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湖南省農業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2015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方案》的通知(湘農辦質〔2015〕49號)

   2015-06-24 774
核心提示:各市州、縣市區農業局、畜牧水產局,委機關相關處室,委直相關單位:  為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確保人民群
各市州、縣市區農業局、畜牧水產局,委機關相關處室,委直相關單位:
 
  為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確保人民群眾農產品消費安全,促進農業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我委制定了《2015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湖南省農業委員會辦公室
 
  2015年5月6日
 
  2015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切實保障農產品消費和農業產業發展安全,根據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有關精神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3〕106號)、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意見》(湘政辦發〔2014〕51號)文件要求,結合當前監管工作實際,現制訂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精神和要求,科學把握改革發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新形勢,緊緊圍繞“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這個核心,以工作通報、約談督辦、考核評價為主要抓手,強化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切實加強農產品生產、收儲、運輸環節質量安全管控,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嚴格產地準出管理,深化專項治理,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和信用體系建設,務實推進裝備條件建設和制度機制創新,整體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全省蔬果茶農藥殘留、畜禽產品藥物殘留、生豬“瘦肉精”和水產品產地抽檢合格率分別穩定提升到96%、98%、99%和97%以上,確保不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件。
 
  二、工作重點
 
 ?。ㄒ唬┘訌娹r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依法加強生產經營主體管理。以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商品收儲、運銷主體為重點,全面落實備案登記制度,大力開展生產經營條件質量安全審查,督促建立和落實生產檔案、進貨查驗、自律檢測、質量追溯和召回處置等質量安全內部管控制度。規范畜禽定點屠宰準入,嚴格落實企業資格審核、場地清理整頓措施,督促建立自查自檢、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制度。加強產地安全管理和農業投入品監管。以商品生產基地為重點,定期開展巡查監督,發現污染產地環境、破壞產地安全違法行為要及時報告當地政府,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查處。嚴格農獸藥等投入品監管,督促經營者規范建立進銷臺賬,突出農獸藥經營使用高峰期,加大巡查和產品抽檢力度,重點打擊經銷禁限用農獸藥、添加隱性成分等違規違法。加強農產品生產巡查監督。以商品生產基地和農獸藥使用高峰期、農產品采收上市期為重點,加強生產巡查監督,督促生產者規范建立田間檔案、嚴格落實農獸藥使用安全間隔期休藥期規定,及時發現和糾正違反質量安全規定行為,健全巡查記錄。加強收儲運環節質量安全管控。建立商品農產品收儲運輸環節巡查常態機制,加大巡查和產品抽檢力度,發現收購、儲存、運輸條件不符合質量安全要求的要責令整改并密切跟蹤監控,依法懲處非法添加禁用物質和濫用添加劑行為。加強畜禽屠宰環節和生鮮乳收購環節監管。
 
  鄉鎮監管站要明確職責任務,將監管責任量化落實到崗到人,將監管任務細化落實到農獸藥經營門店和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及其生產基地,重點開展宣傳培訓、標準推廣、巡查監督、產地檢測準出和質量安全追溯管理等工作,著力推進監管關口前移;各縣市區要加強對鄉鎮監管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管理調度,形成縣域“一盤棋”整體推進工作機制,有力發揮基層監管效能。市縣農業部門突出重點產品、重要時段,加強對農產品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生產基地的巡查監督,強化風險隱患排查,積極實施檢打聯動,及時糾正、依法查處農產品質量安全違規違法行為。
 
  扎實開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支持各地先行先試、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繼續抓好省級綜合監管示范縣、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建設。各地要出臺激勵政策,每個市州創建1~2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每個縣創建3~5個質量安全鄉鎮,圍繞落實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生產主體責任和農產品生產、收儲、運輸環節質量安全管控,深入探索總結一套科學管用的綜合監管模式和長效機制,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整體提升全省監管能力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二)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堅持將標準化作為清潔生產過程、從根本上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舉措來抓。加強農業標準清理和制修訂工作,進一步完善現代農業標準體系,各市縣要根據地方實際,補充完善農業技術規范,建立適用農業標準檔案。各地要圍繞地方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將標準化納入現代農業和產業發展規劃,明確階段性發展目標,制定落實年度實施方案;出臺激勵扶持政策,大力培植發展農產品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規模實施載體和品牌載體,切實加強標準培訓和指導服務,不斷提升農業標準化規模和發展水平。進一步鞏固與常德、懷化省市共建成果,繼續抓好省級標準化示范縣創建,扎實推進菜茶果標準園和畜禽水產標準化養殖示范場建設;其他每個市州要抓好1~2個示范縣成建制創建,每個縣市區抓好3~5個標準化示范鄉鎮整產業創建,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各地要加強統籌規劃,緊密結合“三品一標”、“三園兩場”、高產創建和“百企千社萬戶”工程實施,將農業標準化與相關農業工作和項目建設同規劃、同實施、同考評,集中力量建設一批農業標準化核心基地、核心產業;加強標準化產銷服務,幫助樹立品牌、開拓市場,不斷提升產業質量和效益。
 
  積極發展“三品一標”生產,無公害農產品要強化安全生產,綠色食品要突出全程控制,有機農產品要堅持因地制宜和生態安全,地理標志農產品要立足地域特色和品質特性。重點抓好認證程序規范和證后監管工作,加大對獲證產品的監督抽查和跟蹤抽檢力度,嚴厲打擊違法冒用認證標識行為,維護公信力和品牌形象。各地要建立和完善認證補貼激勵機制,整合投入資源,加快建設一批高標準的綠色原料基地、專業出口基地,著力打造一批安全優質的知名品牌,推進品牌引領、消費認知和市場增值。
 
 ?。ㄈ娀r產品產地準出管理。以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為重點,建立落實生產者自律檢測、質量安全承諾制度,加大巡查監督和產地準出抽檢力度,防止不合格農產品進入流通消費市場。督促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配備必要的檢測設施,對基地農戶生產或交售的農產品進行抽檢,檢測不合格的應限制準入;每批次農產品入市前須經自律檢測合格,并逐批次附具質量安全承諾書。各類商品農產品收購、儲運、加工經營主體要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和質量安全自檢制度,規范建立經營檔案和檢測臺賬;對無質量安全承諾書的農產品要重點抽檢,檢測不合格的應限制準入,形成環環相扣、節節把關、層層負責的質量安全自律管控體系。
 
  鄉鎮監管部門要以農產品上市期和商品生產基地為重點,加大巡查監督和產地準出抽檢力度,有效實施分類管理。對不落實自律檢測、質量安全承諾制度的,要嚴格實施抽檢合格準出;檢出農獸藥殘留超標的要推遲上市,經延遲上市的要重點跟蹤監控、實施逐批次檢測準出。市縣農業部門要加強農產品生產、收儲、運輸環節質量安全執法檢查,檢出農獸藥殘留超標或含有禁用物質,應徹查源頭、責令并監督生產者召回進行無害化處置,拒不召回處置的要依法收繳、集中處置,情節嚴重的要移送司法機關依法懲處、決不姑息。各級農業部門要健全監測檔案,認真研判質量安全管控和監測情況,實施分類監管;加強與當地食藥監部門協作配合,建立監測信息共享機制,推進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管理有效銜接。各地要積極開展試點示范,不斷探索完善產地準出管理模式和制度機制,通過示范帶動促整體推進,從產地源頭確保農產品消費安全。
 
 ?。ㄋ模┘哟蟊O督檢測力度。加快推進市縣農產品質檢機構改革建設與考核認證,加強檢測人員培訓和能力驗證,切實提升各級農產品質檢機構檢測能力。整合利用檢測資源,科學制訂監測方案,省市縣鄉聯動互補、形成有機整體,確保農產品品類、主要商品基地和產收儲運諸環節全覆蓋,避免監測指標重疊、對象重復;依據國家有關檢測參數和規范,健全檢測標準,不斷創新檢測方式和手段,推進檢測特別是快速檢測科學化、便利化。加快風險評估體系建設,針對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重大危害因子開展系統性監測研究,加強科學防控;省級監測范圍擴大到每個縣市區,重點針對監測合格率低、波動大的地區和“三品一標”、“三園兩場”、“百企千社萬戶”生產基地產品開展監督抽查。各市縣要量化落實監測任務,確保對本地區主要農產品和商品基地監測全覆蓋;突出重點產品、區域和時段,加大生產、收購、儲運環節監測抽檢力度,積極實施檢打聯動;加強監測數據研判和利用,真正發揮風險預警和監管前哨作用,推進科學監管和績效管理評價。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情輿情監測,有力防范、科學應對、妥善處置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
 
 ?。ㄎ澹┥钊腴_展專項治理。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年活動,堅持問題導向,全省統一部署、集中行動,重點開展蔬菜茶葉生產中違規使用禁限用農藥、動物飼養中濫用抗生素、非法處置病死動物、私屠濫宰生豬專項整治;同時,繼續抓好違規生產經營禁用農藥和非法添加隱性成分、“瘦肉精”、生鮮乳和水產品質量安全、農資打假專項治理。進一步健全會商調度、聯合辦案、掛牌督辦和有獎舉報、辦案經費補貼等機制,以案件移送和公開曝光為主要抓手,集中查辦一批大要案件、嚴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始終保持高壓嚴打態勢,有效形成執法監管震懾,使全省違規使用農藥和抗生素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生豬屠宰和病死動物處置逐步規范,生豬“瘦肉精”和水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不反彈,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各地要嚴格落實責任,加強組織協調和會商調度,強化力量配備和經費保障,有力有序推進落實各項工作;要堅持從實際出發,深化對原發、復發、多發性問題專項治理,強化對區域性、系統性風險隱患綜合治理,務求質量安全問題隱患整治一個、規范一類、帶動一片、警誡一行,確保取得長期效果。
 
 ?。┘涌旖①|量安全追溯和信用體系。以“三品一標”、注冊商標農產品為重點,大力推進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加快建立與國家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對接的省級平臺;各市縣要認真制訂平臺建設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依托農業信息網絡系統盡快建立區域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有效貫通檢測、認證、預警、評估、執法、追溯等全要素,健全平臺維護管理制度,加強信息數據歸集利用,使之成為對外的追溯平臺、對內的管理平臺,今后逐步實現與省級、國家級平臺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督促農產品企業、合作社依法落實生產檔案和包裝標識規定,支持創新包裝和標識方式,推行條形碼、二維碼、射頻卡等溯源標識。抓好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試點;各地要突出“三品一標”認證企業和產業,認真制訂規劃,出臺激勵措施,加強示范引導,分步實施、整體推進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力爭通過2~3年的努力,逐步實現產品流向可查詢、質量可追溯、產品可召回、責任可追究。
 
  加快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各縣市區要結合備案登記,將本地區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商品生產經營規模主體統一納入縣域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管理,逐一建立信用檔案;督促落實質量安全內部管控制度機制,公開質量安全承諾;指導督促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和商品收儲主體加強對基地農戶的培訓管理,與基地農戶建立以質量安全為核心的利益聯接機制;加強對農產品生產、加工、收儲、運銷環節巡查監督和質量安全監督檢測,逐級建立巡查監測臺賬;健全質量安全信用評價體系,依據信用評價狀況實施分類監管;定期公布評價狀況,鼓勵社會監督,完善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促進行業自律。繼續抓好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誠信試點工作,各市州、縣市區要積極開展誠信示范縣、示范企業(合作社)創建,深入探索完善誠信制度機制,推進全面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
 
  三、工作要求
 
 ?。ㄒ唬娀M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各地要按照地方政府負總責的要求,成立領導機構,明確各相關部門職責分工,加強組織協調和會商調度,形成區域整體推進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機制。把握政府機構改革職能調整新形勢,進一步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和隊伍建設,切實強化各級裝備手段和經費保障。加強統籌規劃,認真制定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發展規劃和年度方案,出臺政策舉措,做到數量規模與質量安全有機結合、產出來與管出來協同推進。強化管理考核,明確工作責任、經費投入、裝備手段等具體要求,細化量化目標任務,逐級簽訂責任狀,層層納入對相關部門和下級政府的績效考核,加強檢查督辦、嚴格考核評價。加強部門間協作配合,推進產業發展與質量安全、檢測與監管、質量安全執法與農業綜合執法、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農產品與食品安全監管有機銜接,通過橫向合作、縱向聯動,有效形成監管合力,整體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ǘ┤婕訌娀鶎颖O管能力建設。進一步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有序做好畜禽屠宰環節監管職能交接工作,大力推進鄉鎮監管機構規范化建設,加快建立村組監協管員隊伍。市縣各級要配齊配強巡查監督、檢驗檢測、執法取證、質量追溯等必要設施設備,填平補齊鄉鎮監管、檢測所需的基本儀器設施,切實解決落實好各級監管、檢測、執法經費。強化業務培訓,省里重點抓好市縣監管、檢測骨干調訓,市級要全面完成縣級監管、檢測人員培訓,縣級要全面完成鄉鎮監管員培訓、力爭年內完成村組監協管員輪訓,推進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整體提升監管隊伍能力素質。加強制度機制創新,加快建立和落實覆蓋全過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制度體系,健全組織協調、管理調度機制;建立監管人員檔案,明確崗位職責任務,建立巡查暗訪制度,定期不定期查訪在崗履責情況,嚴格崗位績效考核和責任追究,確保各級有機構、有人員、有制度管事,有裝備、有經費、有能力管好,切實發揮基層監管效能。
 
  (三)嚴格考核評價和責任追究。市縣各級要加強對本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督促檢查,重點加強對監管機構、人員、裝備、經費到位情況和業務培訓、監督檢測、專項整治、示范創建等工作的督查督辦,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的問題,層層建立通報和約談督辦制度,督促地方政府、農業部門和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及時整改,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績效管理評價。省農業委將加強日常檢查督導,嚴格市州政府農產品質量安全績效評價和責任狀專項考核,并依規約談相關市縣政府負責人。造成重大質量安全事件的,依紀對當地政府、農業部門及其主要負責人嚴格行政問責;失職瀆職、徇私枉法涉嫌犯罪的,要移送紀檢司法部門、嚴肅追究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ㄋ模┘訌娦麄髋嘤柡托畔笏?。各地要加大宣傳力度,多層次、多形式大張旗鼓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消費常識,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建立健全培訓制度,結合“新型農民”、農業科技入戶培訓等,以商品生產經營主體和基地農戶為重點,有計劃地組織開展質量安全技術培訓,整體提升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意識和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暢通投訴舉報渠道,依托各級農業網站、“12316”熱線等,及時受理和反饋公眾投訴,落實有獎舉報制度,鼓勵社會監督,著力推進全社會共治共建農產品質量安全。
 
  加強情況綜合與信息報送。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要發揮好部門牽頭作用,加強檢查督促,認真做好情況綜合和信息收集工作。委系統各相關部門、市州農業部門要圍繞本產業行業、本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制定落實年度工作方案,7月10日前報送半年進展落實情況,12月20日前報送年度工作總結;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大情況、突發事件要即時報告,及時會商、妥善處置。各地要認真總結工作成效、典型經驗,加強宣傳和交流推介,切實發揮典型帶動和示范輻射作用。聯系人,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麻劍鈞;聯系電話,0731-84432199、88866185(傳真);電子郵箱,hnncpzjc@163.com。


 
地區: 湖南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