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轄市、區人民政府,鎮江新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
近期市政協成立專題調研組,經過廣泛深入調查研究,形成了《關于加強我市長江飲用水水源保護與污染防治的建議案》,對我市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與污染防治提出了較好的意見,現轉發給你們,請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研究,并根據各自工作職責,結合實際,制定具體貫徹落實的辦法和措施,于5月10前報市政府辦公室督查處。市政府將適時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形成加強我市長江飲用水水源保護與污染防治的工作意見。
二00五年四月十二日
關于加強我市長江飲用水
水源保護與污染防治的建議案
(2005年3月23日市政協五屆十二次常委會議通過)
《江蘇省長江水污染防治條例》將于2005年6月5日起施行。這部條例對長江飲用水水源保護和污染防治提出更為嚴格、細致和明確的要求。為促進我市更好地貫徹條例精神,進一步提高飲用水質量,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一季度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及有關專家就我市長江飲用水水源保護與污染防治開展了調研。實地考察了征潤洲、黃港、二墩港及諫壁抽水站4個取水口和凈水廠,赴丹陽市、新區和市水利局、規劃局、環保局、建設局及丹徒經濟開發區召開多種形式的座談會。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飲用水水源保護現狀與存在問題
1.取水口設置情況。根據《寧鎮揚泰通地區區域供水規劃》(蘇政辦發〔2003〕121號)、《鎮江市城市總體規劃》和《鎮江市長江岸線開發利用總體規劃》,鎮江中心城沿江設2個取水口和1個預留取水口,即征潤洲取水口、黃港取水口和龍門預留取水口;揚中市設二墩港取水口。征潤洲取水口位于鎮揚汽渡碼頭下游約1100米處,由長江主航道取水,供水范圍包括主城區和丹徒新區;黃港取水口位于大港三期工程岸線西端以西約1000米處,目前已建成丹陽市取水泵房;二墩港取水口位于長江主航道揚中二墩港下游1200米處,供水范圍為揚中市。龍門預留取水口位于潤揚大橋上游約200米處,是鎮江中心城西區和句容市取水水源地,也是征潤洲取水口的備用水源地。另有高資、諫壁、大港3處不符合水源地保護要求的小型取水口。
2.飲用水水源現狀。我市水資源得天獨厚,目前飲用水水質在省內名列前茅。根據市環保局、水利局水質監測數據,長江鎮江段為ⅱ類水體,在用的3處取水口源水水質基本達到國家規定要求。其中,二墩港取水口由于地處長江主航道,周圍基本無工業、生活等污染源,水質最好;征潤洲取水口水質次之,主要污染因子為糞大腸菌群、氨氮和高錳酸鹽指數等;黃港取水口水質再次之,主要污染物為糞大腸菌群、溶解氧、揮發酚、高錳酸鹽指數和石油類,也出現過苯系物、鹵代烴等化學物質超標現象。
3.飲用水水源保護存在的問題:
(1)城市規劃欠科學,工業布局不夠合理。從高資、諫壁到大港,我市中心城范圍內51.3公里(不含內江)的長江主岸線上分布了眾多的化工生產企業和化工碼頭、倉儲工程,不少工業企業污水直接排向長江。黃港取水口水質不穩定,主要因素就是來自于諫壁化工區、新區國際化工園區工業污水的非正常排放,以及取水口附近眾多碼頭、運輸船只、軋石場的船舶污水、生活污水排放和粉塵污染。據丹陽反映,2002年下半年至2005年2月25日前,黃港取水口水源先后遭到間斷性污染21次。高資、諫壁、大港3個小型水廠因為不按規劃取水,受上游排污影響,水質波動大。
(2)部門監管不到位,對《政府令》有令不行。1991年,市政府1號令頒布了《鎮江市城鎮供水資源管理辦法》,明確了供水水源地的保護范圍及要求,特別是明確了征潤洲取水口的保護。但由于責任主體未能明確,地方政府和環保、水利、建設、規劃、城管等眾多職能部門對保護區內的亂建、亂排、亂倒現象執法不嚴。征潤洲取水口一、二級保護區內有鎮揚汽渡碼頭、沙庫和83戶居民,取水口右側有101畝農田,下游300米有農田和魚塘,自來水取水的內引河1/3水面被垃圾侵占,還有持漁政部門捕撈證的漁民在作業。這些污染源是造成水質下降的“罪魁禍首”。2004年征潤洲取水口的糞大腸菌群超標率達100%。
(3)污水排放無序,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滯后。近幾年來,城市工業廢水與廢水污染物的排放量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大幅增長。僅以市區工業廢水排放量和主要廢水污染物為例,2000年至2003年廢水排放量上升了66.85%;化學需氧量、石油類、揮發酚等主要廢水污染物分別上升了6.06%、89.92%、45.88%。排污企業用于污染處理的設施陳舊,運轉不正常,甚至長期擱置,偷排、漏排時有發生。用于集中控制污染的區域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管理也遠遠落后于我市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求。高資污水處理廠因不正常運行,排污口長上了青苔。
(4)飲用水水質下降,存在潛在威脅。一是隨著長江下游水質呈下降態勢,我市取水口水質也在逐年下降。2001∽2004年,征潤洲取水口水質污染綜合指數由年平均0.36上升到0.46,黃港由0.35上升到0.45,二墩港由0.22上升到0.28(指數超過1.0說明超標)。二是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地理位置原本偏僻的取水口周圍的住戶、碼頭、企業數量迅速增加,相應的保護措施卻沒有跟上,造成近岸水質明顯劣于附近水域水質。三是我市鄉鎮由當地水廠供水,存在嚴重水質隱患。鄉鎮水源水達到ⅲ類的很少,大都不符合飲用水標準,且水廠規模小,生產設備落后,生產成本和管網漏失率高。農村居民熱切盼望實施區域供水,每年兩會期間都有強烈呼聲。
(5)環保投入不足,監控手段落后。由于經費不足,環保部門執法手段和裝備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不能及時了解企業排污情況和取水口水質污染情況。
二、飲用水水源保護與污染防治的建議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以水污染防治為重點……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即將貫徹執行的《江蘇省長江水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相關規定,調研組對我市飲用水水源保護與污染防治工作提出如下建議:
1.高度重視取水口保護,確保水源地安全
各級政府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高度,以執政為民的強烈責任感,高度重視飲用水水源的保護。水是生命之源。優質飲用水離不開優質水源,源水中的某些有毒有害物質,水廠常規的凈水工藝根本無法處理。現代醫學發現,人的疾病80%與水有關。一些流行病、傳染病和惡性病的發作原因大都是飲用了不合格的水。飲用水水源保護事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發展經濟是政績,“讓人民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也是政績。環境保護是實現“兩率先”的應有之義。最近,省委組織部和省環保廳聯合下發了《江蘇省市縣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環境保護工作實績考核暫行辦法》,明確將環境保護的考核結果作為評價和選拔干部的重要依據之一。各級政府必須以保護好水源地的實際行動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保護我市取水口的同時,還要盡一切可能削減污染,保證長江鎮江段下游水體斷面水質不劣于上游水體斷面水質,完成對母親河和下游人民的應盡義務,以實際行動呼喚全流域都來重視母親河的保護。
2.制定取水口整治方案,逐步實施區域供水
建議政府下決心花2∽3年的時間完成取水口整治任務。早一天保護,早一天受益,意義十分深遠。
(1)明確保護范圍和要求。我市正在使用的3個取水口和1個備用取水口均是區域供水水源取水口。根據《條例》第42條規定:“在長江干流設置取水口的,以取水口為中心半徑五百米范圍內為一級保護區”(原為100米范圍);“區域供水水源取水口上游三千米、下游一千五百米范圍內為二級保護區”(原為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一、二級保護區范圍比原來執行的《江蘇省城鎮供水資源管理條例》分別擴大了近5倍和3倍。一級保護區要禁止一切生產、生活活動,實行全封閉生態保護,采取植樹造林等有效措施涵養水源,種植既能防浪、固岸,又能防蟲和凈化水源的灌木、喬木。通過持之以恒的保護,力爭使取水口水質優于附近水域水質。二級保護區要禁止設立排污口和可能造成水源污染的活動。一、二級保護區要設立顯著標示牌,標明保護區的范圍和保護要求,對社會進行公布和警示。規劃和環保部門對水源二級保護區及保護區周邊要強化規劃控制,禁止新建、擴建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禁止設立裝卸垃圾、油類和其它有毒有害的碼頭,已有的要實施搬遷;禁止在沿江地區建設各類污染嚴重的項目。
(2)制訂具體的取水口整治方案。市政府要責成規劃部門從各水源地的現狀出發制訂綜合整治方案,將不符合水源地保護規定的工廠、住戶、碼頭、排污口等,該搬遷的搬遷,該改造的改造,該關閉的關閉,該拆除的拆除。所有列入整治方案的項目要明確責任部門、明確經費渠道、明確時間表、明確考核辦法。龍門預留取水口要制定保護方案,防患于未然。整治現有3個取水口的主要建議:
征潤洲取水口主要受生活污染。最主要的污染源是居住在保護區范圍內的83戶居民及其養豬場所產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內引河內。他們的生活垃圾也隨處堆放在內引河邊,當長江水位下降時,河水向東流,垃圾水就直接流入取水口管道。因此,搬遷這83戶居民將從源頭上解決污染的產生,未搬遷前應切實解決好垃圾清運填埋及污水不直接向保護區排放問題。
黃港取水口主要受工業污水、船舶泄漏和碼頭排污的影響。建議采取三項措施:一是由市環保局監控二級保護區內企業的排污情況,嚴密監控諫壁化工區、新區國際化工園區內的排污情況,特別是鈦白粉廠的污水處理達標排放情況。超標單位要限期治理??頭要列入搬遷計劃,逐步實施。二是關閉一級保護區內的粉塵污染嚴重的青龍山礦和船舶污水、生活污水污染嚴重的青龍山碼頭。三是關閉一、二級保護區內的若干個體碼頭、碎石廠和沙庫。
二墩港取水口的一、二級保護區內現無排污口,但在上游500米附近水域有圍網水產養殖,應立即拆除。
(3)建立制度嚴格管理。建議市政府出臺《鎮江市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規劃》和《鎮江市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規定》。《鎮江市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規劃》應對現有取水口的一、二級保護區和全流域以及相關陸域,依據保護目標,分近期、中期、遠期編制。要針對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在土地保持、植被保護、生態建設、污染防治、搬遷整治、動態監測、監控管理等方面做出具體要求。《鎮江市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規定》應全面規范保護行為,以市政府規范性文件形式頒布實施。首先,明確各級人民政府是本轄區生活飲用水水源區保護的責任主體,各級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飲用水水源保護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發展與改革、經貿、水利、衛生、建設、規劃、交通、海事、農林、公安等部門依照各自職責,明確責任,共同做好保護工作。對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凡對飲用水水源區保護工作不力,行政不作為的,一律追究其責任。其次,對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做出具體規定,要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同時,對飲用水水源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突發性事故發生后的應急處理職責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
(4)大力推進區域供水。2003年,我省統一編制了《寧鎮揚泰通地區區域供水規劃》文本。我市應該在此規劃指導下,有計劃地分年度關閉水質較差的鄉鎮小水廠,逐漸擴大區域供水規模,在我市基本實現現代化的2012年以前完成區域供水任務(省政府規定的最后期限是2020年)。鄉鎮領導也要高度重視飲用水安全,積極治理轄區污染,認真調查研究,為早日實施區域供水創造條件。為此我們建議:一是成立由市主要領導擔任負責人的領導班子主抓這項工作。因為實行區域供水需要的投入大,涉及的行政主體多,沒有強有力的高位協調是不可能順利推進的。二是關閉不符合水源地保護要求的高資、諫壁、大港3處取水口。諫壁地區現在就有條件實行市區統一供水,應盡快掃除體制障礙。個別團體的利益不應成為影響廣大諫壁人民身體健康的理由。如果諫壁水廠一定要存在,政府應監督其必須從黃港取水,而且生產的凈水必須符合標準。三是統一考慮包括大港、諫壁、丹徒東部地區的區域供水,籌建東區水廠,滿足城市東部地區城鄉人民的飲用優質水的愿望,同時有利于提高城市供水的安全性。
3.積極治理污染,提高飲用水安全性
(1)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一是要加強對重點污染源的監控,對重點污染源強制推行排污人自建污水處理自動監控系統并接受市環保部門監控的制度,杜絕偷排行為發生。二是實行“污染者付款,治理者受益”的市場化治污方式。對于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排污企業,其污染治理可按照《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執行。即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環境保護設施運營單位改造或者管理并運營,費用由排污單位承擔。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監督管理。煙臺市已經有了可喜的嘗試。三是合理規劃、建設和完善沿江污水收集系統和區域污水處理廠,做到污水集中收集、集中處理。市、區兩級政府要加大經費的投入,嚴格自來水費中的污水處理費的管理,專款專用,加強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沒有的要盡快建設,已有的要積極完善,規模過小的要抓緊擴容。污水處理廠應當按照規定設置排污口,安裝連續自動監控裝置,保證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污染物排放符合規定標準。諫壁地區、丁卯片區至今沒有區域污水處理廠,由企業處理的工業廢水和大量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或由支流排入長江,廢水排放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高資開發區的污水處理廠擔負著處理李長榮化工和金海宏業等企業工業廢水的重任,但處理能力較弱,運行不正常。這些地區必須抓緊新建和改造。新區尤其要加強污水處理廠管網系統的巡查,避免事故性管網泄漏事件。
(2)優化結構、依靠科技削減污染。一是要從政策上引導工業結構向新型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控制高水耗、高排水量行業的發展,取締、關閉和淘汰技術落后、資源浪費、污染環境的小型企業。二是依靠科技進步,對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積極推行清潔生產,通過技術改造和工藝改進,減少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達到“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目的。
(3)強化監管和執法力度。一是健全監管制度,明確責任部門的職責,采取持久有效的監管辦法,嚴厲打擊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違法行為。采取職能部門專項檢查和人民群眾廣泛監督相結合、排污河道固定斷面水質定期監測和重點污染源遠程自動連續監控相結合的方式,堅決控制超標排放和偷排漏排。二是建立環境行為信息公開化制度。環保部門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布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質情況,公布重點排污單位排污狀況。發動公眾參與監管,暢通舉報渠道,對舉報有功個人給予獎勵。三是加大處罰力度。要按照《條例》規定,對接納污水又不正常處理的污水處理廠和違規企業進行嚴格執法,責令停產整頓并大幅度提高經濟處罰力度。對違規領導和相關工作人員實行責任追究制,必要時可以依法追究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4)建立水質監控系統和應急反應機制。建議由市政府撥款責成環保部門在取水口設立水質自動監測站。監測儀器24小時不間斷地運轉,將檢測水樣的各項指標數據儲存在電腦,一旦水質超標,監測站會提前發出警報。同時,針對可能出現的大量化學品泄漏等突發事件,還應建立水源水質的應急監測系統,配置必要的監測儀器和交通工具。加強有毒化學品生產使用企業、運輸船舶、倉儲工程的事故防范措施,建立有毒化學品檔案。以便在較短時間內判斷出污染物質的種類、理化特性、濃度、污染的范圍及可能危害的程度,及時正確地處理及處置污染事故。
近期市政協成立專題調研組,經過廣泛深入調查研究,形成了《關于加強我市長江飲用水水源保護與污染防治的建議案》,對我市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與污染防治提出了較好的意見,現轉發給你們,請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研究,并根據各自工作職責,結合實際,制定具體貫徹落實的辦法和措施,于5月10前報市政府辦公室督查處。市政府將適時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形成加強我市長江飲用水水源保護與污染防治的工作意見。
二00五年四月十二日
關于加強我市長江飲用水
水源保護與污染防治的建議案
(2005年3月23日市政協五屆十二次常委會議通過)
《江蘇省長江水污染防治條例》將于2005年6月5日起施行。這部條例對長江飲用水水源保護和污染防治提出更為嚴格、細致和明確的要求。為促進我市更好地貫徹條例精神,進一步提高飲用水質量,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一季度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及有關專家就我市長江飲用水水源保護與污染防治開展了調研。實地考察了征潤洲、黃港、二墩港及諫壁抽水站4個取水口和凈水廠,赴丹陽市、新區和市水利局、規劃局、環保局、建設局及丹徒經濟開發區召開多種形式的座談會。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飲用水水源保護現狀與存在問題
1.取水口設置情況。根據《寧鎮揚泰通地區區域供水規劃》(蘇政辦發〔2003〕121號)、《鎮江市城市總體規劃》和《鎮江市長江岸線開發利用總體規劃》,鎮江中心城沿江設2個取水口和1個預留取水口,即征潤洲取水口、黃港取水口和龍門預留取水口;揚中市設二墩港取水口。征潤洲取水口位于鎮揚汽渡碼頭下游約1100米處,由長江主航道取水,供水范圍包括主城區和丹徒新區;黃港取水口位于大港三期工程岸線西端以西約1000米處,目前已建成丹陽市取水泵房;二墩港取水口位于長江主航道揚中二墩港下游1200米處,供水范圍為揚中市。龍門預留取水口位于潤揚大橋上游約200米處,是鎮江中心城西區和句容市取水水源地,也是征潤洲取水口的備用水源地。另有高資、諫壁、大港3處不符合水源地保護要求的小型取水口。
2.飲用水水源現狀。我市水資源得天獨厚,目前飲用水水質在省內名列前茅。根據市環保局、水利局水質監測數據,長江鎮江段為ⅱ類水體,在用的3處取水口源水水質基本達到國家規定要求。其中,二墩港取水口由于地處長江主航道,周圍基本無工業、生活等污染源,水質最好;征潤洲取水口水質次之,主要污染因子為糞大腸菌群、氨氮和高錳酸鹽指數等;黃港取水口水質再次之,主要污染物為糞大腸菌群、溶解氧、揮發酚、高錳酸鹽指數和石油類,也出現過苯系物、鹵代烴等化學物質超標現象。
3.飲用水水源保護存在的問題:
(1)城市規劃欠科學,工業布局不夠合理。從高資、諫壁到大港,我市中心城范圍內51.3公里(不含內江)的長江主岸線上分布了眾多的化工生產企業和化工碼頭、倉儲工程,不少工業企業污水直接排向長江。黃港取水口水質不穩定,主要因素就是來自于諫壁化工區、新區國際化工園區工業污水的非正常排放,以及取水口附近眾多碼頭、運輸船只、軋石場的船舶污水、生活污水排放和粉塵污染。據丹陽反映,2002年下半年至2005年2月25日前,黃港取水口水源先后遭到間斷性污染21次。高資、諫壁、大港3個小型水廠因為不按規劃取水,受上游排污影響,水質波動大。
(2)部門監管不到位,對《政府令》有令不行。1991年,市政府1號令頒布了《鎮江市城鎮供水資源管理辦法》,明確了供水水源地的保護范圍及要求,特別是明確了征潤洲取水口的保護。但由于責任主體未能明確,地方政府和環保、水利、建設、規劃、城管等眾多職能部門對保護區內的亂建、亂排、亂倒現象執法不嚴。征潤洲取水口一、二級保護區內有鎮揚汽渡碼頭、沙庫和83戶居民,取水口右側有101畝農田,下游300米有農田和魚塘,自來水取水的內引河1/3水面被垃圾侵占,還有持漁政部門捕撈證的漁民在作業。這些污染源是造成水質下降的“罪魁禍首”。2004年征潤洲取水口的糞大腸菌群超標率達100%。
(3)污水排放無序,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滯后。近幾年來,城市工業廢水與廢水污染物的排放量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大幅增長。僅以市區工業廢水排放量和主要廢水污染物為例,2000年至2003年廢水排放量上升了66.85%;化學需氧量、石油類、揮發酚等主要廢水污染物分別上升了6.06%、89.92%、45.88%。排污企業用于污染處理的設施陳舊,運轉不正常,甚至長期擱置,偷排、漏排時有發生。用于集中控制污染的區域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管理也遠遠落后于我市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求。高資污水處理廠因不正常運行,排污口長上了青苔。
(4)飲用水水質下降,存在潛在威脅。一是隨著長江下游水質呈下降態勢,我市取水口水質也在逐年下降。2001∽2004年,征潤洲取水口水質污染綜合指數由年平均0.36上升到0.46,黃港由0.35上升到0.45,二墩港由0.22上升到0.28(指數超過1.0說明超標)。二是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地理位置原本偏僻的取水口周圍的住戶、碼頭、企業數量迅速增加,相應的保護措施卻沒有跟上,造成近岸水質明顯劣于附近水域水質。三是我市鄉鎮由當地水廠供水,存在嚴重水質隱患。鄉鎮水源水達到ⅲ類的很少,大都不符合飲用水標準,且水廠規模小,生產設備落后,生產成本和管網漏失率高。農村居民熱切盼望實施區域供水,每年兩會期間都有強烈呼聲。
(5)環保投入不足,監控手段落后。由于經費不足,環保部門執法手段和裝備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不能及時了解企業排污情況和取水口水質污染情況。
二、飲用水水源保護與污染防治的建議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以水污染防治為重點……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即將貫徹執行的《江蘇省長江水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相關規定,調研組對我市飲用水水源保護與污染防治工作提出如下建議:
1.高度重視取水口保護,確保水源地安全
各級政府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高度,以執政為民的強烈責任感,高度重視飲用水水源的保護。水是生命之源。優質飲用水離不開優質水源,源水中的某些有毒有害物質,水廠常規的凈水工藝根本無法處理。現代醫學發現,人的疾病80%與水有關。一些流行病、傳染病和惡性病的發作原因大都是飲用了不合格的水。飲用水水源保護事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發展經濟是政績,“讓人民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也是政績。環境保護是實現“兩率先”的應有之義。最近,省委組織部和省環保廳聯合下發了《江蘇省市縣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環境保護工作實績考核暫行辦法》,明確將環境保護的考核結果作為評價和選拔干部的重要依據之一。各級政府必須以保護好水源地的實際行動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保護我市取水口的同時,還要盡一切可能削減污染,保證長江鎮江段下游水體斷面水質不劣于上游水體斷面水質,完成對母親河和下游人民的應盡義務,以實際行動呼喚全流域都來重視母親河的保護。
2.制定取水口整治方案,逐步實施區域供水
建議政府下決心花2∽3年的時間完成取水口整治任務。早一天保護,早一天受益,意義十分深遠。
(1)明確保護范圍和要求。我市正在使用的3個取水口和1個備用取水口均是區域供水水源取水口。根據《條例》第42條規定:“在長江干流設置取水口的,以取水口為中心半徑五百米范圍內為一級保護區”(原為100米范圍);“區域供水水源取水口上游三千米、下游一千五百米范圍內為二級保護區”(原為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一、二級保護區范圍比原來執行的《江蘇省城鎮供水資源管理條例》分別擴大了近5倍和3倍。一級保護區要禁止一切生產、生活活動,實行全封閉生態保護,采取植樹造林等有效措施涵養水源,種植既能防浪、固岸,又能防蟲和凈化水源的灌木、喬木。通過持之以恒的保護,力爭使取水口水質優于附近水域水質。二級保護區要禁止設立排污口和可能造成水源污染的活動。一、二級保護區要設立顯著標示牌,標明保護區的范圍和保護要求,對社會進行公布和警示。規劃和環保部門對水源二級保護區及保護區周邊要強化規劃控制,禁止新建、擴建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禁止設立裝卸垃圾、油類和其它有毒有害的碼頭,已有的要實施搬遷;禁止在沿江地區建設各類污染嚴重的項目。
(2)制訂具體的取水口整治方案。市政府要責成規劃部門從各水源地的現狀出發制訂綜合整治方案,將不符合水源地保護規定的工廠、住戶、碼頭、排污口等,該搬遷的搬遷,該改造的改造,該關閉的關閉,該拆除的拆除。所有列入整治方案的項目要明確責任部門、明確經費渠道、明確時間表、明確考核辦法。龍門預留取水口要制定保護方案,防患于未然。整治現有3個取水口的主要建議:
征潤洲取水口主要受生活污染。最主要的污染源是居住在保護區范圍內的83戶居民及其養豬場所產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內引河內。他們的生活垃圾也隨處堆放在內引河邊,當長江水位下降時,河水向東流,垃圾水就直接流入取水口管道。因此,搬遷這83戶居民將從源頭上解決污染的產生,未搬遷前應切實解決好垃圾清運填埋及污水不直接向保護區排放問題。
黃港取水口主要受工業污水、船舶泄漏和碼頭排污的影響。建議采取三項措施:一是由市環保局監控二級保護區內企業的排污情況,嚴密監控諫壁化工區、新區國際化工園區內的排污情況,特別是鈦白粉廠的污水處理達標排放情況。超標單位要限期治理??頭要列入搬遷計劃,逐步實施。二是關閉一級保護區內的粉塵污染嚴重的青龍山礦和船舶污水、生活污水污染嚴重的青龍山碼頭。三是關閉一、二級保護區內的若干個體碼頭、碎石廠和沙庫。
二墩港取水口的一、二級保護區內現無排污口,但在上游500米附近水域有圍網水產養殖,應立即拆除。
(3)建立制度嚴格管理。建議市政府出臺《鎮江市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規劃》和《鎮江市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規定》。《鎮江市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規劃》應對現有取水口的一、二級保護區和全流域以及相關陸域,依據保護目標,分近期、中期、遠期編制。要針對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在土地保持、植被保護、生態建設、污染防治、搬遷整治、動態監測、監控管理等方面做出具體要求。《鎮江市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規定》應全面規范保護行為,以市政府規范性文件形式頒布實施。首先,明確各級人民政府是本轄區生活飲用水水源區保護的責任主體,各級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飲用水水源保護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發展與改革、經貿、水利、衛生、建設、規劃、交通、海事、農林、公安等部門依照各自職責,明確責任,共同做好保護工作。對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凡對飲用水水源區保護工作不力,行政不作為的,一律追究其責任。其次,對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做出具體規定,要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同時,對飲用水水源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突發性事故發生后的應急處理職責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
(4)大力推進區域供水。2003年,我省統一編制了《寧鎮揚泰通地區區域供水規劃》文本。我市應該在此規劃指導下,有計劃地分年度關閉水質較差的鄉鎮小水廠,逐漸擴大區域供水規模,在我市基本實現現代化的2012年以前完成區域供水任務(省政府規定的最后期限是2020年)。鄉鎮領導也要高度重視飲用水安全,積極治理轄區污染,認真調查研究,為早日實施區域供水創造條件。為此我們建議:一是成立由市主要領導擔任負責人的領導班子主抓這項工作。因為實行區域供水需要的投入大,涉及的行政主體多,沒有強有力的高位協調是不可能順利推進的。二是關閉不符合水源地保護要求的高資、諫壁、大港3處取水口。諫壁地區現在就有條件實行市區統一供水,應盡快掃除體制障礙。個別團體的利益不應成為影響廣大諫壁人民身體健康的理由。如果諫壁水廠一定要存在,政府應監督其必須從黃港取水,而且生產的凈水必須符合標準。三是統一考慮包括大港、諫壁、丹徒東部地區的區域供水,籌建東區水廠,滿足城市東部地區城鄉人民的飲用優質水的愿望,同時有利于提高城市供水的安全性。
3.積極治理污染,提高飲用水安全性
(1)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一是要加強對重點污染源的監控,對重點污染源強制推行排污人自建污水處理自動監控系統并接受市環保部門監控的制度,杜絕偷排行為發生。二是實行“污染者付款,治理者受益”的市場化治污方式。對于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排污企業,其污染治理可按照《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執行。即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環境保護設施運營單位改造或者管理并運營,費用由排污單位承擔。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監督管理。煙臺市已經有了可喜的嘗試。三是合理規劃、建設和完善沿江污水收集系統和區域污水處理廠,做到污水集中收集、集中處理。市、區兩級政府要加大經費的投入,嚴格自來水費中的污水處理費的管理,專款專用,加強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沒有的要盡快建設,已有的要積極完善,規模過小的要抓緊擴容。污水處理廠應當按照規定設置排污口,安裝連續自動監控裝置,保證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污染物排放符合規定標準。諫壁地區、丁卯片區至今沒有區域污水處理廠,由企業處理的工業廢水和大量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或由支流排入長江,廢水排放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高資開發區的污水處理廠擔負著處理李長榮化工和金海宏業等企業工業廢水的重任,但處理能力較弱,運行不正常。這些地區必須抓緊新建和改造。新區尤其要加強污水處理廠管網系統的巡查,避免事故性管網泄漏事件。
(2)優化結構、依靠科技削減污染。一是要從政策上引導工業結構向新型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控制高水耗、高排水量行業的發展,取締、關閉和淘汰技術落后、資源浪費、污染環境的小型企業。二是依靠科技進步,對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積極推行清潔生產,通過技術改造和工藝改進,減少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達到“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目的。
(3)強化監管和執法力度。一是健全監管制度,明確責任部門的職責,采取持久有效的監管辦法,嚴厲打擊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違法行為。采取職能部門專項檢查和人民群眾廣泛監督相結合、排污河道固定斷面水質定期監測和重點污染源遠程自動連續監控相結合的方式,堅決控制超標排放和偷排漏排。二是建立環境行為信息公開化制度。環保部門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布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質情況,公布重點排污單位排污狀況。發動公眾參與監管,暢通舉報渠道,對舉報有功個人給予獎勵。三是加大處罰力度。要按照《條例》規定,對接納污水又不正常處理的污水處理廠和違規企業進行嚴格執法,責令停產整頓并大幅度提高經濟處罰力度。對違規領導和相關工作人員實行責任追究制,必要時可以依法追究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4)建立水質監控系統和應急反應機制。建議由市政府撥款責成環保部門在取水口設立水質自動監測站。監測儀器24小時不間斷地運轉,將檢測水樣的各項指標數據儲存在電腦,一旦水質超標,監測站會提前發出警報。同時,針對可能出現的大量化學品泄漏等突發事件,還應建立水源水質的應急監測系統,配置必要的監測儀器和交通工具。加強有毒化學品生產使用企業、運輸船舶、倉儲工程的事故防范措施,建立有毒化學品檔案。以便在較短時間內判斷出污染物質的種類、理化特性、濃度、污染的范圍及可能危害的程度,及時正確地處理及處置污染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