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農業農村局: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農業農村部、省農業農村廳有關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作的要求,從2021年開始,全市啟動實施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建設項目。為確保該項目順利推進,取得預期效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明確項目建設目標和主要內容
(一)項目建設目標
“十四五”期間,全市每年優選2-3個地理標志農產品開展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示范項目建設,每個產品保護項目市級支持額度200萬元,建設期為1年。通過保護建設,每個地理標志農產品初步實現產業加快發展,特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產品認知度、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占有率顯著提高,產品生產經營者特別是農戶收益明顯提升,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生產設施條件明顯改善,生產技術和效率明顯提高,地理標志農產品市場供給顯著提高。
二是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影響力明顯增強,市場認可度明顯提升,農戶收入顯著增加。
三是地理標志農產品獨特的優良品質特性得到有效保持,品種資源和產品品牌得到有效保護,傳統農耕方式得到有效傳承。
(二)項目建設的主要內容
1.種質資源保護和優良品質特性保持。加大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傳統地方特色品種保護力度,積極開展提純復壯,確保種質資源的傳承和產業的延續。建立種質資源庫,保存地方優良品種,保護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優良品質特性。
2.規模化主體培育和產業融合發展。大力培育規模化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提高農產品地理標志授權使用數量。項目實施結束后,要求區域內符合地理標志用標條件的80%以上規模生產經營主體按規定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鼓勵農產品地理標志授權使用企業向生產性服務業、農產品加工流通和休閑農業延伸;改善生產經營主體生產經營設施條件,擴大生產規模,優化產地環境;改造升級傳統加工技術,積極利用加工、貯藏、運輸與保鮮等新工藝和新設備,發展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和市場營銷體系,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完善生產和品質控制技術規程,對生產、加工進行標準化管理;開展特色品質和質量安全檢測與評價,確保地理標志農產品特色品質和質量安全。
3.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建設。深入挖掘地理標志農產品歷史文化內涵,充分利用各種傳播渠道,講好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品牌故事;加強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宣傳,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多維度宣傳展示,提升產品認知度和影響力;開發利用多種形式營銷促銷平臺,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加強地理標志農產品市場營銷;組織生產經營主體參加農業農村部組織的農交會、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博覽會等多種展示展銷活動,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4.知識產權保護。采取有效措施,切實保護地理標志農產品知識產權。建立完善地理標志農產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和質量標識制度,將地理標志農產品標志授權使用單位100%納入市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
5.建設核心示范區。依托規?;a主體,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區域范圍內建立核心示范區,促進種質資源保護、優良品質特性保持,提高生產技術和效率,增加地理標志農產品有效供給。通過核心示范區建設,提高品牌影響力,促進產業提升,為區域內產品銷售和農民增收起到推動作用。
二、組織項目優選和申報
(一)優選條件
1.已獲得農業農村部登記的地理標志農產品。
2.地域特色鮮明、具有發展潛力、市場認可度高。
3.區人民政府對該地理標志農產品產業發展有規劃、措施,原則上應有項目配套經費。
4.提升保護的地理標志農產品應具有可依托的科技團隊,開展農業技術研究和推廣。
(二)申報材料
1.《XX區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工程建設申報表》(附件1)
2.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產業發展規劃、措施和經費保障等相關證明材料。
3.地理標志農產品基地最新地圖及授權使用主體分布圖(應清晰反映行政區劃范圍內地理標志基地的具體位置及基地生產單元分布情況)。
4.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規模經營主體信息匯總表,包括規模經營主體名稱、基地地址、生產面積、聯系人、聯系方式等詳細信息,并說明目前是否為已授權使用主體。
5.項目建設的具體內容,并根據建設內容,提出相應的建設指標及詳細實施方案。
6.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書復印件。
7.將申報材料用A4紙打印,編制目錄,并裝訂成冊。
三、加強項目管理
項目建設遵循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市農業農村局提出項目建設目標、主要建設內容、項目優選條件、項目資金下達及項目實施的指導督辦。區農業農村局優選確定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示范建設項目,并負責組織具體項目申報、項目評審、項目公示,按照建設項目管理的要求組織實施及項目竣工后的區級驗收,并報市農業農村局備案。
四、強化資金監管
區農業農村局應加強與區財政局的溝通協調,??顚S?,確定項目建設撥款方式,加強對項目資金使用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鼓勵有條件的區和企業配套項目建設資金。發現資金使用單位和個人滯留截留、擠占挪用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五、有關要求
(一)做好項目驗收工作。項目建設完成后,由項目建設單位編制項目自評報告,區農業農村局聘請第三方進行項目審計。項目審計完成后,由區農業農村局對建設項目進行驗收。驗收通過后,整理歸檔驗收資料,由區農業農村局報市農業農村局備案。
(二)歸檔項目建設資料。需歸檔的項目建設的主要資料有項目建設申報表、項目建設實施方案、項目資金保障、項目招標投標文件、項目績效目標、項目中期督查整改落實情況、項目建設自評表、項目建設自評報告、項目竣工后第三方審計報告、項目建設匯報材料及30分鐘以內的PPT、項目驗收情況等。
(三)強化績效考核。各區農業農村局要加強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建設的考核,及時總結經驗和成效,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限期整改到位,促進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深入開展。市農業農村局將適時開展督導檢查。
附件:
1.武漢市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示范建設項目申報表.docx
2.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自評表.docx
武漢市農業農村局辦公室
2021年3月9日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農業農村部、省農業農村廳有關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作的要求,從2021年開始,全市啟動實施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建設項目。為確保該項目順利推進,取得預期效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明確項目建設目標和主要內容
(一)項目建設目標
“十四五”期間,全市每年優選2-3個地理標志農產品開展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示范項目建設,每個產品保護項目市級支持額度200萬元,建設期為1年。通過保護建設,每個地理標志農產品初步實現產業加快發展,特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產品認知度、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占有率顯著提高,產品生產經營者特別是農戶收益明顯提升,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生產設施條件明顯改善,生產技術和效率明顯提高,地理標志農產品市場供給顯著提高。
二是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影響力明顯增強,市場認可度明顯提升,農戶收入顯著增加。
三是地理標志農產品獨特的優良品質特性得到有效保持,品種資源和產品品牌得到有效保護,傳統農耕方式得到有效傳承。
(二)項目建設的主要內容
1.種質資源保護和優良品質特性保持。加大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傳統地方特色品種保護力度,積極開展提純復壯,確保種質資源的傳承和產業的延續。建立種質資源庫,保存地方優良品種,保護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優良品質特性。
2.規模化主體培育和產業融合發展。大力培育規模化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提高農產品地理標志授權使用數量。項目實施結束后,要求區域內符合地理標志用標條件的80%以上規模生產經營主體按規定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鼓勵農產品地理標志授權使用企業向生產性服務業、農產品加工流通和休閑農業延伸;改善生產經營主體生產經營設施條件,擴大生產規模,優化產地環境;改造升級傳統加工技術,積極利用加工、貯藏、運輸與保鮮等新工藝和新設備,發展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和市場營銷體系,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完善生產和品質控制技術規程,對生產、加工進行標準化管理;開展特色品質和質量安全檢測與評價,確保地理標志農產品特色品質和質量安全。
3.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建設。深入挖掘地理標志農產品歷史文化內涵,充分利用各種傳播渠道,講好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品牌故事;加強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宣傳,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多維度宣傳展示,提升產品認知度和影響力;開發利用多種形式營銷促銷平臺,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加強地理標志農產品市場營銷;組織生產經營主體參加農業農村部組織的農交會、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博覽會等多種展示展銷活動,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4.知識產權保護。采取有效措施,切實保護地理標志農產品知識產權。建立完善地理標志農產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和質量標識制度,將地理標志農產品標志授權使用單位100%納入市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
5.建設核心示范區。依托規?;a主體,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區域范圍內建立核心示范區,促進種質資源保護、優良品質特性保持,提高生產技術和效率,增加地理標志農產品有效供給。通過核心示范區建設,提高品牌影響力,促進產業提升,為區域內產品銷售和農民增收起到推動作用。
二、組織項目優選和申報
(一)優選條件
1.已獲得農業農村部登記的地理標志農產品。
2.地域特色鮮明、具有發展潛力、市場認可度高。
3.區人民政府對該地理標志農產品產業發展有規劃、措施,原則上應有項目配套經費。
4.提升保護的地理標志農產品應具有可依托的科技團隊,開展農業技術研究和推廣。
(二)申報材料
1.《XX區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工程建設申報表》(附件1)
2.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產業發展規劃、措施和經費保障等相關證明材料。
3.地理標志農產品基地最新地圖及授權使用主體分布圖(應清晰反映行政區劃范圍內地理標志基地的具體位置及基地生產單元分布情況)。
4.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規模經營主體信息匯總表,包括規模經營主體名稱、基地地址、生產面積、聯系人、聯系方式等詳細信息,并說明目前是否為已授權使用主體。
5.項目建設的具體內容,并根據建設內容,提出相應的建設指標及詳細實施方案。
6.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書復印件。
7.將申報材料用A4紙打印,編制目錄,并裝訂成冊。
三、加強項目管理
項目建設遵循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市農業農村局提出項目建設目標、主要建設內容、項目優選條件、項目資金下達及項目實施的指導督辦。區農業農村局優選確定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示范建設項目,并負責組織具體項目申報、項目評審、項目公示,按照建設項目管理的要求組織實施及項目竣工后的區級驗收,并報市農業農村局備案。
四、強化資金監管
區農業農村局應加強與區財政局的溝通協調,??顚S?,確定項目建設撥款方式,加強對項目資金使用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鼓勵有條件的區和企業配套項目建設資金。發現資金使用單位和個人滯留截留、擠占挪用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五、有關要求
(一)做好項目驗收工作。項目建設完成后,由項目建設單位編制項目自評報告,區農業農村局聘請第三方進行項目審計。項目審計完成后,由區農業農村局對建設項目進行驗收。驗收通過后,整理歸檔驗收資料,由區農業農村局報市農業農村局備案。
(二)歸檔項目建設資料。需歸檔的項目建設的主要資料有項目建設申報表、項目建設實施方案、項目資金保障、項目招標投標文件、項目績效目標、項目中期督查整改落實情況、項目建設自評表、項目建設自評報告、項目竣工后第三方審計報告、項目建設匯報材料及30分鐘以內的PPT、項目驗收情況等。
(三)強化績效考核。各區農業農村局要加強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建設的考核,及時總結經驗和成效,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限期整改到位,促進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深入開展。市農業農村局將適時開展督導檢查。
附件:


武漢市農業農村局辦公室
2021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