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4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和德興市東東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合作項目“黃秋葵多糖膠制備及其產品開發”完成了結題驗收。來自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同仁堂健康藥業等單位的專家實地考察了生產線和產品,聽取了項目組的匯報,進行了質詢和答辯。驗收意見認為:黃秋葵多糖膠制備及其產品開發,為促進黃秋葵產業發展、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及農民增收奠定了基礎;項目研究了鮮黃秋葵的原料預處理、干燥、提取、固-液分離、濃縮等工藝技術,開發了抗疲勞、降血糖及潤腸通便三款功能性食品,建立了產業化生產線,為黃秋葵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研發的工藝技術在本領域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黃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L.)Moench),又名咖啡黃葵、羊角豆等,為錦葵科秋葵屬一年生短日照蔬菜,為菜、藥、花兼用,也是一種重要的新型保健蔬菜。黃秋葵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引入我國內陸,目前種植面積約15萬畝,畝產量約1000-1500公斤。嫩果室溫下存放2-3天即出現萎蔫和纖維化現象;冷庫保存容易引起冷害凹陷和產生表面黑斑點;高濃度CO2容易使食物在隨后食用過程中出現異味。由于市場價格波動激烈和嫩果大量損失,限制了經濟效益提升和產業發展,因此急需解決黃秋葵資源深加工問題。
本項目針對黃秋葵深加工過程中存在的關鍵技術難題,研究了鮮黃秋葵原料預處理,解決了鮮黃秋葵難于儲存、原料供應季節性強等難題;研究解決了生產加工過程中因黃秋葵多糖膠的高粘度引起的固-液分離、濃縮粘壁、難于干燥等諸多技術難題,建立了黃秋葵多糖膠規模化制備工藝技術和生產線;分析了黃秋葵多糖的理化性質,通過體外、細胞和動物實驗研究了不同黃秋葵提取物的抗疲勞、降血糖及潤腸通便等生物活性,開發出了不同的功能產品。同時,本項目基于生物煉制的理念,生產過程無廢渣排放,實現了黃秋葵資源的分級全利用。
日期:2019-06-17
黃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L.)Moench),又名咖啡黃葵、羊角豆等,為錦葵科秋葵屬一年生短日照蔬菜,為菜、藥、花兼用,也是一種重要的新型保健蔬菜。黃秋葵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引入我國內陸,目前種植面積約15萬畝,畝產量約1000-1500公斤。嫩果室溫下存放2-3天即出現萎蔫和纖維化現象;冷庫保存容易引起冷害凹陷和產生表面黑斑點;高濃度CO2容易使食物在隨后食用過程中出現異味。由于市場價格波動激烈和嫩果大量損失,限制了經濟效益提升和產業發展,因此急需解決黃秋葵資源深加工問題。
本項目針對黃秋葵深加工過程中存在的關鍵技術難題,研究了鮮黃秋葵原料預處理,解決了鮮黃秋葵難于儲存、原料供應季節性強等難題;研究解決了生產加工過程中因黃秋葵多糖膠的高粘度引起的固-液分離、濃縮粘壁、難于干燥等諸多技術難題,建立了黃秋葵多糖膠規模化制備工藝技術和生產線;分析了黃秋葵多糖的理化性質,通過體外、細胞和動物實驗研究了不同黃秋葵提取物的抗疲勞、降血糖及潤腸通便等生物活性,開發出了不同的功能產品。同時,本項目基于生物煉制的理念,生產過程無廢渣排放,實現了黃秋葵資源的分級全利用。
日期:201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