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2011年臨沂市食品安全工作要點

   2011-03-21 829
核心提示:  年臨沂市食品安全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及
   年臨沂市食品安全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強化食品安全監管職責,落實食品安全企業主體責任。推動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深入開展,著力整治食品安全各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和工作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為全市經濟和社會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一、強化《食品安全法》及其條例的宣傳培訓力度
 
  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宣傳。將《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納入“六五”普法計劃,制定宣傳計劃,采用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著力提高宣傳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扎實開展食品安全知識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四進”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
 
  以《食品安全法》實施二周年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對領導干部和監管人員的食品安全法律培訓,落實各級各部門的食品安全法定職責,提高依法監管能力和水平。各監管部門要加強對食品從業人員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提高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意識,鼓勵和推動食品生產經營者依法從業,誠信自律。各監管部門要采取不同形式組織食品安全宣傳活動,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切實增強廣大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二、扎實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
 
  繼續開展食品安全整頓。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09]8號)和省、市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繼續開展食品安全整頓工作,系統有序解決影響我市食品安全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行動,嚴格執行“黑名單”制度,進一步加大對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及經營單位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違法行為,主動公布一批已查實并作出處理的違法案件,形成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態勢。總結食品安全整頓工作經驗做法,鞏固整頓成果,結合實際,對農村食品安全、兒童食品、學校食堂、學生校外就餐休息場所、種養殖環節等存在較大食品安全風險的領域繼續進行整頓,同時,做好督促檢查和考核驗收工作。
 
  強化“地溝油”和餐廚廢棄物整治工作。今年上半年,在全市集中開展“地溝油”和餐廚廢棄物整治工作,嚴厲打擊生產、提煉、銷售、采購和使用“地溝油”違法行為,不斷提高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水平,有效解決“地溝油”回流餐桌問題。
 
  三、提高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
 
  做好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工作。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賦予的法定職責,集中開展重點品種、重點區域、重大活動以及季節性、節日性食品的專項執法檢查,推進聯合執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水平。進一步開展調查摸底,建立監管單位的基本信息檔案,掌握監管單位食品安全基本情況。完善許可程序,規范許可行為,提高許可質量,扎實做好食品生產經營許可的準入工作。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測和風險評估制度。按照國家和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制定我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方案并組織實施,切實加強對食品安全監管過程中風險因素的監測,根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結果,及時對食品安全水平進行分析評估,研究食品可能發生的危害結果及其嚴重性,提出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逐步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平臺,通過網站、政府公告、新聞發布會以及廣播、電視等多種方式向社會發布食品安全信息,對食品安全風險因素及時進行預警。
 
  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機制。進一步修訂完善《臨沂市食品安全突發事故應急處置預案》,適時組織開展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演練。突出抓好重點時段、重大活動、重點區域的食品安全事故預防,及時妥善處理各類食品安全事故,加強溝通,密切配合,嚴格按要求上報食品安全事故信息,依法對食品安全事故責任人和責任單位進行查處,最大程度地減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對公眾造成的危害,保障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嚴格按照《臨沂市食品安全信息報告管理辦法》規定,及時收集、報告、通報和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加強食品安全投訴舉報和媒體曝光案件的調查處理,做好舉報投訴的受理登記,完善舉報投訴調查處理程序,做到每一個舉報投訴都有調查、有結果、有反饋。
 
  四、完善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機制
 
  加大市級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機構建設力度,從人員、工作經費、辦公條件等方面進行完善。加大食品安全監管職能調整力度,各縣區職能調整盡快全部到位。職能調整已到位的,要進一步理順監管職能,完善工作機制,落實監管責任,盡快形成上下一致、歸口管理、協調有力、運轉高效的工作機制,提高食品安全綜合監管能力和水平。
 
  加強各監管部門間協調配合。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綜合協調部門牽頭、各有關部門積極參與、共同推進的模式,探索建立全程監管、風險監測預警、信息溝通共享、食品安全保障、企業自律、社會監督、應急處置和責任追究等工作機制,完善“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負主體責任”的食品安全責任體系。
 
  五、建立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
 
  加強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進一步推進農業標準推廣實施與應用,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體系。推動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良好生產規范認證。健全和完善食品市場巡查制度和食品銷售者進貨查驗、索證索票、質量安全承諾制度,加強食品企業經營檔案建設,加快推進電子監管平臺建設,在流通環節逐步形成多層次、全方位食品安全監管機制。深入推進餐飲服務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嚴格落實索證索票和餐具消毒制度,加強重大活動餐飲服務和集體聚餐食品安全備案工作,保障重大活動和重大節慶期間食品安全。
 
  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引導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守法生產、誠信經營。探索開展食品安全示范鄉鎮(街道)、示范村(社區)建設工作,扎實推進“食品安全示范企業”、“食品安全示范市場”、“食品安全示范店”創建活動。實施“放心肉”服務體系建設,倡導綠色消費,培育綠色市場。
 
  著力提升食品安全檢測水平。服務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大局,有效整合食品檢測資源,大力改善食品檢測條件,切實規范食品檢測流程,探索建立“監督性抽檢、評價性抽檢和企業自檢”三位一體的食品安全檢測體系。落實食品安全質量抽檢機制和例行監測制度。
 
  六、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工作責任
 
  全面落實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食品安全責任體系。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責任目標考核體系,強化督促檢查,開展評議考核,嚴格實行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監管工作機制,明確、細化各監管環節的銜接措施,積極履行部門間信息通報等責任,加強主動溝通和互相協作,保障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全程監管和無縫銜接。


 
地區: 山東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