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是日常飲食中重要的蛋白質來源,肉質細嫩且烹飪方式多樣,但若選購或處理不當,可能存在細菌污染、抗生素殘留等風險。為幫助消費者選購安全、新鮮的雞肉,聊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結合雞肉的特性,提供以下消費建議:
一、選擇正規銷售渠道
購買雞肉時,優先選擇商超、品牌冷鮮肉專柜或持有檢疫證明的農貿市場攤位。此類渠道的雞肉通常經過嚴格檢驗檢疫,來源可追溯(如標注屠宰日期、養殖場信息)。避免購買無標簽、無檢疫章的“散裝活禽”或路邊流動攤販的產品,此類雞肉可能存在私宰或違規用藥(如過量抗生素)的風險。
二、觀察外觀與新鮮度
顏色與光澤:新鮮雞肉表皮呈淡粉色或米白色,肉質有自然光澤,脂肪分布均勻。若雞肉發灰、發綠或表面干枯無光,可能已變質。
觸感與彈性:手指輕壓雞肉,優質肉應緊實有彈性,按壓后迅速回彈。若觸感黏膩、按壓后凹陷不恢復,表明不新鮮。
氣味:新鮮雞肉有輕微腥味但無異味,若散發酸臭、腐臭味或刺鼻藥水味,請勿購買。
三、查看標簽與認證信息
檢疫標志:包裝雞肉需貼有動物檢疫合格標簽(藍色檢疫環),散裝雞肉可要求查看檢疫證明。
生產信息:確認包裝標注屠宰日期、保質期及儲存條件,優先選擇3天內屠宰的冷鮮肉。
四、科學儲存與處理
冷藏與冷凍:
冷鮮雞肉需0-4℃冷藏,2天內烹飪完畢;冷凍雞肉應密封保存于-18℃以下,避免反復解凍(建議3個月內食用)。
分裝保存:大塊雞肉可按需分裝,減少解凍次數。
解凍方法:
冷藏解凍:提前12小時將冷凍雞肉移至冷藏室緩慢解凍,最大限度保留肉質。
避免室溫解凍:高溫環境易滋生細菌。
烹飪建議:
徹底加熱:確保雞肉中心溫度達75℃以上(肉質無粉紅色、汁液清澈),殺滅沙門氏菌等致病菌。
生熟分離:處理生雞肉后及時洗手,刀具、砧板需用熱水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項
孕婦與兒童:需確保雞肉完全煮熟,避免食用未熟透的“帶血絲”雞肉或生腌制品。
過敏體質者:極少數人對禽類蛋白過敏,食用后若出現皮疹、呼吸困難等癥狀,應立即就醫。
慢性病患者:高血脂患者建議去皮食用,減少脂肪攝入;痛風患者需控制攝入量,避免與高嘌呤食物(如內臟)同食。
雞肉的食用安全與新鮮度、儲存方式及烹飪方法密切相關。消費者通過關注渠道可靠性、外觀檢查及科學處理方法,既能享受雞肉的鮮美與營養,又能有效規避食安風險。如在購買或食用雞肉過程中發現質量問題,如變質、異味等,請保留購物憑證并撥打12315投訴熱線,及時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反映問題。
日期:2025-05-14
一、選擇正規銷售渠道
購買雞肉時,優先選擇商超、品牌冷鮮肉專柜或持有檢疫證明的農貿市場攤位。此類渠道的雞肉通常經過嚴格檢驗檢疫,來源可追溯(如標注屠宰日期、養殖場信息)。避免購買無標簽、無檢疫章的“散裝活禽”或路邊流動攤販的產品,此類雞肉可能存在私宰或違規用藥(如過量抗生素)的風險。
二、觀察外觀與新鮮度
顏色與光澤:新鮮雞肉表皮呈淡粉色或米白色,肉質有自然光澤,脂肪分布均勻。若雞肉發灰、發綠或表面干枯無光,可能已變質。
觸感與彈性:手指輕壓雞肉,優質肉應緊實有彈性,按壓后迅速回彈。若觸感黏膩、按壓后凹陷不恢復,表明不新鮮。
氣味:新鮮雞肉有輕微腥味但無異味,若散發酸臭、腐臭味或刺鼻藥水味,請勿購買。
三、查看標簽與認證信息
檢疫標志:包裝雞肉需貼有動物檢疫合格標簽(藍色檢疫環),散裝雞肉可要求查看檢疫證明。
生產信息:確認包裝標注屠宰日期、保質期及儲存條件,優先選擇3天內屠宰的冷鮮肉。
四、科學儲存與處理
冷藏與冷凍:
冷鮮雞肉需0-4℃冷藏,2天內烹飪完畢;冷凍雞肉應密封保存于-18℃以下,避免反復解凍(建議3個月內食用)。
分裝保存:大塊雞肉可按需分裝,減少解凍次數。
解凍方法:
冷藏解凍:提前12小時將冷凍雞肉移至冷藏室緩慢解凍,最大限度保留肉質。
避免室溫解凍:高溫環境易滋生細菌。
烹飪建議:
徹底加熱:確保雞肉中心溫度達75℃以上(肉質無粉紅色、汁液清澈),殺滅沙門氏菌等致病菌。
生熟分離:處理生雞肉后及時洗手,刀具、砧板需用熱水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項
孕婦與兒童:需確保雞肉完全煮熟,避免食用未熟透的“帶血絲”雞肉或生腌制品。
過敏體質者:極少數人對禽類蛋白過敏,食用后若出現皮疹、呼吸困難等癥狀,應立即就醫。
慢性病患者:高血脂患者建議去皮食用,減少脂肪攝入;痛風患者需控制攝入量,避免與高嘌呤食物(如內臟)同食。
雞肉的食用安全與新鮮度、儲存方式及烹飪方法密切相關。消費者通過關注渠道可靠性、外觀檢查及科學處理方法,既能享受雞肉的鮮美與營養,又能有效規避食安風險。如在購買或食用雞肉過程中發現質量問題,如變質、異味等,請保留購物憑證并撥打12315投訴熱線,及時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反映問題。
日期: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