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研究揭示地熊蜂蜂王在交尾前后脂肪體內代謝物差異及脂滴變化規律

   2023-11-13 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郭岳琴1009
核心提示: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傳粉昆蟲繁殖與授粉應用團隊揭示了地熊蜂蜂王在交尾前后脂肪體內代謝物差異及脂滴變化規律。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分子科學(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傳粉昆蟲繁殖與授粉應用團隊揭示了地熊蜂蜂王在交尾前后脂肪體內代謝物差異及脂滴變化規律。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分子科學(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
 
  脂肪體在能量儲存、生殖和免疫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雌性昆蟲交尾后會引起一系列生物體生理、行為和基因表達的變化。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蜂王交尾后脂肪體中的代謝物是否受到影響。研究比較了交尾后與未交尾的脂肪體超微結構和脂質代謝產物的差異。交尾后地熊蜂的脂肪體重顯著增加,脂肪細胞內充滿脂滴。采用LC-MS/MS非靶向脂質組學方法,在正負離子模式下,在未交尾和交尾地熊蜂的脂肪體中分別鑒定出949種和748種差異代謝物。脂質代謝產物在交尾后蜂王脂肪體中大多降低,尤其是部分生物膜成分。為探討脂滴結構與代謝物積累的關系,采用透射電鏡和熒光顯微鏡觀察脂肪體超微結構。在交尾后的脂肪體中,脂滴的大小/面積更大,脂滴的融合增加,研究推測增大的脂滴可以儲存更多的能量和營養。蜂王脂肪體中脂質代謝產物的差異有助于理解地熊蜂交尾后的調節網絡。
 
  該研究得到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和云南省李繼蓮專家工作站等項目的資助。(通訊員 李小英)
 
  原文鏈接:
 
  https://doi.org/10.3390/ijms242015408



日期:2023-11-13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