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市從9月中旬開始在全市開展兒童食品和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截止目前,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1200多人次,檢查兒童食品和校園及周邊食品經營單位4500多家次,抽檢嬰幼兒食品等重點食品77批次,責令整改190家次,立案查處相關案件20起,取締無證照單位46家次,消除風險隱患點1500多個,秋季開學以來全市未發生學校食品安全事故。
一是摸清底數,搭建數據平臺。各縣(市、區)市場監管部門針對兒童食品和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地域分布廣、經營單位多等特點,在集中執法人員逐戶摸清學校及周邊食品經營戶信息的基礎上,還對收集到的信息分門別類進行歸檔整理,基本建立了覆蓋全市城鄉的兒童食品和校園及周邊食品經營單位數據庫,為今后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學校食品安全監管中大數據分析提供了詳實的基礎。
二是創新手段,推進智慧監管。各地通過信息化、電子化實現智慧監管。如溫嶺先行先試“明廚亮灶”工程,通過在學校食堂裝配監控探頭、設置統一監管平臺、為監管人員配備手機APP等手段,初步實現了學校食堂全天候巡查和實時取證;仙居則將陽光廚房和市場監管局“智慧監管”平臺進行數據對接;玉環、三門、路橋等地則著重提升學校食堂的軟件水平,推行色標管理,食堂內的烹飪工具按照不同用途貼上不同色標,實現了食堂管理的簡單化、快捷化和規范化。
三是抓實抓好,深化放心工程。各縣(市、區)以百萬學生飲食放心工程為載體,以大宗食品統一配送、量化等級提升、品牌超市進校園、城鎮飲用水管網接入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等重點內容為抓手,全方位提升學校食品安全水平。特別是大宗食品統一配送工作已位于全省前列,為該市校園食品安全保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是嚴格監管,清查嬰幼兒食品。各地都制定了不合格嬰幼兒谷物輔助食品專項清查計劃,開展了米粉和嬰幼兒谷物輔助食品的專項抽檢,引導食品經營者建立健全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天臺縣還將此項工作與“平安天臺”創建工作相結合,實施了全面清查,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日期:201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