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政務公開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部署,細化落實《2020年上海市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夯實制度基礎,健全機制保障,回應公眾關切,全面提升政務公開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和工作能級,更好地發揮新時代政務公開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推進都市現代綠色農業建設中的作用。
一、加強制度建設,提高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一)貫徹落實《上海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
制訂貫徹落實《上海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工作方案,組織開展專題學習培訓,認真落實新增內容要求,健全完善信息公開配套制度,及時修訂公開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和政府信息公開指南。
(二)制定出臺重大行政決策相關制度
按照《上海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規定》要求,結合實際,研究制訂并出臺重大行政決策目錄清單制度、重大決策預公開制度和利益相關方等列席有關會議制度,進一步夯實重大行政決策制度基礎。
(三)開展政務公開事項梳理和公開標準目錄編制
按照分類科學、內容完整的要求,根據市區對口分工安排,結合業務職能、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做好“三農”領域條線指導和標準確認工作。公開標準目錄實行動態調整,確保內容完整性、準確性。
6月底前指導結對區(浦東新區、金山區、崇明區)農業農村委進行政務公開事項梳理,9月底前完成市級標準目錄編制工作,12月底前通過上海農業網站向社會發布。
(四)做好國家試點領域標準指引落地實施
貫徹《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涉農補貼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指引的通知》要求,結合實際,研究制訂本市涉農資金補貼信息公開標準目錄,明確工作要求和具體流程,豐富公開渠道和載體,確保標準指引在本市落地實施。
6月底前在上海農業網站開設標準化工作專欄,在涉農資金補貼信息公開標準目錄的基礎上,以超鏈接方式歸集展示該領域的各項具體信息,提高信息獲取有效性和便捷度。
各區農業農村委要結合區域實際,制訂本級涉農資金補貼信息公開標準目錄,指導相關鎮、村進一步健全公開機制,優化公開流程,保障涉農資金補貼信息公開的到達率和實效,確保群眾看得到、易獲取、好參與、能監督。
(五)完善依申請辦理工作全鏈條管理
6月底前,制訂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制度,明確申請登記、審核、辦理、答復、歸檔等工作規范。進一步規范記錄辦理工作全過程,對通過當面、郵寄、傳真方式提交的申請,在2個工作日內錄入市政務公開工作平臺。依申請件的補正、延期、意見征詢等辦理程序,辦結結果以及后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全面及時錄入工作平臺。
二、擴大公眾參與,進一步提升聚焦公眾關切能力
(一)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程序
4月底前制定發布本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并進行動態調整。凡列入目錄的政策性決策事項,均要在決策前將決策草案、決策依據上網公開,還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聽證座談、專項聽取意見、實地走訪等形式廣泛聽取公眾意見。公眾意見的收集、采納情況和較為集中意見未予采納的原因,要在決策出臺后10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布。
繼續深化會議公開工作,邀請利益相關方、企業代表、市民代表等列席主任辦公會議、專題會議等(年內不少于2次),列席和決策事項審議情況向社會公開。
(二)深化公眾參與內涵
完善政務公開溝通和協調聯動機制,綜合用好依申請公開、“一網通辦”好差評、“12345”市民服務熱線、主任信箱、“12316”三農服務熱線、“上海三農”政務微信微博、上海農業網站互動交流版塊等渠道,及時了解和回應公眾訴求,進一步提高對社會關切熱點的發現、搜集和反饋能力。
積極推動公開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圍繞社會關注度高的“三農”領域工作,策劃開展政府開放日(年內不少于3次)、在線訪談等系列主題活動,進一步優化活動程序,提升參與熱情,引導利益相關方和公眾代表參與工作監督和評價,不斷完善政策、改進工作,增進社會公眾對“三農”工作的認同和支持。
(三)推進政策解讀多元化
嚴格落實政策文件與政策解讀同步起草、同步審簽、同步發布“三同步”制度,行政規范性文件、經主任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的重要政策文件、有關工作年度報告等,均應進行解讀。積極開展圖表圖解、視頻動漫、流程演示等多元化解讀,多元化解讀形式占全部解讀數量的比例不低于50%。加強精準解讀,依托“一網通辦”平臺,精準推送政策核心內容,打通政策服務“最后一公里”。
(四)動態拓展主動公開范圍
加快推進歷史公文類信息轉化公開,對政府信息開展公開屬性定期審查和動態調整,逐步梳理2010年以來未進行公開屬性認定和公開屬性定為依申請公開、不予公開的公文,開展公開屬性重新審查工作,對已具備主動公開條件的公文類信息,予以轉化公開。進一步完善依申請公開轉主動公開工作機制,梳理分析依申請公開情況,分類推進轉化公開工作。
(五)扎實做好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本地蔬菜生產和農產品保供應等情況的信息公開工作,多角度展示農業農村系統應對疫情采取的工作措施,包括政策文件、工作部署和調研情況、便民服務信息等內容。
推進鄉村振興領域信息公開,一是及時展示市政府實事項目——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推進情況,4月底前完成上海農業網站專欄建設;二是做好鄉村振興示范村、美麗鄉村示范村創建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情況公開和案例展示工作;三是做好引導國有企業助力鄉村振興信息公開工作,通過上海農業網站專欄,集中展示政策發布、對接動態等信息;四是做好涉農區鄉村振興工作經驗和典型案例的收集和展示工作;五是優化鄉村振興目標管理系統平臺展示,向各涉農區做好重點任務完成情況的月度通報工作。
深化涉農公益事業建設領域信息公開,編制發布《農村綜合幫扶信息公開標準目錄》,及時公開市級農村綜合幫扶工作要點、項目清單、專項資金操作流程圖和資金分配結果。
三、強化工作保障,融合提升平臺服務功能
(一)健全工作領導和協調機制
為進一步深化主要領導親自主抓、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的政務公開工作機制,成立市農業農村委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明確辦公室為政務公開主管部門,機關各處室設立政務公開聯絡員;各直屬單位設立本單位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進一步健全工作協調聯動機制。
開展市農業農村系統政務公開工作培訓,組織機關處室和直屬單位進行專題學習,邀請各區農業農村委參加年度培訓。加強政務公開工作經費保障和考核評估,邀請第三方機構開展專項評議,政務公開工作指標完成情況納入各處室、各直屬單位年度績效考核。
(二)優化網站政務公開專欄設置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規范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有關事項的通知》和市政府辦公廳相關工作要求,在政務公開專欄統一設置“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四個子欄目。對照法定主動公開內容,結合標準化工作和業務實際,編制政府信息主動公開目錄,6月底前在上海農業網站發布。按照“五公開”和發布解讀回應要求,優化內容展示形式和方式,設置文本下載功能并做好防篡改防偽造工作。嚴格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要求,按照統一格式、法定時限,發布和報送工作年報。按照政府網站普查檢查、年度考核工作要求,做好上海農業網站各項建設維護工作。
(三)增強政務新媒體互動服務功能
以政務新媒體規范化管理為抓手,突出政務新媒體的政務屬性,進一步強化“上海三農”政務微信微博、上農APP平臺建設,促進政務新媒體融合發展,不斷增強信息編發、政策解讀、回應關切能力。要加強動態展示,第一時間發布、轉載本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政策措施、工作推進情況、年度工作報告等信息,充分運用數字化、可視化形式進行政策解讀。要加強信息研判,提高政務輿情敏銳度,對社會關注度高的涉農熱點問題,進一步提升響應速度,增強在線互動的時效性和實用性。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時,要及時發出權威聲音,在5個小時內作出首次回應,正確引導輿論,維護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一、加強制度建設,提高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一)貫徹落實《上海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
制訂貫徹落實《上海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工作方案,組織開展專題學習培訓,認真落實新增內容要求,健全完善信息公開配套制度,及時修訂公開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和政府信息公開指南。
(二)制定出臺重大行政決策相關制度
按照《上海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規定》要求,結合實際,研究制訂并出臺重大行政決策目錄清單制度、重大決策預公開制度和利益相關方等列席有關會議制度,進一步夯實重大行政決策制度基礎。
(三)開展政務公開事項梳理和公開標準目錄編制
按照分類科學、內容完整的要求,根據市區對口分工安排,結合業務職能、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做好“三農”領域條線指導和標準確認工作。公開標準目錄實行動態調整,確保內容完整性、準確性。
6月底前指導結對區(浦東新區、金山區、崇明區)農業農村委進行政務公開事項梳理,9月底前完成市級標準目錄編制工作,12月底前通過上海農業網站向社會發布。
(四)做好國家試點領域標準指引落地實施
貫徹《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涉農補貼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指引的通知》要求,結合實際,研究制訂本市涉農資金補貼信息公開標準目錄,明確工作要求和具體流程,豐富公開渠道和載體,確保標準指引在本市落地實施。
6月底前在上海農業網站開設標準化工作專欄,在涉農資金補貼信息公開標準目錄的基礎上,以超鏈接方式歸集展示該領域的各項具體信息,提高信息獲取有效性和便捷度。
各區農業農村委要結合區域實際,制訂本級涉農資金補貼信息公開標準目錄,指導相關鎮、村進一步健全公開機制,優化公開流程,保障涉農資金補貼信息公開的到達率和實效,確保群眾看得到、易獲取、好參與、能監督。
(五)完善依申請辦理工作全鏈條管理
6月底前,制訂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制度,明確申請登記、審核、辦理、答復、歸檔等工作規范。進一步規范記錄辦理工作全過程,對通過當面、郵寄、傳真方式提交的申請,在2個工作日內錄入市政務公開工作平臺。依申請件的補正、延期、意見征詢等辦理程序,辦結結果以及后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全面及時錄入工作平臺。
二、擴大公眾參與,進一步提升聚焦公眾關切能力
(一)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程序
4月底前制定發布本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并進行動態調整。凡列入目錄的政策性決策事項,均要在決策前將決策草案、決策依據上網公開,還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聽證座談、專項聽取意見、實地走訪等形式廣泛聽取公眾意見。公眾意見的收集、采納情況和較為集中意見未予采納的原因,要在決策出臺后10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布。
繼續深化會議公開工作,邀請利益相關方、企業代表、市民代表等列席主任辦公會議、專題會議等(年內不少于2次),列席和決策事項審議情況向社會公開。
(二)深化公眾參與內涵
完善政務公開溝通和協調聯動機制,綜合用好依申請公開、“一網通辦”好差評、“12345”市民服務熱線、主任信箱、“12316”三農服務熱線、“上海三農”政務微信微博、上海農業網站互動交流版塊等渠道,及時了解和回應公眾訴求,進一步提高對社會關切熱點的發現、搜集和反饋能力。
積極推動公開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圍繞社會關注度高的“三農”領域工作,策劃開展政府開放日(年內不少于3次)、在線訪談等系列主題活動,進一步優化活動程序,提升參與熱情,引導利益相關方和公眾代表參與工作監督和評價,不斷完善政策、改進工作,增進社會公眾對“三農”工作的認同和支持。
(三)推進政策解讀多元化
嚴格落實政策文件與政策解讀同步起草、同步審簽、同步發布“三同步”制度,行政規范性文件、經主任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的重要政策文件、有關工作年度報告等,均應進行解讀。積極開展圖表圖解、視頻動漫、流程演示等多元化解讀,多元化解讀形式占全部解讀數量的比例不低于50%。加強精準解讀,依托“一網通辦”平臺,精準推送政策核心內容,打通政策服務“最后一公里”。
(四)動態拓展主動公開范圍
加快推進歷史公文類信息轉化公開,對政府信息開展公開屬性定期審查和動態調整,逐步梳理2010年以來未進行公開屬性認定和公開屬性定為依申請公開、不予公開的公文,開展公開屬性重新審查工作,對已具備主動公開條件的公文類信息,予以轉化公開。進一步完善依申請公開轉主動公開工作機制,梳理分析依申請公開情況,分類推進轉化公開工作。
(五)扎實做好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本地蔬菜生產和農產品保供應等情況的信息公開工作,多角度展示農業農村系統應對疫情采取的工作措施,包括政策文件、工作部署和調研情況、便民服務信息等內容。
推進鄉村振興領域信息公開,一是及時展示市政府實事項目——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推進情況,4月底前完成上海農業網站專欄建設;二是做好鄉村振興示范村、美麗鄉村示范村創建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情況公開和案例展示工作;三是做好引導國有企業助力鄉村振興信息公開工作,通過上海農業網站專欄,集中展示政策發布、對接動態等信息;四是做好涉農區鄉村振興工作經驗和典型案例的收集和展示工作;五是優化鄉村振興目標管理系統平臺展示,向各涉農區做好重點任務完成情況的月度通報工作。
深化涉農公益事業建設領域信息公開,編制發布《農村綜合幫扶信息公開標準目錄》,及時公開市級農村綜合幫扶工作要點、項目清單、專項資金操作流程圖和資金分配結果。
三、強化工作保障,融合提升平臺服務功能
(一)健全工作領導和協調機制
為進一步深化主要領導親自主抓、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的政務公開工作機制,成立市農業農村委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明確辦公室為政務公開主管部門,機關各處室設立政務公開聯絡員;各直屬單位設立本單位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進一步健全工作協調聯動機制。
開展市農業農村系統政務公開工作培訓,組織機關處室和直屬單位進行專題學習,邀請各區農業農村委參加年度培訓。加強政務公開工作經費保障和考核評估,邀請第三方機構開展專項評議,政務公開工作指標完成情況納入各處室、各直屬單位年度績效考核。
(二)優化網站政務公開專欄設置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規范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有關事項的通知》和市政府辦公廳相關工作要求,在政務公開專欄統一設置“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四個子欄目。對照法定主動公開內容,結合標準化工作和業務實際,編制政府信息主動公開目錄,6月底前在上海農業網站發布。按照“五公開”和發布解讀回應要求,優化內容展示形式和方式,設置文本下載功能并做好防篡改防偽造工作。嚴格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要求,按照統一格式、法定時限,發布和報送工作年報。按照政府網站普查檢查、年度考核工作要求,做好上海農業網站各項建設維護工作。
(三)增強政務新媒體互動服務功能
以政務新媒體規范化管理為抓手,突出政務新媒體的政務屬性,進一步強化“上海三農”政務微信微博、上農APP平臺建設,促進政務新媒體融合發展,不斷增強信息編發、政策解讀、回應關切能力。要加強動態展示,第一時間發布、轉載本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政策措施、工作推進情況、年度工作報告等信息,充分運用數字化、可視化形式進行政策解讀。要加強信息研判,提高政務輿情敏銳度,對社會關注度高的涉農熱點問題,進一步提升響應速度,增強在線互動的時效性和實用性。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時,要及時發出權威聲音,在5個小時內作出首次回應,正確引導輿論,維護政府形象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