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各縣(市、區、特區)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
為貫徹落實《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切實推進我省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工作,有效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和生產安全隱患,促進農業綠色發展,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現將《貴州省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指導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貴州省農業農村廳 貴州省生態環境廳
2021年1月15日
貴州省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指導意見
為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2020年第6號令《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的要求,切實推進我省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工作,有效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和生產安全隱患,促進農業綠色發展,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總要求,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以促進農業資源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為目標,立足農村實際,堅持因地制宜、分類處置、持續推進、久久為功,加快健全制度體系,落實主體責任,強化政策引導,扎實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促進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著力改善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統籌推進。將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工作納入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村垃圾回收處置體系,建立協同高效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機制。
(二)堅持分類處理。根據農藥包裝的功能、材質和再利用價值,實施分類處理。鼓勵和支持對農藥包裝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資源浪費。
(三)堅持分級負責。為了落實國家部署,按照省負總責,市、縣、鄉(鎮)抓落實,農藥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履行主體責任和回收義務的分級負責制。農業農村部門和生態環境部門在本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指導農藥生產、銷售、使用主體履行主體責任和回收義務,確保不隨意丟棄。
(四)堅持多方參與。完善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所在地政府重點在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貯存、運輸、處置及資源化利用環節進行引導和支持。鼓勵和支持行業協會、專業化服務機構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
三、主要目標
通過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的開展,增強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主體責任和環保意識,建成完善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模式和工作機制,整治農藥包裝廢棄物亂扔亂棄現象,防止農藥包裝廢棄物污染環境。
四、主要任務
(一)明確回收處理范圍。農藥包裝廢棄物是指農藥使用后被廢棄的與農藥直接接觸或含有農藥殘余物的包裝物,包括瓶、罐、桶、袋等。
(二)明確回收處理主體。農藥生產者(含向中國出口農藥的企業)、經營者和使用者是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的主體。農藥生產者、經營者和使用者應當積極履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義務,及時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并進行處理。農藥生產者、經營者應當按照“誰生產、經營,誰回收”的原則,履行相應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義務;設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不得拒收其銷售農藥的包裝廢棄物;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引導農藥使用者及時交回農藥包裝廢棄物;協商確定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義務的具體履行方式。農藥使用者應當及時收集農藥包裝廢棄物并交回農藥經營者或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站(點),不得隨意丟棄;在施用過程中,配藥時應當通過清洗等方式充分利用包裝物中的農藥,減少殘留農藥。
(三)明確收集貯存運輸處理方式。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將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納入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村垃圾回收處置體系。收集:縣級農業農村部門要組織調查農藥使用及包裝廢棄物產生情況,摸清轄區農藥包裝廢棄物數量及分布區域,掌握農藥包裝廢棄物數量,結合本地實際,合理布局,建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站(點)回收體系。回收站(點)布局要做到農藥生產企業、農藥經營店面、規模化種植基地、農業園區、農藥使用大戶、合作社及行政村(組)全覆蓋。農藥生產經營者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站(點)要加強相關設施設備、場所的管理和維護,對收集的農藥包裝廢棄物進行妥善貯存,不得擅自傾倒、堆放、遺撒農藥包裝廢棄物。貯存:縣級農業農村部門原則上要在每個行政村(組)建立1個農藥包裝廢棄物暫存點,每個鄉鎮建立1個農藥包裝廢棄物轉運點,每個縣建立1個農藥包裝廢棄物集中存放點。暫存點、轉運點和集中存放點均應按有關規定進行管理,不得露天存放,要遠離水源和熱源,具備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等安全措施,并在醒目位置設置標識。運輸:建立定期轉運制度,要利用農村垃圾回收處置體系將各回收點的農藥包裝廢棄物歸聚到集中存放點,轉運時應當采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不得丟棄、遺撒農藥包裝廢棄物,運輸工具應當滿足防雨、防滲漏、防遺撒要求。嚴防二次污染和中毒事故發生,確保安全轉運。處理:鼓勵和支持對農藥包裝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利用(例如:垃圾發電、制造下水道井蓋、地下管道等),最大限度減少資源浪費,資源化利用按照“風險可控、定點定向、全程追溯”的原則,不得用于制造餐飲用具、兒童玩具等產品,防止危害人體健康;資源化利用單位不得倒賣農藥包裝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以外的,依法依規進行填埋、焚燒等無害化處理。共享轄區內填埋、焚燒單位等方面信息。
收集、貯存、運輸、處理等環節要建立臺賬制度,臺賬保存兩年以上。
(四)明確回收處理費用。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理費用由相應的農藥生產者和經營者承擔;農藥生產者、經營者不明確的,處理費用由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財政列支。各地應根據農藥的售價和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并結合轄區內填埋、焚燒的價格合理制定收費標準。鼓勵地方有關部門加大資金投入,給予補貼、優惠措施等,支持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貯存、運輸、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活動。
(五)引導源頭減量。農藥生產者應當改進農藥包裝,便于清洗和回收,鼓勵使用易資源化利用和易處置包裝物、水溶性高分子包裝物或者在環境中可降解的包裝物,逐步淘汰鋁箔包裝物,鼓勵使用便于回收的大容量包裝物。
(六)鼓勵社會化服務。鼓勵和支持行業協會在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中發揮組織協調、技術指導、提供服務等作用,鼓勵和扶持專業化服務機構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責任落實。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工作涉及多部門。各級各部門要強化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責任意識,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確工作目標、制定方案、細化分工、統一配合、協同推進工作開展。
市級農業農村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藥生產者、經營者、使用者履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義務的監督管理;采取多種形式,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的宣傳和教育,指導農藥生產者、經營者和專業化服務機構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
市級生態環境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活動環境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采取多種形式,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的宣傳和教育,指導農藥生產者、經營者和專業化服務機構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
縣級農業農村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藥生產者、經營者、使用者履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義務的監督管理;采取多種形式,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的宣傳和教育,指導農藥生產者、經營者和專業化服務機構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建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體系,合理布設縣、鄉、村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站(點);指導資源化利用單位處置回收的農藥包裝廢棄物。
(二)完善政策措施。各地要結合實際,積極支持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爭取財政支持,強化資金的統籌整合使用,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和投入,不斷加強和完善體系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動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
(三)加強監督管理。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工作的監管,加大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的執法力度,按照《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查處違規行為。
(四)加強宣傳引導。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的普及、宣傳與推廣,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新媒體等途徑,宣傳農藥包裝廢棄物亂丟亂棄帶來的危害性和安全處理重要性,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和監督的良好氛圍。
為貫徹落實《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切實推進我省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工作,有效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和生產安全隱患,促進農業綠色發展,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現將《貴州省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指導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貴州省農業農村廳 貴州省生態環境廳
2021年1月15日
貴州省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指導意見
為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2020年第6號令《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的要求,切實推進我省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工作,有效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和生產安全隱患,促進農業綠色發展,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總要求,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以促進農業資源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為目標,立足農村實際,堅持因地制宜、分類處置、持續推進、久久為功,加快健全制度體系,落實主體責任,強化政策引導,扎實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促進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著力改善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統籌推進。將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工作納入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村垃圾回收處置體系,建立協同高效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機制。
(二)堅持分類處理。根據農藥包裝的功能、材質和再利用價值,實施分類處理。鼓勵和支持對農藥包裝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資源浪費。
(三)堅持分級負責。為了落實國家部署,按照省負總責,市、縣、鄉(鎮)抓落實,農藥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履行主體責任和回收義務的分級負責制。農業農村部門和生態環境部門在本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指導農藥生產、銷售、使用主體履行主體責任和回收義務,確保不隨意丟棄。
(四)堅持多方參與。完善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所在地政府重點在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貯存、運輸、處置及資源化利用環節進行引導和支持。鼓勵和支持行業協會、專業化服務機構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
三、主要目標
通過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的開展,增強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主體責任和環保意識,建成完善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模式和工作機制,整治農藥包裝廢棄物亂扔亂棄現象,防止農藥包裝廢棄物污染環境。
四、主要任務
(一)明確回收處理范圍。農藥包裝廢棄物是指農藥使用后被廢棄的與農藥直接接觸或含有農藥殘余物的包裝物,包括瓶、罐、桶、袋等。
(二)明確回收處理主體。農藥生產者(含向中國出口農藥的企業)、經營者和使用者是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的主體。農藥生產者、經營者和使用者應當積極履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義務,及時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并進行處理。農藥生產者、經營者應當按照“誰生產、經營,誰回收”的原則,履行相應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義務;設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不得拒收其銷售農藥的包裝廢棄物;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引導農藥使用者及時交回農藥包裝廢棄物;協商確定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義務的具體履行方式。農藥使用者應當及時收集農藥包裝廢棄物并交回農藥經營者或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站(點),不得隨意丟棄;在施用過程中,配藥時應當通過清洗等方式充分利用包裝物中的農藥,減少殘留農藥。
(三)明確收集貯存運輸處理方式。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將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納入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村垃圾回收處置體系。收集:縣級農業農村部門要組織調查農藥使用及包裝廢棄物產生情況,摸清轄區農藥包裝廢棄物數量及分布區域,掌握農藥包裝廢棄物數量,結合本地實際,合理布局,建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站(點)回收體系。回收站(點)布局要做到農藥生產企業、農藥經營店面、規模化種植基地、農業園區、農藥使用大戶、合作社及行政村(組)全覆蓋。農藥生產經營者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站(點)要加強相關設施設備、場所的管理和維護,對收集的農藥包裝廢棄物進行妥善貯存,不得擅自傾倒、堆放、遺撒農藥包裝廢棄物。貯存:縣級農業農村部門原則上要在每個行政村(組)建立1個農藥包裝廢棄物暫存點,每個鄉鎮建立1個農藥包裝廢棄物轉運點,每個縣建立1個農藥包裝廢棄物集中存放點。暫存點、轉運點和集中存放點均應按有關規定進行管理,不得露天存放,要遠離水源和熱源,具備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等安全措施,并在醒目位置設置標識。運輸:建立定期轉運制度,要利用農村垃圾回收處置體系將各回收點的農藥包裝廢棄物歸聚到集中存放點,轉運時應當采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不得丟棄、遺撒農藥包裝廢棄物,運輸工具應當滿足防雨、防滲漏、防遺撒要求。嚴防二次污染和中毒事故發生,確保安全轉運。處理:鼓勵和支持對農藥包裝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利用(例如:垃圾發電、制造下水道井蓋、地下管道等),最大限度減少資源浪費,資源化利用按照“風險可控、定點定向、全程追溯”的原則,不得用于制造餐飲用具、兒童玩具等產品,防止危害人體健康;資源化利用單位不得倒賣農藥包裝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以外的,依法依規進行填埋、焚燒等無害化處理。共享轄區內填埋、焚燒單位等方面信息。
收集、貯存、運輸、處理等環節要建立臺賬制度,臺賬保存兩年以上。
(四)明確回收處理費用。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理費用由相應的農藥生產者和經營者承擔;農藥生產者、經營者不明確的,處理費用由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財政列支。各地應根據農藥的售價和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并結合轄區內填埋、焚燒的價格合理制定收費標準。鼓勵地方有關部門加大資金投入,給予補貼、優惠措施等,支持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貯存、運輸、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活動。
(五)引導源頭減量。農藥生產者應當改進農藥包裝,便于清洗和回收,鼓勵使用易資源化利用和易處置包裝物、水溶性高分子包裝物或者在環境中可降解的包裝物,逐步淘汰鋁箔包裝物,鼓勵使用便于回收的大容量包裝物。
(六)鼓勵社會化服務。鼓勵和支持行業協會在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中發揮組織協調、技術指導、提供服務等作用,鼓勵和扶持專業化服務機構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責任落實。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工作涉及多部門。各級各部門要強化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責任意識,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確工作目標、制定方案、細化分工、統一配合、協同推進工作開展。
市級農業農村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藥生產者、經營者、使用者履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義務的監督管理;采取多種形式,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的宣傳和教育,指導農藥生產者、經營者和專業化服務機構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
市級生態環境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活動環境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采取多種形式,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的宣傳和教育,指導農藥生產者、經營者和專業化服務機構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
縣級農業農村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藥生產者、經營者、使用者履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義務的監督管理;采取多種形式,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的宣傳和教育,指導農藥生產者、經營者和專業化服務機構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建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體系,合理布設縣、鄉、村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站(點);指導資源化利用單位處置回收的農藥包裝廢棄物。
(二)完善政策措施。各地要結合實際,積極支持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爭取財政支持,強化資金的統籌整合使用,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和投入,不斷加強和完善體系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動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
(三)加強監督管理。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工作的監管,加大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的執法力度,按照《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查處違規行為。
(四)加強宣傳引導。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的普及、宣傳與推廣,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新媒體等途徑,宣傳農藥包裝廢棄物亂丟亂棄帶來的危害性和安全處理重要性,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和監督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