、果醬、膨化食品、糖果和巧克力制品包衣中限量使用,其中,在膠基糖果中最大使用量為5.0g/kg,在除膠基糖果以外的其他糖果中最大使用量為10.0g/kg。
 
  輿情點評


  二氧化鈦在我國被批準作為食品著色劑使用,生產企業要嚴格執行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合法生產,避免過量添加。消費者如果不放心,可以在購買之前查看一下配料表,選擇沒有二氧化鈦成分的產品。
 
  相關報道:彩虹糖制造商被指改變人類DNA
 
  “瑪氏彩虹糖被指控可致DNA改變”上熱搜,二氧化鈦這種食品添加劑我們也在用
 
  導致美國消費者起訴糖果公司的二氧化鈦是什么
 
  10、三只松鼠被曝脫氧劑泄露致孕婦誤食
 
  7月25日,”三只松鼠脫氧劑泄露致孕婦誤食“的話題登陸微博熱搜,據悉,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其懷孕的老婆吃了半包三只松鼠堅果后,發現食品袋中的脫氧劑泄露。視頻中,該網友共拆了3包堅果,均出現大小不一的脫氧劑泄漏情況。25日,三只松鼠官方客服工作人員表示,食品用脫氧劑有經過實驗,誤食對身體沒有什么害處,多喝水可以隨著身體排出體外,孕婦體質比較特殊,多觀察有問題可以及時就醫,問題會反饋。脫氧劑供應商工作人員則表示,脫氧劑漏粉問題要看是哪家生產商。
 
  針對此事,7月25日下午,三只松鼠在其官方微博發文回應稱,根據視頻中圖片判斷,此脫氧劑破損原因系投放過程中光眼偏移造成誤切所致。公司后續聯動供應商進行版型調整,在設計上進行光電眼位置重新確認。
 
  三只松鼠還稱,截至7月25日15:00,公司一直嘗試與消費者聯系,目前仍未聯系上。公司非常關切消費者的健康,愿積極配合消費者家屬做健康檢查,并承擔全部費用和相關責任。
 
  三只松鼠表示,該款脫氧劑主要成分為鐵粉、二氧化硅、活性炭、水、食用鹽等。
 
  7月25日下午4點,據當事網友發布的最新視頻顯示,已帶該孕婦看過醫生,醫生表示對孕婦誤食氧化劑的情況暫不能明確判斷,需等待后續觀察。
 
  輿情點評


  這已經不是三只松鼠第一次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據悉,在某投訴平臺,三只松鼠已被投訴超2千條,涉及食品霉變、吃出異物等情況。這些問題的發生,說明三只松鼠在產品質量的控制管理方面存在漏洞,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三只松鼠采用的是”代加工+貼牌“的OEM生產模式,這種模式較為關鍵的點在于企業是否能夠對生產過程進行全面嚴格監督,一旦監管層面稍有差池,就會出現安全隱患。下一步,企業需要加強供應商方面的監管,積極采取措施,規避監管不到位帶來的安全風險。
 
  相關報道:網曝“三只松鼠脫氧劑泄露致孕婦誤食”,公司回應了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