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結構與功能調控創新團隊系統闡述了食品組學技術在花生品質研究中的應用進展,是該團隊借助新興技術挖掘花生原料加工適宜性評價物質基礎的最新拓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食品領域國際頂級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JCR一區,IF=15.1)。2022級博士研究生向飛為論文第一作者,王強研究員、石愛民研究員、胡暉副研究員和益海嘉里首席科學家徐學兵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1YFD2100400)、益海嘉里金龍魚慈善公益基金等的資助。
近年來,借助食品組學技術解析原料物質基礎成為研究熱點。花生是重要農產品資源,其種質資源豐富,用途多樣,但不同花生原料物質組成及物質基礎存在差異,嚴重影響花生加工產品品質。因此,系統闡述食品組學分析技術在花生品質研究中的應用現狀,對于花生原料物質基礎信息挖掘、加工工藝優化與產品品質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全面解析了花生中營養物質的種類、組成、功能及其在食品、生物醫藥、材料等領域的應用情況;系統闡述了表型組學、感官組學、風味組學、脂質組學、蛋白質組學、肽組學、糖組學和代謝組學等食品組學技術在花生品質研究中的應用進展。研究表明,聯合表型組學、感官組學和風味組學分析,能從宏觀和分子水平揭示花生原料表型數據、感官輪廓和風味品質形成機制。借助脂質組學、蛋白質組學技術對花生在原料、儲藏、加工、運輸等環節進行分析,能全面了解脂質和蛋白質的來源、分類和組成,系統挖掘其加工中營養成分信息。肽組學、糖組學和代謝組學等在花生領域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總體來說,多組學技術互為補充和驗證,能助力花生特征風味物質、產地溯源與差異分析、加工過程研究及產品品質提升等方面的研究,為深入揭示花生制品風味形成機制,精準調控風味生成/釋放提供有力數據和理論支撐。
此外,該研究還系統闡述了食品組學技術在花生品質研究中面臨的挑戰,展望了進一步明確營養物質動態變化、提升產品品質功能的前景,可為花生乃至整個糧油加工產業提質增效提供理論支持和數據參考。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tifs.2024.104793
日期:2024-12-09
近年來,借助食品組學技術解析原料物質基礎成為研究熱點。花生是重要農產品資源,其種質資源豐富,用途多樣,但不同花生原料物質組成及物質基礎存在差異,嚴重影響花生加工產品品質。因此,系統闡述食品組學分析技術在花生品質研究中的應用現狀,對于花生原料物質基礎信息挖掘、加工工藝優化與產品品質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全面解析了花生中營養物質的種類、組成、功能及其在食品、生物醫藥、材料等領域的應用情況;系統闡述了表型組學、感官組學、風味組學、脂質組學、蛋白質組學、肽組學、糖組學和代謝組學等食品組學技術在花生品質研究中的應用進展。研究表明,聯合表型組學、感官組學和風味組學分析,能從宏觀和分子水平揭示花生原料表型數據、感官輪廓和風味品質形成機制。借助脂質組學、蛋白質組學技術對花生在原料、儲藏、加工、運輸等環節進行分析,能全面了解脂質和蛋白質的來源、分類和組成,系統挖掘其加工中營養成分信息。肽組學、糖組學和代謝組學等在花生領域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總體來說,多組學技術互為補充和驗證,能助力花生特征風味物質、產地溯源與差異分析、加工過程研究及產品品質提升等方面的研究,為深入揭示花生制品風味形成機制,精準調控風味生成/釋放提供有力數據和理論支撐。
此外,該研究還系統闡述了食品組學技術在花生品質研究中面臨的挑戰,展望了進一步明確營養物質動態變化、提升產品品質功能的前景,可為花生乃至整個糧油加工產業提質增效提供理論支持和數據參考。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tifs.2024.104793
日期:202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