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農業農村局、貴安新區農林水務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中發〔2019〕17號)、《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黔黨發〔2019〕30號),根據農業農村部《全國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要求,我廳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貴州省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20年1月14日
貴州省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是農產品種植養殖生產者自我質量控制、自我管理、自我承諾農產品安全合格上市的一種新型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制度。根據農業農村部印發的《全國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四個最嚴”指示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中發〔2019〕17號)、《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黔黨發〔2019〕30號)有關要求,落實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開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整治措施,進一步創新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制度體系,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以下簡稱“合格證”)制度,督促種植養殖生產者落實主體責任、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探索構建以合格證管理為核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新模式,形成自律國律相結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新格局,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為推動我省農村產業革命、農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全省推進、因地制宜。按照全國“一盤棋”要求,將全省所有市縣納入試行范圍,統一合格證基本樣式,統一試行品類,統一監督管理,實現在全國范圍內通查通識。各地根據試行情況,進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推進辦法。
(二)堅持部門協作、形成合力。農業農村部門負責督促指導合格證開具和出具工作,同時與市場監管部門做好協調配合,逐步實現合格證制度與市場準入有效銜接。
(三)堅持產管并舉、強化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負責牽頭抓總,按照“管產業管安全”“管主體管安全”的原則,各產業部門協同推進,加強貫徹落實。
三、試行范圍
(一)試行區域:全省范圍。
(二)試行主體: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列入試行范圍,其農產品上市時要出具合格證。鼓勵小農戶參與試行。
(三)試行品類:蔬菜(含食用菌、辣椒)、水果、畜禽、禽蛋、養殖水產品。
四、開具要求
合格證是指食用農產品生產者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農產品質量安全國家強制性標準,在嚴格執行現有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要求的基礎上,對所銷售的食用農產品自行開具并出具的質量安全合格承諾證,各地要督促轄區內全部試行主體對所有批次食用農產品開具并出具合格證。
(一)基本樣式。我省采用全國統一合格證基本樣式(附件1),大小尺寸自定,內容應至少包含:食用農產品名稱、數量(重量)、種植養殖生產者信息(名稱、產地、聯系方式)、開具日期、承諾聲明等;若開展自檢或委托檢測的,也可以在合格證上標示;表現形式主要有:二聯復寫、張貼、打印在包裝表面、打印、手寫等。合格證應本著節儉、實用、易保存的原則進行制作。
(二)承諾內容。種植養殖生產者承諾不使用禁限用農藥獸藥及非法添加物,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獸藥休藥期規定,銷售的食用農產品符合農藥獸藥殘留食品安全國家強制性標準,對產品質量安全以及合格證真實性負責。
(三)開具方式。種植養殖生產者自行開具,一式兩聯,一聯出具給交易對象,一聯留存一年備查。
(四)開具單元。有包裝的食用農產品應以包裝為單元開具,張貼、懸掛或印刷在包裝材料表面。散裝食用農產品應以運輸車輛或收購批次為單元,實行一車一證或一批一證,隨附同車或同批次交易時使用。
五、實施步驟
(一)迅速部署啟動。本方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各市級農業農村部門結合本地實際,細化實施方案,召開動員部署會議,推動縣、鄉兩級抓好組織發動、指導服務等工作。縣級農業農村部門要結合本地農產品生產情況制定推進方案,明確任務分工、時間表、路線圖,建立工作臺賬,實行月調度、季報告工作機制。涉及試行品類的省級以上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十大蔬菜生產基地縣、十大蔬菜育苗基地、上海外延蔬菜基地、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校農結合”基地的生產主體,要于2020年1月31日前全面自行開具合格證;市縣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貴州省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要于3月31日前全面自行開具合格證;播州區、印江縣、羅甸縣、鳳岡縣、長順縣、習水縣、江口縣、雷山縣、畢節市七星關區等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開陽縣、平塘縣、湄潭縣、赤水市、余慶縣、綏陽縣、道真縣、石阡縣、思南縣、獨山縣、三都縣、甕安縣、福泉縣、荔波縣、金沙縣、息烽縣、修文縣、清鎮市等已啟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的試行主體要于5月31前全面自行開具合格證;其余試行主體要于2020年6月30日前全面自行開具合格證。
(二)建立主體名錄??h級農業農村部門要統計梳理本轄區種植養殖生產者信息,建立各產業種植養殖生產者名錄數據庫,填寫食用農產品生產主體名錄(附件2),主體名錄數據庫定期更新,確保試行范圍規定的主體全覆蓋,市級農業農村部門于2020年3月31日前匯總后報省農業農村廳。
(三)加強培訓指導。省農業農村廳開展合格證制度培訓,組織宣講團隊授課,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加強合格證制度的宣傳培訓。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村“兩委”和村級協管員作用,將合格證制度告知書、明白紙發放給轄區內所有種植養殖生產者,做好對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開具主體的指導服務,推動合格證制度全面試行。要針對生產主體組織開展合格證分類、分期大培訓,實現試行主體全覆蓋,確保合格證填寫規范、信息完整、真實有效,并指導試行主體建立合格證開具臺賬。
(四)強化監督檢查。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將開具并出具合格證納入日常巡查檢查內容,既要檢查種植養殖生產者是否按要求開具并出具合格證,也要核查合格證的真實性,嚴防虛假開具合格證、承諾與抽檢結果不符等行為;對試行主體巡查檢查要年度全覆蓋,有條件的地方實現電子化記錄;充分發揮鄉鎮監管站和村兩委的作用,建立健全村級協管員隊伍,在村級層面指導督促生產者開好合格證。對于虛假開具合格證的,要納入信用管理;對于承諾合格而抽檢不合格的農產品,要依法嚴肅查處,同時幫助種植養殖生產者查找原因、整改問題。要以試行合格證制度為契機,做好與市場監管部門的工作銜接,推動落實《食品安全法》索證索票要求,既要索取許可證,也要索取合格證。
(五)集中宣傳引導。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開展合格證制度宣傳,特別是在生產基地、農村主要路口等顯著位置制作宣傳展板、張貼宣傳彩圖,做到醒目易懂。要在電視、媒體制作播放合格證宣傳片,實時報道合格證制度試行工作進展情況,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營造全社會共同落實合格證制度的共治氛圍。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合格證制度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也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的重要舉措,省農業農村廳成立分管負責同志任組長,廳法規處、政策與改革處、發展規劃處、計劃財務處、鄉村產業發展處、農村合作經濟指導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種植業管理處、獸醫管理處、漁業漁政管理處,省農安站、綠發中心等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合格證制度試行推進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要高度重視試行工作,切實提高思想認識,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研究部署,參照成立領導小組,2020年1月23日前要制定并印發本市(州)實施方案,建立試行工作責任制,保障工作抓緊落實。
(二)加強保障支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將合格證制度試行納入年度重點工作,加大經費投入,加強工作力量,強化人員保障,積極爭取將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要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技術服務、農產品認證等相關人員的業務能力水平,逐步構建職業化檢查員隊伍,確保合格證真實開具、有效使用;要強化鄉鎮監管站建設,配齊快速檢測設備和技術人員,為合格證監管查驗工作提供支撐。
(三)落實掛鉤機制。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對開具并出具合格證的主體,在組織展示展銷、參評各類品牌和獎項、項目安排上優先予以支持。
(四)加強工作考核。合格證試行工作將作為重點內容納入食品安全考核評議、市級政府質量工作考核。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建立考評機制,推動合格證制度試行納入考核,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確保試行措施落實到位,責任落實到人。
(五)加強總結提升。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在試行過程中,要注意跟進基層試行情況,分析總結經驗成效、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建議,不斷完善合格證制度,分別于2020年3月31日、5月10日、8月10日、12月10日前形成書面報告報送至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并抄送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合格證推進情況調度表(附件3,蓋章掃描件、word版)按月填報報送。
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聯系人:唐會周,電話:0851-85282712,電子郵箱:gzncpjg@163.com。
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聯系人:王忻昱、賀劍,電話:0851-85283759,電子郵箱:sncpjgz@163.com。
附件:
1.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基本樣式.doc
附件2:食用農產品生產主體名錄.xlsx
3.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推進情況調度表.doc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中發〔2019〕17號)、《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黔黨發〔2019〕30號),根據農業農村部《全國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要求,我廳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貴州省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20年1月14日
貴州省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是農產品種植養殖生產者自我質量控制、自我管理、自我承諾農產品安全合格上市的一種新型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制度。根據農業農村部印發的《全國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四個最嚴”指示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中發〔2019〕17號)、《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黔黨發〔2019〕30號)有關要求,落實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開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整治措施,進一步創新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制度體系,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以下簡稱“合格證”)制度,督促種植養殖生產者落實主體責任、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探索構建以合格證管理為核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新模式,形成自律國律相結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新格局,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為推動我省農村產業革命、農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全省推進、因地制宜。按照全國“一盤棋”要求,將全省所有市縣納入試行范圍,統一合格證基本樣式,統一試行品類,統一監督管理,實現在全國范圍內通查通識。各地根據試行情況,進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推進辦法。
(二)堅持部門協作、形成合力。農業農村部門負責督促指導合格證開具和出具工作,同時與市場監管部門做好協調配合,逐步實現合格證制度與市場準入有效銜接。
(三)堅持產管并舉、強化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負責牽頭抓總,按照“管產業管安全”“管主體管安全”的原則,各產業部門協同推進,加強貫徹落實。
三、試行范圍
(一)試行區域:全省范圍。
(二)試行主體: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列入試行范圍,其農產品上市時要出具合格證。鼓勵小農戶參與試行。
(三)試行品類:蔬菜(含食用菌、辣椒)、水果、畜禽、禽蛋、養殖水產品。
四、開具要求
合格證是指食用農產品生產者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農產品質量安全國家強制性標準,在嚴格執行現有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要求的基礎上,對所銷售的食用農產品自行開具并出具的質量安全合格承諾證,各地要督促轄區內全部試行主體對所有批次食用農產品開具并出具合格證。
(一)基本樣式。我省采用全國統一合格證基本樣式(附件1),大小尺寸自定,內容應至少包含:食用農產品名稱、數量(重量)、種植養殖生產者信息(名稱、產地、聯系方式)、開具日期、承諾聲明等;若開展自檢或委托檢測的,也可以在合格證上標示;表現形式主要有:二聯復寫、張貼、打印在包裝表面、打印、手寫等。合格證應本著節儉、實用、易保存的原則進行制作。
(二)承諾內容。種植養殖生產者承諾不使用禁限用農藥獸藥及非法添加物,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獸藥休藥期規定,銷售的食用農產品符合農藥獸藥殘留食品安全國家強制性標準,對產品質量安全以及合格證真實性負責。
(三)開具方式。種植養殖生產者自行開具,一式兩聯,一聯出具給交易對象,一聯留存一年備查。
(四)開具單元。有包裝的食用農產品應以包裝為單元開具,張貼、懸掛或印刷在包裝材料表面。散裝食用農產品應以運輸車輛或收購批次為單元,實行一車一證或一批一證,隨附同車或同批次交易時使用。
五、實施步驟
(一)迅速部署啟動。本方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各市級農業農村部門結合本地實際,細化實施方案,召開動員部署會議,推動縣、鄉兩級抓好組織發動、指導服務等工作。縣級農業農村部門要結合本地農產品生產情況制定推進方案,明確任務分工、時間表、路線圖,建立工作臺賬,實行月調度、季報告工作機制。涉及試行品類的省級以上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十大蔬菜生產基地縣、十大蔬菜育苗基地、上海外延蔬菜基地、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校農結合”基地的生產主體,要于2020年1月31日前全面自行開具合格證;市縣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貴州省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要于3月31日前全面自行開具合格證;播州區、印江縣、羅甸縣、鳳岡縣、長順縣、習水縣、江口縣、雷山縣、畢節市七星關區等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開陽縣、平塘縣、湄潭縣、赤水市、余慶縣、綏陽縣、道真縣、石阡縣、思南縣、獨山縣、三都縣、甕安縣、福泉縣、荔波縣、金沙縣、息烽縣、修文縣、清鎮市等已啟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的試行主體要于5月31前全面自行開具合格證;其余試行主體要于2020年6月30日前全面自行開具合格證。
(二)建立主體名錄??h級農業農村部門要統計梳理本轄區種植養殖生產者信息,建立各產業種植養殖生產者名錄數據庫,填寫食用農產品生產主體名錄(附件2),主體名錄數據庫定期更新,確保試行范圍規定的主體全覆蓋,市級農業農村部門于2020年3月31日前匯總后報省農業農村廳。
(三)加強培訓指導。省農業農村廳開展合格證制度培訓,組織宣講團隊授課,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加強合格證制度的宣傳培訓。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村“兩委”和村級協管員作用,將合格證制度告知書、明白紙發放給轄區內所有種植養殖生產者,做好對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開具主體的指導服務,推動合格證制度全面試行。要針對生產主體組織開展合格證分類、分期大培訓,實現試行主體全覆蓋,確保合格證填寫規范、信息完整、真實有效,并指導試行主體建立合格證開具臺賬。
(四)強化監督檢查。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將開具并出具合格證納入日常巡查檢查內容,既要檢查種植養殖生產者是否按要求開具并出具合格證,也要核查合格證的真實性,嚴防虛假開具合格證、承諾與抽檢結果不符等行為;對試行主體巡查檢查要年度全覆蓋,有條件的地方實現電子化記錄;充分發揮鄉鎮監管站和村兩委的作用,建立健全村級協管員隊伍,在村級層面指導督促生產者開好合格證。對于虛假開具合格證的,要納入信用管理;對于承諾合格而抽檢不合格的農產品,要依法嚴肅查處,同時幫助種植養殖生產者查找原因、整改問題。要以試行合格證制度為契機,做好與市場監管部門的工作銜接,推動落實《食品安全法》索證索票要求,既要索取許可證,也要索取合格證。
(五)集中宣傳引導。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開展合格證制度宣傳,特別是在生產基地、農村主要路口等顯著位置制作宣傳展板、張貼宣傳彩圖,做到醒目易懂。要在電視、媒體制作播放合格證宣傳片,實時報道合格證制度試行工作進展情況,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營造全社會共同落實合格證制度的共治氛圍。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合格證制度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也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的重要舉措,省農業農村廳成立分管負責同志任組長,廳法規處、政策與改革處、發展規劃處、計劃財務處、鄉村產業發展處、農村合作經濟指導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種植業管理處、獸醫管理處、漁業漁政管理處,省農安站、綠發中心等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合格證制度試行推進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要高度重視試行工作,切實提高思想認識,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研究部署,參照成立領導小組,2020年1月23日前要制定并印發本市(州)實施方案,建立試行工作責任制,保障工作抓緊落實。
(二)加強保障支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將合格證制度試行納入年度重點工作,加大經費投入,加強工作力量,強化人員保障,積極爭取將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要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技術服務、農產品認證等相關人員的業務能力水平,逐步構建職業化檢查員隊伍,確保合格證真實開具、有效使用;要強化鄉鎮監管站建設,配齊快速檢測設備和技術人員,為合格證監管查驗工作提供支撐。
(三)落實掛鉤機制。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對開具并出具合格證的主體,在組織展示展銷、參評各類品牌和獎項、項目安排上優先予以支持。
(四)加強工作考核。合格證試行工作將作為重點內容納入食品安全考核評議、市級政府質量工作考核。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建立考評機制,推動合格證制度試行納入考核,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確保試行措施落實到位,責任落實到人。
(五)加強總結提升。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在試行過程中,要注意跟進基層試行情況,分析總結經驗成效、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建議,不斷完善合格證制度,分別于2020年3月31日、5月10日、8月10日、12月10日前形成書面報告報送至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并抄送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合格證推進情況調度表(附件3,蓋章掃描件、word版)按月填報報送。
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聯系人:唐會周,電話:0851-85282712,電子郵箱:gzncpjg@163.com。
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聯系人:王忻昱、賀劍,電話:0851-85283759,電子郵箱:sncpjgz@163.com。
附件:
1.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基本樣式.doc
附件2:食用農產品生產主體名錄.xlsx
3.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推進情況調度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