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領導小組,省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2021年5月18日,省委副書記、省人民政府省長毛偉明主持召開省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領導小組會議,審定了《湖南省2021年度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工作要點及責任分工》,現印發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各市州2021年度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工作方案,于6月15日前上報省糧安考核辦備案(聯系人:黎要平,聯系方式:0731-84813279、13739085571)。各成員單位要按照“上下對口,職能一致”的原則,加強協調指導,落實各項任務。
湖南省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1年5月19日
湖南省2021年度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工作要點及責任分工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全省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工作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重要論述和糧食安全要實行黨政同責的新要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保障糧食安全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認真學習宣貫國家新出臺的《鄉村振興促進法》《反食品浪費法》和新修訂的《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緊扣省委“三高四新”發展戰略,積極對接鄉村振興戰略,堅定不移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著力在嚴守耕地紅線、防止耕地“非糧化”、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穩定糧食生產、強化科技支撐、推進綠色高質高效發展、嚴格糧食收儲管理和糧食流通監管、做強做優糧油產業等方面強化舉措,落細落實工作,全面增強保障糧食安全能力,牢牢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切實肩負起保障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
一、堅守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全省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達到規劃下達的任務。按照國家部署,對已劃定永久基本農田中劃定不實、違法違規占用、農業結構調整的,開展核實整改。利用衛星遙感影像,加強對違法用地、農民建房及其他應補未補耕地情況的動態監測,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責任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省自然資源廳)
二、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糧食產量水平。全面落實扶持農業發展和糧食生產的政策舉措,市州、縣市區要將省下達的年度糧食生產目標任務逐級分解(見附件一),并落實到田間地塊,堅決制止耕地拋荒,采取有力措施遏制耕地“非糧化”增量,確保2021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7100萬畝以上、總產量穩定在603億斤。全省早稻集中育秧面積穩定在1000萬畝左右,其中在雙季稻優勢區為小散戶提供350萬畝早稻專業化集中育秧服務。在不影響雙季稻生產的前提下,在非雙季稻優勢區發展“中稻+再生稻”模式。充分利用旱土資源和缺水田發展旱雜糧生產,推廣間作套種。加強水稻生產功能區監管,確保水稻生產功能區至少種上一季水稻。對嚴格管控區不適合種植水稻的耕地,引導種植其他安全合格的糧食作物,增加大口徑糧食供給。依托農業農村部水旱輪作試點項目,挖掘冬閑田種植潛力,力爭全年全省油菜面積超過2000萬畝。推廣豐產性能好、抗逆抗病蟲、適宜機械化、綜合性狀優良的水稻新品種,提高優質雜交稻品種覆蓋率。推廣合理密植,實施多播一斤種、增產一擔糧行動,保證豐產需要的基本蔸和基本苗。推廣適期播種,合理搭配早晚稻品種,確保晚稻安全齊穗。切實抓好防災減災工作,力爭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推動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融合發展,確保病蟲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加強糧食生產保險服務,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責任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省農業農村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湖南銀保監局)
三、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夯實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2021年完成46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見附件二)。高標準農田建設重點向糧食生產功能區傾斜,優先在“兩區”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重點支持有建設需求的產糧大縣打造一批集中連片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區。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和管護,積極推進適應現代糧食產業發展的排灌渠系、機耕道路、溝渠疏浚、山塘清淤等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耕地質量保護提升行動,集中示范推廣酸性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安全利用等集成技術模式。進一步健全耕地質量監測網絡,提升耕地質量監測水平。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積極推進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試點建設,完成59處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年度投資任務,加大灌區“兩定”“兩費”落實監督檢查力度。(責任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水利廳)
四、創新糧食生產發展方式,著力提升糧食科技含量水平。完善土地流轉機制,引導適度規模經營有序發展,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鼓勵糧食“產購儲加銷”深度融合發展,打造糧食產業發展區域樣板,做優做強湘米產業工程和糧油千億產業工程。新建和改建標準化集中育秧基地,洞庭湖平湖區、湘中南丘陵區和大湘西山區單個育秧基地分別可滿足2000畝、1000畝和500畝大田的秧苗供應。開展集中育秧、機插(拋)秧、病蟲害統防統治、稻谷收儲烘干等關鍵環節的社會化服務。引導種糧合作社、種糧家庭農場、糧食企業等市場主體,積極為農戶提供代耕、代插、代收、代防、代烘、代收、代儲、代銷等社會化服務,切實提升糧食社會化綜合服務功能。針對制約糧食生產的短板和弱項,開展科技攻關和技術推廣,重點強化以品種選育為核心、以機械化標準化生產為方向、以綠色倉儲為重點、以精深加工為動能的關鍵技術推廣,確保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不低于95%。加強水稻機械化育秧機插(拋)秧等技術推廣,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較上年度提升一個百分點以上。(責任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省農業農村廳、省糧食和儲備局、省財政廳)
五、推進綠色高質高效發展,提升糧食供給品質。深入實施糧食生產綠色高質高效行動,優化糧食種植結構,大力推廣專用型早稻品種和米質達到國標二等以上的高檔優質中晚稻品種,力爭2021年高檔優質中晚稻生產面積達到1400萬畝。加強示范片建設,組織每個產糧大縣建設1個以上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片,其中洞庭湖平湖區示范片區規模在1萬畝以上,湘中南丘陵區在5000畝以上,大湘西在2000畝以上。適當調減飼用玉米、飼用甘薯等作物,增加高蛋白大豆、小籽花生、菜用加工甘薯、菜用秋馬鈴薯、小宗雜豆、鮮食甜糯玉米、黑芝麻、苦蕎等特色旱雜糧作物面積。在安全利用區大力推廣鎘低吸收水稻品種,綜合配套降鎘栽培技術,有效提高稻米品質。加快發展綠色生產,繼續推進化學農藥負增長、化肥零增長行動,切實抓好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置工作。利用重點行業企業風險分級成果,開展重點行業企業對農用地污染的風險隱患排查,持續開展耕地周邊涉鎘等重金屬行業企業排查整治,推進耕地安全利用。(責任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省農業農村廳、省生態環境廳、省糧食和儲備局)
六、強化抓購促銷,切實做好糧油市場保供穩市工作。嚴格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認真落實“先檢后收、優糧優價、應收盡收”總要求,及時精準啟動稻谷最低收購價收購,切實做好“分倉儲存、分類處理”工作。鼓勵支持多元主體入市收購,鞏固糧食市場化收購的主導地位,全年收購糧食力爭700萬噸以上。壓實地方政府超標糧食臨儲收購主體責任,確保農民種糧“賣得出”。主動協調農業發展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落實政策性糧食收儲資金,建立健全糧食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融資擔保機制,切實緩解糧食市場化收購主體的資金困難,防止出現“打白條”現象,保障種糧農民利益。加強產銷對接,做好糧油市場監測工作,有效發揮糧食宏觀調控職能作用,確保糧油市場貨源充足、價格穩定、供應不脫銷不斷檔。(責任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糧食和儲備局、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湖南銀保監局、農發行湖南省分行、中儲糧湖南分公司)
七、理順體制機制,推動構建統一高效糧食儲備體系。深入推進糧食儲備安全管理改革,健全完善地方儲備糧管理體制,優化管理運行機制,加強儲備安全管理,確保數量質量安全,提升服務宏觀調控、調節穩定市場、應對突發事件和保障國家安全能力。按照國家下達省級、省級下達市州的儲備糧油規模,落實地方儲備糧油任務,完成儲備輪換收儲任務。按照“總量合理、漸進到位、壓實責任”的原則,試點建立企業社會責任儲備。優化儲備品種結構,增加優質品種儲備。把好地方儲備糧油入庫質量關。加強倉儲基礎設施建設和智能化改造,推廣綠色生態儲糧新技術,確保儲糧安全,提高糧食儲存品質。進一步完善應急保障體系建設,加強成品糧油儲備管理,提升應急保障能力。長沙市應急成品糧油儲備達到15天以上市場供應量,其他市州政府所在城市主城區達到7天以上市場供應量。嚴格落實糧食流通統計制度,確保統計資料和統計信息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加強軍糧供應和應急保障統籌,健全軍糧供應軍民融合發展聯席工作機制,提高應急保障和軍糧供應能力。認真落實政府糧食儲備協調運作機制,形成保障糧食安全、落實糧食宏觀調控、維護市場穩定的合力。(責任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糧食和儲備局、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農發行湖南省分行、中儲糧湖南分公司)
八、深入推進“優質糧油工程”,加快糧油產業高質量發展進程。著力實施糧食綠色倉儲提升行動、糧食品種品質品牌提升行動、糧食質量追溯提升行動、糧食機械裝備加工提升行動、糧食應急能力提升行動、糧食節約減損健康消費提升行動,加大優勢糧油企業支持力度,重點打造“洞庭香米”“湖南菜籽油”“湖南茶油”“湖湘雜糧”“湖南米粉”等省級公用糧油品牌,提升湖南糧油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積極發展糧油加工業,做優做強糧油產業,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暢通供應鏈。大力推進節糧減損,堅決反對糧食浪費,支持開發、推廣先進節糧減損技術,減少糧食收購、儲存、運輸、加工等各環節損失浪費。(責任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糧食和儲備局、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省市場監管局、省林業局)
九、加強制度建設,嚴格流通監管。深入推進《糧食流通管理》的貫徹落實,加快制定完善配套規章制度,制定《湖南省糧食安全保障規定》,修訂《湖南省實施<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實施辦法》《湖南省地方儲備糧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促進糧食生產、流通、儲備、加工、消費相關政策,補齊政策短板,加速推進糧食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建設。固化糧食收購“先檢后收、分倉儲存、分類處理”、糧食溯源管理和糧食質量安全管理等有效做法。認真落實糧食收購事中事后、“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要求,嚴肅查處擾亂市場秩序、損害農民利益的違法行為。加強政策性糧食收儲和銷售出庫監管,加大糧食流通執法督查及涉糧案件查處力度,履行地方政府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強化糧食質量安全監管,嚴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糧食流入口糧市場,守住糧食質量安全底線。加強進口糧食質量安全防控,嚴防進口糧食出現重大質量安全風險事故。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確保糧食行業安全無事故。(責任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糧食和儲備局、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中儲糧湖南分公司、長沙海關)
十、強化組織保障,壓實工作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要實行黨政同責的重要指示精神,自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把糧食安全工作納入黨委工作重要議事日程和領導干部教育培訓重要內容,黨委常委會議或者專題會議聽取匯報,協調各方重視和支持糧食安全工作,切實擔負起領導責任。各級政府要認真落實保障糧食安全的各項工作,履行好強化主體責任、健全工作體制、提升保障能力、完善考核機制等行政職責,定期研究部署,解決實際問題,推動具體落實。加大對糧食安全的調研力度,強化對縣市區糧安考核工作的督導。各成員單位要密切配合,形成上下對口、職能一致,多方聯動、齊抓共推的良好局面。要結合本地實際,科學制定2021年度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工作方案,明確任務分工,設置時間表、路線圖,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落地見效。注重考核成果運用,在用好省政府真抓實干督查激勵措施的基礎上,各市州要結合實際健全考核激勵機制,對成績突出的給予表揚,對問題突出的予以通報批評、約談、責令整改并追究責任,通過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發揮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指揮棒”作用。加大保障糧食安全資金投入,用活用好各類涉糧財政資金,全面加強糧食生產、儲備、流通能力建設,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基礎。(責任單位:各市州黨委、人民政府,省糧食和儲備局、省財政廳)

1.2021年全省糧食生產目標任務
2.2021年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