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俄羅斯食品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也成為外地游客來哈選購的熱門商品之一。但消費者在選購俄羅斯商品過程中會發現,有些食品是從俄羅斯進口的,還有一部分標明“俄羅斯風味”,如大列巴、肉腸、奶粉等,其實是國內生產廠家生產的。
作為消費者,
如何辨別這些食品到底是俄羅斯進口,
還是國內廠家生產?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您,
購買俄羅斯食品,
“三看”食品標簽很重要!
首先,看進口俄羅斯食品中文標簽是否標注原產地(或原產國)。
01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條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簽;依法應當有說明書的,還應當有中文說明書。標簽、說明書應當符合本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并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標示原產國或原產地區的名稱,以及在中國依法登記注冊的代理商、進口商或經銷者的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
如果中文標簽上標明了“原產地(或原產國):俄羅斯”及“境內代理商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說明該食品是進口俄羅斯食品;反之,中文標簽內容中出現了國內的生產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及國內的產地,或標示著中國的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及執行標準,說明這是在中國境內生產的食品,不是進口俄羅斯原產的食品。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條規定,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條規定的,不得進口。
其次,看進口俄羅斯食品中文標簽與外文是否對應。
02
按照《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規定,“進口預包裝食品同時使用中文與外文時,其外文應與中文強制標識內容和選擇標示的內容有對應關系,即中文與外文含義應基本一致,外文字號不得大于相應中文漢字字號。對于特殊包裝形狀的進口食品,在同一展示面上,中文字體高度不得小于外文對應內容的字體高度”。
有些“俄羅斯風味食品”標簽上標注了大量的俄羅斯文字,雖然國內生產的食品可以使用外文,但按照《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規定,“應與中文有對應關系(商標、進口食品的制造者和地址、國外經銷者的名稱、網址除外)”。如果食品標簽上的外文與中文沒有對應關系,且標示的外文大于相應的漢字,這些都是法律法規不允許的。
最后,看進口俄羅斯食品中文標簽是否標注在華注冊編號。
03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管理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規定,2022年1月1日起,進口食品的外包裝上需標注在華注冊編號或者所在國家(地區)主管當局批準的注冊編號。
在華注冊編號是中國海關為每個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賦予的唯一編碼。編號為18位,由4位大寫字母和14位數字組成,具體格式為:C+3位國家代碼+4位產品類別代碼+6位日期+4位順序號?。
同時,市場監管部門
也提醒經營進口
俄羅斯食品的經營者,
還應該遵守以下相關規定:
進口食品標準相關規定
01
進口食品標準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二條第一款規定,進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應當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02
進口食品合格證明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二條第二、三款規定,進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經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依照進出口商品檢驗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檢驗合格。進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按照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的要求隨附合格證明材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規定,進口食品需經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方可入境。
進口商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八條規定,進口商應當建立食品、食品添加劑進口和銷售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生產或者進口批號、保質期、境外出口商和購貨者名稱、地址及聯系方式、交貨日期等內容,并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應當符合本法第五十條第二款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并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于產品保質期滿后六個月;沒有明確保質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消費者如果在購買俄羅斯食品過程中,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發現相關違法線索,可以向轄區市場監管部門投訴或撥打12315投訴舉報電話進行舉報,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規定,依法依規進行查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日期:2024-12-12
作為消費者,
如何辨別這些食品到底是俄羅斯進口,
還是國內廠家生產?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您,
購買俄羅斯食品,
“三看”食品標簽很重要!
首先,看進口俄羅斯食品中文標簽是否標注原產地(或原產國)。
01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條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簽;依法應當有說明書的,還應當有中文說明書。標簽、說明書應當符合本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并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標示原產國或原產地區的名稱,以及在中國依法登記注冊的代理商、進口商或經銷者的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
如果中文標簽上標明了“原產地(或原產國):俄羅斯”及“境內代理商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說明該食品是進口俄羅斯食品;反之,中文標簽內容中出現了國內的生產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及國內的產地,或標示著中國的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及執行標準,說明這是在中國境內生產的食品,不是進口俄羅斯原產的食品。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條規定,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條規定的,不得進口。
其次,看進口俄羅斯食品中文標簽與外文是否對應。
02
按照《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規定,“進口預包裝食品同時使用中文與外文時,其外文應與中文強制標識內容和選擇標示的內容有對應關系,即中文與外文含義應基本一致,外文字號不得大于相應中文漢字字號。對于特殊包裝形狀的進口食品,在同一展示面上,中文字體高度不得小于外文對應內容的字體高度”。
有些“俄羅斯風味食品”標簽上標注了大量的俄羅斯文字,雖然國內生產的食品可以使用外文,但按照《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規定,“應與中文有對應關系(商標、進口食品的制造者和地址、國外經銷者的名稱、網址除外)”。如果食品標簽上的外文與中文沒有對應關系,且標示的外文大于相應的漢字,這些都是法律法規不允許的。
最后,看進口俄羅斯食品中文標簽是否標注在華注冊編號。
03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管理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規定,2022年1月1日起,進口食品的外包裝上需標注在華注冊編號或者所在國家(地區)主管當局批準的注冊編號。
在華注冊編號是中國海關為每個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賦予的唯一編碼。編號為18位,由4位大寫字母和14位數字組成,具體格式為:C+3位國家代碼+4位產品類別代碼+6位日期+4位順序號?。
同時,市場監管部門
也提醒經營進口
俄羅斯食品的經營者,
還應該遵守以下相關規定:
進口食品標準相關規定
01
進口食品標準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二條第一款規定,進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應當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02
進口食品合格證明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二條第二、三款規定,進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經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依照進出口商品檢驗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檢驗合格。進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按照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的要求隨附合格證明材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規定,進口食品需經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方可入境。
進口商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八條規定,進口商應當建立食品、食品添加劑進口和銷售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生產或者進口批號、保質期、境外出口商和購貨者名稱、地址及聯系方式、交貨日期等內容,并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應當符合本法第五十條第二款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并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于產品保質期滿后六個月;沒有明確保質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消費者如果在購買俄羅斯食品過程中,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發現相關違法線索,可以向轄區市場監管部門投訴或撥打12315投訴舉報電話進行舉報,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規定,依法依規進行查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日期: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