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組織國家氣象中心、部分蔬菜主產省、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所、中國蔬菜協會及有關專家,會商研判近期蔬菜生產供應形勢??偟目?,10月份秋菜大量上市,蔬菜產量環比同比均增加,地頭價逐步回落至常年同期水平。目前,全國蔬菜在田面積1.02億畝,同比增加136萬畝,預計11月天氣總體利于蔬菜生產,但災害性天氣不確定性仍然較大,局部地區、個別品種供應可能出現波動。
一是蔬菜產量環比同比均增加。據我司農情調度,10月市場供應充足。從區域看,黃淮海和東北地區蔬菜產量增加較多。河南、山東、吉林、遼寧等省10月蔬菜產量環比均增加150萬噸以上,陜西、安徽、江蘇、河北等省增加40萬噸以上。從品種看,大白菜、蘿卜、油菜、甘藍、姜、大蔥等環比均增加50萬噸以上,番茄、辣椒、黃瓜等喜溫蔬菜產量減少較多。
二是地頭價先漲后降。據蔬菜地頭價定點監測,10月28種蔬菜月均地頭價3.51元/公斤,環比下降3.6%,同比上漲33.0%,比近5年同期平均值高11.4%。月內走勢先漲后降。10月第1周受國慶節日效應拉動,加之全國大部地區出現明顯降溫,蔬菜地頭價由月初3.75元/公斤漲至10月6日的3.96元/公斤。國慶節后天氣回暖,蔬菜地頭價持續下降,10月31日地頭價3.00元/公斤,與常年同期價格水平基本相當。
三是部分品種價格偏高。10月,28種蔬菜中14種地頭價環比下降、2種持平、12種上漲。至月末蔬菜多數品種價格已接近常年同期水平,但大蒜、南瓜、番茄、芥菜、絲瓜等品種價格仍處于近5年同期最高位。大蒜連續兩年產量偏低,加之出口需求增加,價格較為堅挺。南瓜去年價格低迷導致今年種植面積有所下降。番茄、芥菜、絲瓜受前期不利氣象條件影響,供應偏緊。
綜合各方面信息研判,今年秋冬季蔬菜種植積極性高,面積同比增加,加之天氣條件利于蔬菜生產,預計11月蔬菜供應總體充足。一是秋冬蔬菜種植有序推進。各地采取有效措施抓好秋冬季蔬菜生產,加之6月以來蔬菜價格好,農民種植積極性高,10月全國蔬菜播種面積4014萬畝,28種蔬菜中有20種播種面積同比增加。目前,全國蔬菜在田面積達1.02億畝、同比增加136萬畝,為冬季蔬菜穩定供應打下較好基礎。二是11月氣象條件總體利于蔬菜生產。據氣象部門預測,11月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特別是東北、華北北部、華東南部、華中東部等地明顯偏高,北方和東部地區大部、西南地區等地降水接近常年或略偏少,對蔬菜生產較為有利。
同時,蔬菜生產也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一是海南省因災導致播期推遲。海南是我國重要的南菜北運基地。受9月初“摩羯”臺風和10月底“潭美”臺風影響,冬季蔬菜定植期延后20—30天,可能造成來年1月部分品種蔬菜階段性供應偏緊。二是天氣仍有不確定性。11月東北北部氣溫偏低、降水偏多,雨雪寒潮可能對設施蔬菜生產造成不利影響,江漢南部、江淮南部及江南地區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局部地區有發生階段性農業干旱的風險。同時,入冬后冷空氣活動更加頻繁,災害性天氣風險較大,可能影響局部地區、個別品種蔬菜供應,加劇蔬菜價格波動。
下一步,我司將繼續抓緊抓實蔬菜穩產保供工作,提前落實防范冬季極端天氣措施,強化生產指導服務和產銷銜接,確保冬季蔬菜生產穩定、供應充足。一是強化防災減災。密切與氣象部門合作,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完善農業防災減災預案,制定發布冬季蔬菜生產技術指導意見,提前防范低溫寒潮等災害性天氣,最大限度減輕災害影響。二是加強產銷銜接。加強蔬菜在田面積和地頭價監測,密切關注大中城市蔬菜供需形勢,對滯銷、斷檔等異常情況做到早監測、早研判、早解決,確保蔬菜產得出、供得上、賣得好。三是精準指導服務。結合實施2024—2025年度設施蔬菜“千人指導 萬人培訓”農技提升行動,組織科技小分隊和地方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服務,重點抓好設施蔬菜溫度管理、水肥調控、控濕防病等關鍵技術措施落實,保障蔬菜穩產和質量安全。
附件: 10月主要蔬菜品種地頭價監測表.doc
日期:2024-11-09
一是蔬菜產量環比同比均增加。據我司農情調度,10月市場供應充足。從區域看,黃淮海和東北地區蔬菜產量增加較多。河南、山東、吉林、遼寧等省10月蔬菜產量環比均增加150萬噸以上,陜西、安徽、江蘇、河北等省增加40萬噸以上。從品種看,大白菜、蘿卜、油菜、甘藍、姜、大蔥等環比均增加50萬噸以上,番茄、辣椒、黃瓜等喜溫蔬菜產量減少較多。
二是地頭價先漲后降。據蔬菜地頭價定點監測,10月28種蔬菜月均地頭價3.51元/公斤,環比下降3.6%,同比上漲33.0%,比近5年同期平均值高11.4%。月內走勢先漲后降。10月第1周受國慶節日效應拉動,加之全國大部地區出現明顯降溫,蔬菜地頭價由月初3.75元/公斤漲至10月6日的3.96元/公斤。國慶節后天氣回暖,蔬菜地頭價持續下降,10月31日地頭價3.00元/公斤,與常年同期價格水平基本相當。
三是部分品種價格偏高。10月,28種蔬菜中14種地頭價環比下降、2種持平、12種上漲。至月末蔬菜多數品種價格已接近常年同期水平,但大蒜、南瓜、番茄、芥菜、絲瓜等品種價格仍處于近5年同期最高位。大蒜連續兩年產量偏低,加之出口需求增加,價格較為堅挺。南瓜去年價格低迷導致今年種植面積有所下降。番茄、芥菜、絲瓜受前期不利氣象條件影響,供應偏緊。
綜合各方面信息研判,今年秋冬季蔬菜種植積極性高,面積同比增加,加之天氣條件利于蔬菜生產,預計11月蔬菜供應總體充足。一是秋冬蔬菜種植有序推進。各地采取有效措施抓好秋冬季蔬菜生產,加之6月以來蔬菜價格好,農民種植積極性高,10月全國蔬菜播種面積4014萬畝,28種蔬菜中有20種播種面積同比增加。目前,全國蔬菜在田面積達1.02億畝、同比增加136萬畝,為冬季蔬菜穩定供應打下較好基礎。二是11月氣象條件總體利于蔬菜生產。據氣象部門預測,11月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特別是東北、華北北部、華東南部、華中東部等地明顯偏高,北方和東部地區大部、西南地區等地降水接近常年或略偏少,對蔬菜生產較為有利。
同時,蔬菜生產也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一是海南省因災導致播期推遲。海南是我國重要的南菜北運基地。受9月初“摩羯”臺風和10月底“潭美”臺風影響,冬季蔬菜定植期延后20—30天,可能造成來年1月部分品種蔬菜階段性供應偏緊。二是天氣仍有不確定性。11月東北北部氣溫偏低、降水偏多,雨雪寒潮可能對設施蔬菜生產造成不利影響,江漢南部、江淮南部及江南地區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局部地區有發生階段性農業干旱的風險。同時,入冬后冷空氣活動更加頻繁,災害性天氣風險較大,可能影響局部地區、個別品種蔬菜供應,加劇蔬菜價格波動。
下一步,我司將繼續抓緊抓實蔬菜穩產保供工作,提前落實防范冬季極端天氣措施,強化生產指導服務和產銷銜接,確保冬季蔬菜生產穩定、供應充足。一是強化防災減災。密切與氣象部門合作,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完善農業防災減災預案,制定發布冬季蔬菜生產技術指導意見,提前防范低溫寒潮等災害性天氣,最大限度減輕災害影響。二是加強產銷銜接。加強蔬菜在田面積和地頭價監測,密切關注大中城市蔬菜供需形勢,對滯銷、斷檔等異常情況做到早監測、早研判、早解決,確保蔬菜產得出、供得上、賣得好。三是精準指導服務。結合實施2024—2025年度設施蔬菜“千人指導 萬人培訓”農技提升行動,組織科技小分隊和地方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服務,重點抓好設施蔬菜溫度管理、水肥調控、控濕防病等關鍵技術措施落實,保障蔬菜穩產和質量安全。
附件: 10月主要蔬菜品種地頭價監測表.doc
日期:202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