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對互聯網關于立頓鐵觀音稀土超標的相關報道的思考

   2011-11-21 食品伙伴網246
核心提示:國家質檢總局今年11月9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關于公布2011年37類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的公告》,公告指出國家質檢總局對食
    國家質檢總局今年11月9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關于公布2011年37類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的公告》,公告指出國家質檢總局對食品、日用消費品、建筑裝飾裝修材料、農業生產資料、工業生產資料等37類產品質量進行了國家監督抽查,其中提到了立頓鐵觀音稀土指標檢測值為3.2mg/kg,而GB2762-2005標準中規定小于等于2.0mg/kg。屬于不合格產品。

    就在質檢總局公告發出當天中午12點左右,中國質檢網以《潤之園、立頓鐵觀音檢出稀土含量超標》為題發布了一個報道,報道中特別提到烏龍茶產品合格率為67.2%。筆者注意到其實在質檢總局的公告里茶葉類產品稀土超標的最嚴重的并不是這兩類品牌的產品。但網上更多的關注的還是聯合利華立頓字樣為標題的新聞報道。這到底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呢還是記者關注的重點,只為了吸引眼球?實際情況筆者不得而知。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發布和轉載的消息越來越多,各大媒體如人民網,鳳凰網等紛紛報道,新聞標題也一變再變。如人民網的標題《烏龍茶抽檢逾三成不合格 立頓鐵觀音稀土含量超標》,解放牛網的標題《“立頓”鐵觀音稀土含量超標三倍多》,該報道中提到按照《茶葉衛生標準》的規定,稀土在茶葉中的含量要低于2.0mg/KG。但“立頓”鐵觀音的稀土含量超過了這一標準的3倍多,其他多個產品則超出了2倍多。事實上該記者提到的茶葉衛生標準早就被廢止了,現行的茶葉中的污染物限量標準應該是GB2762-2005,還有不知道這個記者是怎么計算出立頓鐵觀音稀土含量超標3倍多的?質檢總局公告的附件中明確寫著稀土(標準值:≤2.0mg/kg/實測值:3.2mg/kg),筆者實在是匪夷所思。

    往后的報道內容基本是換湯不換藥,但新聞標題似乎變的越來越“吸引眼球“了,如人民網轉載的《北京晚報》的消息標題《立頓鐵觀音稀土超標3倍多 過量攝入對人體有害》,鳳凰網的標題《立頓鐵觀音稀土超標60% 可能引起肝腎衰竭》,事實上筆者查閱一些文獻資料發現稀土在我們身體里就存在。而且一些資料也表明稀土對人體健康也有一定的幫助。當然任何東西過量了都不好,不只是茶葉里的稀土。

    公告發布的第二天下午,立頓在其官方微博(鏈接http://weibo.com/1892478997/xwNzO9U0V )發布了聲明:《關于立頓鐵觀音袋泡茶產品稀土含量的說明》,聲明還附有檢驗報告全部內容。聲明稱聯合利華非常重視此事,當月已經回收了該批次產品并已全部銷毀。同時,對其他同類產品及生產使用的原料進行篩查,未發現其他批次產品有稀土超標的情況。目前生產的所有立頓鐵觀音茶產品均符合國家標準。聯合利華認為茶葉中的稀土來自于茶葉生長的土壤中,其含量與茶葉的老嫩度和土壤環境密切相關。其生產加工過程中不存在任何主動添加或者自動生成稀土的可能。聲明同時強調立頓鐵觀音袋泡茶的原料100%從國內采購。

    此外聲明還提到了衛生部此前發布的一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征求意見稿:2010年8月4日衛生部在其網站上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征求意見稿和編制說明,取消了稀土在食品中限量的規定。在該征求意見稿的編制說明中也指出:“參照國際上對稀土元素的管理及我國相關食品的現實,取消對糧食、蔬菜、水果、花生仁、馬鈴薯、綠豆、茶葉等植物性食品中稀土限量要求”。另外,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美國和臺灣地區等均無食品中稀土元素的相關管理要求。

    對于這個聲明,互聯網上更是有不少質疑的聲音,有問生產已達半年且未出公開召回通知問題產品如何被召回?還有問問題產品今年產而新規尚未出臺稀土超標可以適用新規?還有問茶葉中的稀土到底是不是像聯合利華說的來源于土壤,因為有人懷疑是在肥料里人為添加的。對于這些質疑有些是很明顯能夠找到答案的,像征求意見稿的內容顯然是不能作為依據的,在新規定沒有正式實施前企業必須執行原標準相關規定。被檢測出稀土超標是個事實,而且聯合利華也是承認的,那就不該拿征求意見稿說事。關于征求意見稿中說取消了茶葉等食品中稀土的限量指標,筆者以為還是需要慎重考慮一下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為什么沒有制定稀土指標?他們的稀土資源有多少,我們國家又有多少?是不是他們不制定稀土指標我們也就沒必要制定該指標了?筆者查閱的一些文獻資料表明:擁有稀土資源優勢的中國是世界公認的稀土大國,據有關資料顯示,現在中國稀土產業在世界上占有四個第一:(1)資源儲量第一,占世界的45%左右;(2)產量第一,稀土產量占世界稀土商品量的80%以上;(3)銷售量第一,60%以上的稀土產品出口到國外;(4)用量第一,從中低檔初級產品到深加工高檔產品都能生產供應,新材料領域的應用量已占總消費量一半以上。

    又看到中國經濟網的一個報道《“立頓”鐵觀音稀土超標的背后》,文章說: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副主任劉新表示“歸根到底是權威部門目前也不能確定稀土含量超標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新標準出來后意見征求了一年多也沒被確定下來。”

    由此看來茶葉中的稀土指標到底會不會真的取消目前還是未知數,最有說服力的措施是相關部門公開風險評估的具體內容,讓大家了解指標限量制定的充分依據,那樣質疑的聲音應該會少很多。

    參考資料:

    1、《食品與發酵科技》第46卷(第5期)文章《茶葉中稀土元素及其健康效應》
    2、《中國有色金屬》2010 年第2 期文章《中國稀土發展概況》
    3、《稀土》2010年02期文章《中國稀土資源開采現狀及發展趨勢》

    參與討論請見:http://bbs.foodmate.net/viewthread.php?tid=488041



日期:2011-11-21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