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蘇消有話講 | 冬天的第一杯中藥奶茶?“朋克養生”需謹慎!

   2023-11-20 江蘇省消保委微信號588
核心提示:被中藥館“打敗”的不僅有奶茶店,還有飯店!河南鄭州某中醫館推出的“藥膳”養生餐“一號難求”,不少人不惜排隊幾個小時去打卡。更有網友評論道“期待這樣的藥膳飯店開到全中國”。依托“藥食同源”文化,主打“新式養生”的中藥茶飲店和餐飲店,成為了年輕人“朋克養生”新選擇。然而朋克養生一定對身體有益嗎?……(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冬天的第一杯奶茶喝了嗎?
 
  如果市面上出現一杯
 
  “好喝又養生”的中藥茶飲,
 
  你是否會選擇它?
 
  各地都刮起了養生茶飲風。
 
  南京一家中醫館與奶茶店
 
  結合而生的中藥茶飲店里排起了長隊。
 
  而廣東等喜歡喝茶地區的
 
  養生茶飲連鎖店更是迅速擴張。
 
  被中藥館“打敗”的不僅有奶茶店,還有飯店!河南鄭州某中醫館推出的“藥膳”養生餐“一號難求”,不少人不惜排隊幾個小時去打卡。更有網友評論道“期待這樣的藥膳飯店開到全中國”。依托“藥食同源”文化,主打“新式養生”的中藥茶飲店和餐飲店,成為了年輕人“朋克養生”新選擇。
 
  然而朋克養生
 
  一定對身體有益嗎?
 
  冬天的第一杯中藥奶茶
 
  到底能不能隨便喝?
 
  市面上的養生茶飲、
 
  藥膳是否可以隨心所欲地獵奇嘗鮮?
 
  有網友提出了“是藥三分毒”
 
  “都是噱頭”
 
  “奶茶哪來的真養生”的質疑。
 
  江蘇省消保委認為
 
  從“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里泡枸杞”的自嘲,到“熬夜神器——五黑茶、人參水”等中藥茶飲在商圈寫字樓內爆火,再到“啤酒泡枸杞”等“朋克養生”方式的應運而生,“養生茶飲”“藥膳”廣受年輕人的追捧。而年輕人對傳統中醫藥養生方式躍躍欲試,不僅意味著“90后、00后養生血脈的覺醒”,“熱衷養生”現象的背后更折射出了學習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的年輕消費者希望身體強健的強烈愿望與“健康焦慮”狀態下的“努力自救”。在市場前景廣闊的年輕人養生消費市場上,商家抓住商機打出“藥食同源”的旗幟宣傳養生產品也無可厚非。
 
  但為了不讓“養生”變成商家盈利的“噱頭”,不把消費者的“希望”變成“失望”,經營者與消費者還應注意:
 
  首先,并非所有食材均可打上“藥食同源”“食藥物質”的標簽。根據2021年11月衛健委頒布的《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食藥物質的準入門檻”包括:
 
  有傳統上作為食品食用的習慣;
 
  已經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安全性評估未發現食品安全問題;
 
  符合中藥材資源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保護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
 
  其次,經營者應嚴格遵循衛健委關于食藥材使用的相關規定,消費者亦應多多關注配料表。《衛生部關于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衛法監發[2002]51號)明確規定了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同時也規定了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單:

  再者,即使消費者購買的“養生產品”原料符合食藥物質相關規定,一杯飲料,是否真的能讓熬夜的人“回血”?“啤酒泡枸杞”到底是“養生”還是“傷生”?還要另當別論。根據“藥食同源”思想中“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的說法,中藥茶飲、養生餐是否能達到消費者期待的養生作用還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養生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任何產品都不能保證立竿見影的養生效果。
 
  最后,江蘇省消保委在此提醒,經營者應合法、合理營銷,切忌人為制造健康焦慮,不能動輒給產品冠以“藥食同源”“養生產品”的“高帽子”,如果過分夸大產品養生效果混淆視聽,可能構成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違反《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相關法律規定!消費者在嘗試不同養生產品、探索不同養生方式時也不應忘記“追求健康”的初衷,切忌出于“獵奇”“跟風”心理而偏食或過用任何一種食材或藥材。莫讓“朋克養生”變成“朋克傷生”!
 
  作者:揮揮(江蘇省消保委)



日期:2023-11-20
 
地區: 河南 鄭州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