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棗莊、聊城市衛生局,省局稽查局:
為進一步貫徹《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全省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魯政辦發〔2010〕81號)精神,落實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開展餐飲服務環節餐廚廢棄油脂監管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食藥監辦食〔2011〕132號)工作要求,做好為期5個月的餐飲服務環節餐廚廢棄油脂監管專項整治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強化對餐飲服務單位食用油采購環節監管,嚴防非法流入
以城市(鎮)、礦區、旅游景區等餐飲業集中地為重點地區,以學校食堂、企事業單位食堂、工地食堂、小餐館和火鍋店等為重點單位,以食用油等食品原料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和采購記錄制度的落實情況為重點內容,加大對轄區內各類餐飲服務單位的監督檢查力度,增加監督檢查頻次,依法從嚴查處從非法渠道購進食用油、使用“地溝油”加工食品以及重復使用餐桌廢棄油脂的行為。
二、落實餐飲服務單位主體責任,嚴格餐廚廢棄物處置
各級餐飲安全監管部門要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強化食品安全責任意識,堅持誠信守法經營,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餐飲服務食品、食品添加劑和相關產品的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和采購記錄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向監管部門報告。建立并嚴格執行餐廚廢棄物臺賬管理、分類放置、日產日清和流向追溯制度,餐飲廢棄物臺賬應詳細記錄餐廚廢棄物的種類、數量、去向、用途等情況。集體食堂、大中型餐飲服務單位、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和中央廚房按照有關規定設置油水分離器、隔離池等設施,嚴禁亂倒亂堆餐廚廢棄物,禁止將餐廚廢棄物直接排放到雨水管道、污水管道、公共廁所、公共水域或交給未經相關部門許可、備案的餐飲服務廢棄物收運、處置單位或個人進行處理。
三、加大違法犯罪案件查處力度,依法追究問責
對違反食品、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采購記錄制度的,根據《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條第(二)項和第(五)項進行查處。凡發現購買和使用“地溝油”、假冒偽劣和非正規來源食用油以及重復使用餐桌廢棄油脂的行為,要依法給予責令改正、停業整頓、罰款、吊銷許可等處罰;涉嫌犯罪的應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對于未建立并嚴格執行餐廚廢棄物臺賬管理、分類放置、日產日清和流向追溯制度,亂倒亂堆餐廚廢棄物,將餐廚廢棄物直接排放到雨水管道、污水管道、公共廁所、公共水域或交給未經相關部門許可、備案的餐飲服務廢棄物收運、處置單位或個人進行處理的餐飲服務單位,應將其列入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黑名單”并進行約談,同時將相關信息及時通報給相關部門。對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內部集體食堂(餐廳)不按照規定處置餐廚廢棄物的,除依法進行行政處理外,還應將相關信息及時通報給相關部門。
四、工作要求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餐飲安全監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將餐廚廢棄油脂監管專項整治工作作為餐飲安全監管和整頓工作的重要內容,認真履行職責,明確任務分工,密切協調配合,統籌做好各項整治措施的落實。
(二)建立健全相關機制。各級餐飲安全監管部門要在地方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健全案件線索信息通報、反饋和聯合執法機制,及時通報情況,形成打擊合力,切實抓好食用油質量安全違法犯罪案件的查處工作,并按照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的要求,做好證據收集和檢驗鑒定工作,對涉嫌犯罪的案件線索要及時移交公安機關;抓緊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三)加強輿論引導教育宣傳。各級餐飲安全監管部門要主動與新聞媒體溝通,支持新聞媒體及時報道有關工作舉措、進展和成效,對違法使用“地溝油”的餐飲服務單位予以曝光,關注互聯網輿情,迅速核查有關線索,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各級餐飲安全監管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大力普及食用油防假辨假及相關法律知識。
(四)做好信息報送工作。各市餐飲安全監管部門請于12月5日前向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報送專項整治工作總結及數據匯總表(見附件),同時報送電子版。
聯系人:慈長安,聯系電話:0531-88592619,傳真:0531-88592615,電子郵箱:cichangan@sdfda.gov.cn。
附件: 餐飲服務環節餐廚廢棄油脂監管專項整治工作數據匯總表.doc
二○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日期:201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