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全市食品質量安全專項監督抽查情況報告

   2011-03-03 406
核心提示:  全市食品質量安全專項監督抽查情況報告   人民政府:  為深入開展平安滿意在張家界及質量和安全年活動,切實加強食品質

  全市食品質量安全專項監督抽查情況報告

   人民政府:

  為深入開展“平安滿意在張家界”及“質量和安全年”活動,切實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根據張家界市開展“平安滿意在張家界”專項活動工作方案的統一部署,2009年8月,市質監系統對全市食品生產加工獲證企業進行了一次監督抽查,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此次監督抽查,共對全市93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進行了抽檢,共抽取樣品 164批次,經檢驗,合格108批次,不合格56批次,平均抽查合格率為66%。抽樣產品涉及桶裝飲用水、葛粉、肉制品、糕點、植物油、糖果、茶葉、蜜餞、食用菌制品等9大類食品。其中抽查合格率較高的產品為大米、植物油,平均抽查合格率達90%以上;抽查合格率較低的產品為桶裝飲用水、糕點、肉制品,平均抽查合格率均在70%以下。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葛根粉:抽查生產加工企業8家,抽檢樣品8個批次,不合格2個批次,存在的主要問題:摻偽。主要原因:企業負責人質量法制觀念淡漠,故意摻雜摻假,以假充真。其目的是降低生產成本,謀取非法利益。

  2、糕點、糖果:抽查生產企業18家,抽檢樣品29個批次,不合格13個批次,存在的主要問題: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霉菌超標,總糖不合格。主要原因:企業生產環境、生產設施、生產人員衛生條件較差;滅菌設施不完善或未正常使用導致殺菌效果差。糕點中的總糖不合格是企業未嚴格按標準組織生產所致。

  3、肉制品:抽查生產企業8家,抽檢樣品14個批次,不合格8個批次,存在的主要問題:水份、食鹽超標。主要原因:水分超標是企業未嚴格按照產品標準、生產工藝的控制范圍組織生產所致;食鹽超標是企業為了延長產品的保質期而超量添加食鹽。

  4、蜜餞、炒貨:抽查生產加工企業9家,抽檢樣品13個批次,不合格4個批次,存在的主要問題: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主要原因:二氧化硫是強還原劑,能起到護色、防腐、漂白和阻止維生素C損耗等作用,按照GB2760-2007《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的規定,二氧化硫允許在蜜餞、干制蔬菜、食用淀粉等產品中適量添加。個別企業為了改善產品感官性能,延長產品保質期,違規超量使用。

  5、桶裝飲用水:抽查生產加工企業26家,抽檢樣品28個批次,不合格11個批次,存在的主要問題: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霉菌、亞硝酸鹽超標。主要原因:生產過程中殺菌時臭氧濃度太低或臭氧裝置出現故障未及時排除,不能完全達到殺菌要求,瓶和蓋在灌裝前進行清洗時消毒不徹底或清洗不干凈,包裝桶與蓋不密封或不匹配或使用回收蓋,在運輸過程中造成二次污染。

  6、米粉:抽查生產企業6家,抽檢樣品6個批次,不合格3個批次,存在的主要問題: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超標。主要原因:生產環境、衛生條件不穩定,包裝、儲運措施不到位。

  7、植物蛋白飲料:抽查生產企業5家,抽檢樣品6個批次,不合格5個批次,存在的主要問題:蛋白質達不到標準要求。主要原因: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未嚴格按照產品標準組織生產,偷工減料。

  綜合分析本次抽查反映出的質量問題,究其原因:一是企業負責人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不強,沒有牢固樹立“質量第一、誠信為本”的生產經營理念,質量法制觀念淡薄;二是企業質量管理基礎薄弱。缺乏質量管理和生產專業技術人員,沒有健全并落實原輔材料進廠、生產過程質量控制、產品出廠檢驗等全過程質量管理制度,不能持續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三是部分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不嚴格按照標準組織生產,導致產品質量達不到標準要求。

  三、下步工作措施

  1、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督促企業認真組織學習《食品安全法》及實施條例,全面落實食品質量安全各項管理制度,牢固樹立“質量第一、誠信為本”的生產經營理念,切實承擔企業主體責任。

  2、加大技術指導服務。為企業提供標準制定、檢驗人員培訓、原料檢測等技術指導服務,積極幫助指導企業嚴把產品質量關,努力提高企業質量安全總體水平。

  3、強化社會輿論監督。強化社會輿論監督,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傳媒載體,及時公告監督抽查結果,引導消費,讓假冒偽劣產品失去生存的土壤,營造強勢的社會輿論監督氛圍。

  4、嚴格依法后處理。嚴格按照食品質量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做好后處理,屬一般質量問題的,責令限期整改、復查;屬嚴重不合格的,依法立案查處,查處期間同時整改復查,經復查仍不合格的,上報上級主管部門依法吊銷生產許可。

  四、幾點建議

  1、加強政府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

  進一步強化地方政府對食品安全負總責的意識,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一負責、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各級食品安全委員會應切實承擔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職責,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監督管理的工作機制,統一領導、指揮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完善、落實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制,對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評議、考核。

  2、加大食品安全工作經費保障力度

  國家對產品質量實行以抽查為主要方式的監督檢查制度,根據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食品安全法》第60條的相關規定:縣級以上的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食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樣檢驗。進行抽樣檢驗,應當購買抽取的樣品,不收取檢驗費和其它費用。為了加強對我市生產加工食品的質量安全監測,我局通過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和自籌的方法,基本解決了本次全市食品質量安全專項監督抽查所需的檢驗費、買樣費、抽樣差旅費等抽查經費共30萬元。但抽查企業數僅占我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含小作坊)的20%,抽查品種僅為25大類食品中的9大類食品,仍有大量的企業和品種因沒有抽查經費,無法實施抽查監測,其食品質量狀況難以實時掌握。為切實加強我市生產加工食品的質量安全監管,確保職能職責履行到位,應將食品安全監督抽查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以保證我市生產加工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順利開展。

  張家界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一日




 
地區: 湖南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