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畜禽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團隊揭示中國、巴基斯坦和尼泊爾家山羊群體遺傳關系

   2023-02-27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蔣琳361
核心提示: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畜禽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團隊研究揭示了中國、巴基斯坦和尼泊爾山羊群體的遺傳關系,篩選出調控山羊熱適應性、產絨和產奶的關鍵候選基因與SNP錯義突變位點,為進一步研究山羊適應性及表型性狀的遺傳機制、促進地方品種分子育種提供理論基礎。……(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畜禽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團隊研究揭示了中國、巴基斯坦和尼泊爾山羊群體的遺傳關系,篩選出調控山羊熱適應性、產絨和產奶的關鍵候選基因與SNP錯義突變位點,為進一步研究山羊適應性及表型性狀的遺傳機制、促進地方品種分子育種提供理論基礎。相關成果發表在《遺傳學報(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家山羊作為最早馴化的家畜之一,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形成了許多適應性強、表型特異的地方品種。中國、巴基斯坦和尼泊爾地區擁有豐富多樣的地方山羊品種,然而各地區品種間群體結構、基因交流及表型差異的遺傳機制尚不清楚。
 
  研究人員收集分析了中國、巴基斯坦和尼泊爾的15個代表性家山羊品種共115個樣本以及4個野山羊樣本的全基因組數據,發現家山羊群體結構可分為巴基斯坦羊、尼泊爾羊、中國藏山羊、中國北方絨山羊、中國南方山羊和奶山羊六類。進一步通過基因流分析發現,尼泊爾平原羊和中國湘東黑山羊、尼泊爾高原羊和中國藏山羊間遺傳交流較為密切。此外,選擇信號分析篩選出與山羊熱適應和產絨性狀相關的基因,并且在家山羊18號染色體上發現一個與產奶性狀密切相關的候選基因ACSF3,其基因型在產奶山羊群體和非產奶山羊群體間顯著分離。利用三維結構模型預測出該基因錯義突變可能影響蛋白結構的穩定性,對山羊產奶性能具有潛在的負調控作用。
 
  博士生李業芳為該論文第一作者,馬月輝研究員和蔣琳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絨毛用羊產業技術體系等項目資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jgg.2023.01.010



日期:2023-02-27
 
地區: 北京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