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人參果脫毒種苗生產技術規程》昆明市地方標準發布,為昆明高產值水果標準賦能

   2023-04-11 昆明市場監管微信號348
核心提示:經昆明市政府批準,《人參果脫毒種苗生產技術規程》地方標準于2023年4月15日正式發布,5月1日實施,充分發揮地方標準對昆明特色農業產業的技術支撐作用。……(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經昆明市政府批準,《人參果脫毒種苗生產技術規程》地方標準于2023年4月15日正式發布,5月1日實施,充分發揮地方標準對昆明特色農業產業的技術支撐作用。
 
  人參果原名安第斯山茄,別名香瓜茄、香艷梨等,原產南美洲安第斯山區,是一種果菜兼用型茄科作物,果實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及富含鈣、維生素C、微量元素等特點,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人參果適應性強,于上個世紀80年代引入中國栽培,90年代引入昆明石林栽培,石林縣優越的氣候條件,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及土壤環境,是優質人參果最適宜的生產區域。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2020年石林縣人參果種植面積突破15萬畝,逐漸發展形成了以石林縣為中心,輻射帶動瀘西、師宗、彌勒、陸良等縣市的總面積超過20萬畝的種植格局。2022年石林全縣人參果種植面積達16.9萬畝,產量超過28萬噸,產值15.8億元。帶動了省內冬季無霜地區,如楚雄元謀、紅河金平、保山昌寧等秋冬人參果種植超過8萬畝,逐漸在省內實現人參果周年化生產。人參果產業成為當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抓手。據統計,石林縣農戶種植人參果平均每畝產值9000~12000元,種植效益明顯。人參果已成為石林縣的特色優勢產業,發展人參果種植,對增加農民收入、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及治理石漠化土地等有巨大作用。
 
  目前,人參果產業已成為石林縣“一縣一業”重點發展的農業產業,石林縣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商品人參果生產基地、產品集散地及銷售中心。但是,在種植發展中,一些影響發展的基礎問題也凸顯出來,品種單一退化、種植面積擴大、種苗需求激增、種苗質量參差不齊、農戶種植水平低、管理粗放、產量品質不穩定等問題,制約著人參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針對這種情況,2021年3月,《人參果脫毒種苗生產技術規程》列入2021年度昆明市地方標準制定項目計劃,在昆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昆明市農業農村局的協力推進下,昆明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成立了《人參果脫毒種苗生產技術規程》標準起草小組。起草小組在前期積累的工作基礎上,進一步開展了人參果脫毒種苗繁育技術研究、試驗示范及應用推廣,經廣泛征求意見、專家技術審查,不斷修改完善標準文本,有力保障了該標準的及時出臺。
 
  《人參果脫毒種苗生產技術規程》標準明確了人參果脫毒技術方法與脫毒種苗繁育流程,對莖尖脫毒過程、脫除的病毒種類、病毒檢測方法、脫毒核心苗的獲得、保存及脫毒種苗的擴繁等內容做出了具體說明。
 
本標準的制定有助于規范人參果種苗的生產技術和過程,有利于相關部門開展人參果脫毒技術的應用推廣,有利于種苗生產單位開展脫毒優質種苗繁育工作的實施,有利于高標準、高質量地促進高原特色人參果產業的發展,推動石林人參果品牌建設。通過制定標準、應用標準、落實標準,能有效提高人參果優質種苗繁育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提升人參果的高效優質栽培技術水平,推進人參果產業綠色高效發展。 


日期:2023-04-11
 
地區: 云南 昆明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