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全程管控不斷加強 生鮮乳質量安全處于歷史最好時期

   2018-01-16 農業部734
核心提示:  本網訊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部按照《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生鮮乳生產收購管理辦法》等規定,生產和監管并重,監測
   本網訊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部按照《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生鮮乳生產收購管理辦法》等規定,生產和監管并重,監測和執法并舉,加強對奶牛場、奶站、運輸車三個重點環節監管,實行生鮮乳收購和運輸許可管理,推行政府抽檢、奶站和乳品企業自檢的乳品質量檢驗檢測制度,著力構建嚴密的全產業鏈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一是推進監管信息化。在全國運行奶站和運輸車監管監測信息系統,實時掌握奶站和運輸車的運行和變化情況,對全國所有奶站和運輸車實現精準化、全時段管理。目前全國有8100多個奶牛場、5400多個生鮮乳收購站和5200多輛運輸車,全部納入監管,持證經營。
 
  二是推進監管制度化。連續9年開展生鮮乳專項整治行動,落實各地奶站、奶車專人監管制度,做到不漏站、不漏車。落實監管頻次制度,定期對奶站、奶車進行巡查監管,特別是對嬰幼兒配方乳粉奶源的奶站、運輸車和奶牛場全部建檔立案,納入重點監管。2017年,全國累計出動執法人員4.2萬人(次),限期整改奶站343家、取締奶站47個和吊銷奶站48個,限期整改運輸車153輛、吊銷91輛。
 
  三是推進監測常態化。連續9年組織實施生鮮乳質量監測計劃,2012年以來,累計抽檢生鮮乳樣品14.4萬批次,加大對鉛、汞、鉻、砷等重金屬和黃曲霉毒素等的摸底排查,確保乳品源頭質量安全。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奶源質量安全專項監測和飛行抽檢,重點對嬰幼兒乳粉奶源相關的奶站和運輸車進行全覆蓋抽檢,建立嬰幼兒配方乳粉奶源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農業部從2016年開始,連續組織發布《中國奶業質量報告》,通過權威數據展現中國奶業發展現狀。2017年,我國生鮮乳乳蛋白率抽檢平均值3.2%,乳脂肪抽檢平均值3.8%,分別高出生乳國家標準0.4和0.7個百分點,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連續9年保持100%,生鮮乳抽檢合格率99.8%,質量水平處于歷史最好時期。
 
  為保障生鮮乳質量穩步提升,農業部大力推進優質奶源基地建設,推動奶業轉型升級。從產業鏈前端抓起,擴大高產優質苜蓿種植和糧改飼規模。2012年以來,支持建設優質高產苜蓿基地300萬畝,目前可滿足200萬頭中高產奶牛飼喂需求(約占總數的60%)。深入推進糧改飼,投入資金補貼種植面積達到1300萬畝以上,使奶牛全株青貯玉米使用率超過90%。推動養殖提質增效綠色發展,累計改造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近7000個。目前,我國奶業以規模牧場、中高產牛群為主體的生產體系基本形成,規模牧場機械化擠奶率達到100%。奶牛規模養殖比重超過56%,奶牛年均單產達到7噸,比2012年增加1.4噸。



日期:2018-01-16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