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云南省農業農村廳發布云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2021-01-13 411
核心提示:1 總則1.1 編制目的1.2 編制依據1.3 事故分級1.4 適用范圍1.5 處置原則2 組織機構及職責2.1 省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設置2.2 省應急指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1.2 編制依據
 
    1.3 事故分級
 
    1.4 適用范圍
 
    1.5 處置原則
 
    2 組織機構及職責
 
    2.1 省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設置
 
    2.2 省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職責
 
    2.3 省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
 
    2.4 成員單位職責
 
    2.5 工作組設置及職責
 
    2.6 州市指揮部
 
    3 應急保障
 
    3.1 信息保障
 
    3.2 人員及技術保障
 
    3.3 物資與經費保障
 
    4 監測預警、報告與評估
 
    4.1 監測預警
 
    4.2 事故報告
 
    4.3 事故評估
 
    5 應急響應
 
    5.1 分級響應
 
    5.2 指揮協調
 
    5.3 緊急處置
 
    5.4 響應級別調整及終止
 
    5.5 信息發布
 
    6 后期處置
 
    6.1 善后處置
 
    6.2 獎勵
 
    6.3 總結
 
    7 附則
 
    7.1 預案管理與更新
 
    7.2 演習演練
 
    7.3 預案解釋部門
 
    8 附錄
 
    8.1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分級、響應標準
 
    8.2云南省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故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組織機構圖
 
    8.3云南省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故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名單
 
    8.4云南省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絡人員名單
 
    1  總 則
 
    1.1 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應對我省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運行機制,規范和指導應急處置工作,有效預防、積極應對、及時控制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高效組織應急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
 
    1.2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務院令第376號)、《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通知》(國發〔2005〕11號)、《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12〕20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通知》(國辦函〔2011〕117號)、《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云南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通知》(云政發〔2006〕145號)、《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決定》(云政發〔2012〕82號),《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云南省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通知》(云政辦法〔2012〕189號),《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征求意見稿)》,制定本預案。
 
    1.3 事故分級
 
    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指因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農產品,對人體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故分為四級:特別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Ⅰ級)、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Ⅱ級)、 較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Ⅲ級)和一般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Ⅳ級)。
 
    1.3.1 特別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Ⅰ級)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農產品安全事故:
 
    (1)受污染農產品流入2個以上省份或國(境)外(含港澳臺地區),造成特別嚴重健康損害后果的,或經評估認為事故危害特別嚴重的;
 
    (2)國務院認定的其他Ⅰ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1.3.2 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Ⅱ級)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1)受污染農產品流入2個以上州(市),造成或經評估可能對社會公眾健康產生嚴重損害的來源于農產品的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的;
 
    (2)發現在我國首次出現的新的污染物引起的來源于農產品的食源性疾病,造成嚴重健康損害后果,并有擴散趨勢的;
 
    (3)一起農產品中毒事件中毒人數在100人以上并出現死亡病例的,或出現10人以上死亡的;
 
    (4)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認定的其他Ⅱ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1.3.3 較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Ⅲ級)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1)受污染農產品流入2個以上縣(市、區),已造成嚴重健康損害后果的;
 
    (2)一起農產品中毒事件中毒人數在100人以上,或出現死亡病例的;
 
    (3)州(市)以上人民政府認定的其他Ⅲ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1.3.4 一般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Ⅳ級)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1)存在健康損害的污染農產品,已造成嚴重健康損害后果的;
 
    (2)1起農產品中毒事件中毒人數在30人以上99人以下,且未出現死亡病例的;
 
    (3)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認定的其他Ⅳ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1.4 適用范圍
 
    1.4.1 本預案適用于Ⅱ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應對工作,指導全省農產品安全事件應對工作。由動物疫病引發的畜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按照《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和《國家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和預案執行。
 
    1.4.2 本預案適用于在全國統一指揮下,應對發生在云南省的Ⅰ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1.5 處置原則
 
    1.5.1以人為本,減少危害。把保障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作為應急處置的首要任務,最大限度減少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健康損害。
 
    1.5.2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按照“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應急管理體制,建立快速反應、協同應對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機制。按照屬地政府負責、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農產品安全工作原則,根據農產品安全事故的范圍、性質和危害程度,對農產品安全事故實行分級管理。
 
    1.5.3 科學評估,依法處置。有效使用農產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等科學手段,充分發揮專業隊伍的作用,提高應對農產品安全事故的水平和能力。
 
    1.5.4 居安思危,預防為主。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做好應急準備,落實各項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加強農產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加強宣教培訓,提高公眾自我防范和應對農產品安全事故的意識和能力。
 
    1.5.5反應迅速,應對及時。對農產品安全事故要迅速做出反應,研判風險,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嚴格控制事故發展,有效開展應急處置,并做好善后處理及整改督查工作。
 
    2 組織機構及職責
 
    Ⅱ級事故發生后,根據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
 
    要求和工作需要,成立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領導小組(以下簡稱“應急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指揮事故應急處置工作。
 
    2.1 省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設置
 
    省農業廳成立云南省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由廳長任組長,分管副廳長任副組長,成員單位根據事故性質和應急處置工作需要確定。主要有廳辦公室、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廳市場處、廳發展計劃處、廳財務處、廳科教處、廳種植業處、廳畜牧處、廳獸醫處、廳草山飼料處、廳熱作處、廳鄉鎮企業處、廳漁業處,以及事故發生地州市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主任由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處長擔任。
 
    2.2 省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職責
 
    在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負責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主要負責協助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對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開展應急處置;對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進行調查,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開展相關技術鑒定等工作;組織開展食用農產品有關檢測和風險評估,提出有關評估結論。根據需要發布事故的重要信息;審議批準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應急處理工作報告等。
 
    2.3 省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
 
    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承擔應急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主要負責落實省應急領導小組的各項部署,組織實施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協調有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開展相應處置工作;督促各地區、有關處室及單位做好各項應急處置工作,及時有效控制事故,防止事態蔓延擴大;研究協調解決事故應急處理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必要時決定采取有關控制措施;向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及有關部門報告、通報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情況;按權限組織信息發布,必要時接受媒體采訪;完成應急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任務。
 
    2.4 成員單位職責
 
    省應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在應急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加強對事故發生地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工作的督促和指導。主要成員單位工作職責是:
 
    廳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信息匯總、報送及發布等工作。
 
    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承擔省農業廳省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擬定應急處置預案,組織協調應急處置,收集信息,分析動態等工作。
 
    廳市場處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后的市場監測和產銷對接的組織協調與指導,維護市場穩定。
 
    廳發展計劃處負責協調相關處室編制事故應急處置所需固定資產的方案,積極爭取省發改委追加應急處置所需的固定資產投資。
 
    廳財務處負責事故應急處置資金的申請及下撥。
 
    廳科教處負責應急處置教育培訓的歸口管理,將應急處置相關知識作為農民培訓的內容加以落實;負責由農業環境污染引起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調查,依法開展事故處理和相關技術鑒定等工作。
 
    廳種植業處:負責組織與種植業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調查,依法開展事故處理和相關技術鑒定等工作。
 
    廳畜牧處:負責組織與畜產品中添加劑和違禁藥物殘留有關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調查,依法開展事故處理和相關技術鑒定等工作。
 
    廳獸醫處:負責組織由獸藥殘留、動物疫病等引起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故的調查,依法開展事故處理和相關技術鑒定等工作。
 
    廳草山飼料處:負責組織與飼料及畜產品中添加劑和違禁藥物(瘦肉精等)殘留有關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調查,依法開展事故處理和相關技術鑒定等工作。
 
    廳熱作處:負責組織熱作區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調查,依法開展事故處理和相關技術鑒定等工作。
 
    廳鄉鎮企業處:負責組織與初級加工相關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調查,依法開展事故處理和相關技術鑒定等工作。
 
    廳漁業處:負責組織水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調查,依法開展事故處理和相關技術鑒定等工作。
 
    2.5 工作組設置及職責
 
    根據事故處置需要,省應急領導小組可下設若干工作組,分別開展相關工作。各工作組在省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開展工作,并隨時向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工作開展情況。
 
    2.5.1 事故調查組
 
    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根據事故發生的原因和環節,明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種植業處、畜牧處、獸醫處、草山飼料處、漁業處等處室負責或其中一個部門牽頭負責。駐廳監察室視情況參與對重大事故的調查。同時,根據需要成立專家咨詢組,協助調查事故。事故調查組具體職責是:調查事故發生原因,作出調查結論,組織協調當地政府部門實施應急處置工作,監督相應措施的落實,評估事故影響,提出事故防范意見。專家咨詢組負責為事故處置提供技術幫助,綜合分析和評價檢測數據,查找事故原因和評估事故發展趨勢,預測事故后果及造成的危害,為制定現場處置方案提供參考。
 
    2.5.2 事故處理組
 
    由事故發生環節的具體監管職能部門為主負責。依法實施行政監督、行政處罰、監督召回有毒有害農產品,嚴格控制流通渠道,及時移送相關案件,依法追究責任人責任。
 
    2.5.3 綜合組
 
    由省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事故的類別等情況確定具體成員。綜合協調事故處置工作,會議的組織安排,信息的發布、調度與上報,文件的起草,所需經費、設施、設備和物質的組織協調。
 
    2.6 州(市)指揮部
 
    Ⅱ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地州(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在“云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的指導和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做好事故處置工作。
 
    3 應急保障
 
    3.1 信息保障
 
    省農業廳建立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專項信息報告系統,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承擔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信息的收集、處理、分析和傳遞等工作。
 
    3.2 人員及技術保障
 
    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技術鑒定工作必須由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承擔。當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時,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或其他單位的委托,承擔任務的檢測機構應立即采集樣本,按有關標準要求實施檢測,為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提供科學依據。應急處置專業技術機構要結合本機構職責開展專業技術人員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培訓,加強應急處置力量建設,提高快速應對能力和技術水平。
 
    3.3 物資與經費保障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所需設施、設備和物資,保障應急物資儲備,提供應急處置資金,所需經費(含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產品抽樣及檢驗等所需經費)應納入年度財政預算,保障應急資金、事故處置及醫療救治費用。
 
    4 監測預警、報告與評估
 
    4.1 監測預警
 
    省農業廳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制度。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的綜合協調、歸口管理和監督檢查。各相關處室根據各自職責分工負責組織開展農藥及農藥殘留、飼料及畜產品違禁藥物污染、獸藥與獸藥殘留等質量安全監測工作。
 
    省農業廳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公告制度,及時發布有關農產品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等質量安全監測信息。
 
    各有關業務處室應當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加強組織對重點品種、重點環節、重點場所,尤其是高風險農產品種養殖過程的質量安全日常監管。
 
    4.2 事故報告
 
    省農業廳建立健全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報告制度,包括信息報告和通報,以及社會監督、輿論監督、信息采集和報送等。
 
    4.2.1 責任報告單位和人員
 
    (1)農產品種植、養殖和單位和個人以及農產品批發市場;
 
    (2)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機構、科研院所;
 
    (3)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發現)單位;
 
    (4)地方各級農業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
 
    (5)其他單位和個人。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不得瞞報、遲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瞞報、遲報、謊報,不得阻礙他人報告。
 
    4.2.2報告程序
 
    遵循從下至上逐級報告原則,允許越級上報。鼓勵其他單位和個人向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故的發生情況,發生重大、特別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時,省農業廳應當在2個小時內向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及對口司局報告。
 
    (1)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發現)后,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采取控制措施,及時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收到報告的機關應當及時處理并報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農業部門。
 
    (2)發生II級事故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在2小時內報告同級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綜合協調部門和上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3)發生II級及以上事故時,省農業廳應立即向省政府和農業部報告。
 
    (4)省農業廳各處室在接到II級及以上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程序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并及時報省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
 
    4.2.3報告內容
 
    (1)初次報告
 
    事故發生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盡可能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危害程度、傷亡人數、事故報告單位及報告時間、報告單位聯系人員及聯系方式、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等,如有可能應當報告事故的重要經過。
 
    (2)階段報告
 
    事故發生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既要報告新發生的情況,也要對初次報告的情況進行補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發展與變化、處置進程、事故原因等。
 
    (3)總結報告
 
    事故發生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事故處理結束后10日內作出總結報告。總結報告包括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鑒定結論,對事故的處理工作進行總結,分析事故原因和影響因素,提出今后對類似事故的防范和處置建議。
 
    4.3 事故評估
 
    4.3.1各相關部門應當按有關規定及時向農業行政部門提供信息和資料,由農業行政部門統一組織協調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事故評估。
 
    4.3.2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評估是為了核定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級別和確定應采取的措施而進行的評估。評估的內容包括:污染農產品可能導致的健康危害及所涉及的范圍,是否已造成健康損害后果及嚴重程度;事故的影響范圍及嚴重程度;事故發展蔓延趨勢。
 
    5 應急響應
 
    5.1 分級響應
 
    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分級情況,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響應分為I級、II級、Ⅲ級和IV級響應。
 
    初步核定為I級事故標準的,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領導小組,及時報省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同時,立即向農業部報告,建議啟動I級響應。在國家I級響應啟動前,先啟動II級響應;在國家I級響應啟動后,在國家特別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II級響應由省指揮部組織實施。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II級響應期間,省指揮部成員單位在省指揮部的統一指揮與調度下,按照相應職責做好事故應急處置有關工作。事故發生地州(市)農業行政部門按照省指揮部的統一部署,組織協調州(市)有關成員單位全力開展應急處置。
 
    Ⅲ級、Ⅳ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分別由州(市)、縣級啟動相應級別響應,成立農產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指揮機構運行處置。超出本級應急處置能力或必要時,報請上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派出工作組指導、協助事故應急處置工作。
 
    5.2 指揮協調
 
    (1)省農業廳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指揮協調的主要內容
 
    按照省食品安全應急指揮部的部署和要求,啟動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提出應急行動原則要求,協調指揮應急處置行動。
 
    (2)省農業廳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指揮協調的主要內容
 
    協調有關處室向農業廳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提出應急處置重大事項決策建議;派出有關專家和人員參加、指導現場處置指揮工作;協調、組織實施應急處置;及時向農業廳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報告應急處置行動的進展情況;指導對受威脅的周邊危險源的監控工作,確定重點保護區域。
 
    5.3 緊急處置
 
    現場處置主要依靠本行政區域內的應急處置力量。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后,發生事故的單位和當地人民政府按照應急預案迅速采取措施。事態出現急劇惡化的情況時,在充分考慮專家和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及時制定緊急處置方案,依法采取緊急處置措施。
 
    跨州(市)、跨領域、影響嚴重的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緊急處置方案,按照《云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實施。
 
    5.4 響應級別調整及終止
 
    在農產品安全事故處置過程中,要遵循事故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結合實際情況和防控工作需要,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應急響應級別,直至響應終止。
 
    5.4.1 響應級別調整及終止條件
 
    (1)級別提升
 
    當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隨時間發展進一步加重,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危害特別嚴重,并有蔓延擴大的趨勢,情況復雜難以控制時,應當上報省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同時報國家特別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審定,及時提升預警和反應級別。
 
    (2)級別降低
 
    對事故危害已迅速消除,并不會進一步擴散的,應當上報國家特別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審定,相應降低反應級別或者撤銷預警。
 
    (3)響應終止
 
    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隱患或相關危險因素消除后,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終結,應急處置隊伍撤離現場。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進行分析論證,經現場檢測評價確無危害和風險后,提出終止應急響應的建議,報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批準宣布應急響應結束。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匯總之后的應急處理工作情況報告,可向有關部門提出具體處理意見和建議。應急指揮小組辦公室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單位、責任單位的整改工作進行監督,及時跟蹤處理情況,隨時通報處理結果。
 
    5.5 信息發布
 
    事故信息發布由省指揮部或其辦公室統一組織,采取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新聞通稿等多種形式向社會發布,做好宣傳報道和輿論引導。
 
    6 后期處置
 
    6.1 善后處置
 
    善后處置包括人員安置、補償,征用物資補償,污染物收集、清理與處理等事項。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本地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處置工作,要盡快消除事故影響,妥善安置和慰問受害人,恢復正常秩序,保持社會穩定。
 
    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后,保險機構應當及時開展應急救援人員保險受理和受災人員保險理賠工作。
 
    造成農產品安全事故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受害人給予賠償,承擔受害人后續治療及保障等相關費用。
 
    6.2 獎懲
 
    6.2.1獎勵
 
    對在農產品安全事故應急管理和處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
 
    6.2.2責任追究
 
    對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農產品安全事故重要情況或者應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依法追究有關責任單位或責任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3 總結
 
    農產品安全事故善后處置工作結束后,省指揮部辦公室應當組織省指揮部工作組及時對農產品安全事故和應急處置工作進行總結,分析事故原因和影響因素,評估應急處置工作開展情況和效果,提出對類似事故的防范和處置建議,完成總結報告。
 
    7 附 則
 
    7.1 預案管理與更新
 
    與農產品安全事故處置有關的法律法規被修訂,部門職責或應急資源發生變化,應急預案在實施過程中出現新情況或新問題時,要結合實際及時修訂與完善本預案。
 
    州(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參照本預案,制定地方農產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地方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分級應當與本預案一致。
 
    7.2 演習演練
 
    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統一規劃、分類實施、分級負責、突出重點、適應需求”的原則,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形式,組織開展突發農產品安全事故的應急演習演練。
 
    省農業廳會同有關部門及單位指導突發農產品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演習演練工作。組織全省性和區域性突發農產品安全事故的應急演習演練,以檢驗和強化應急準備、協調和應急響應能力,并對演習演練結果進行總結和評估,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
 
    7.3 預案解釋部門
 
    本預案由省農業廳負責解釋。
 
    7.4 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8 附 錄
 
    8.1 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分級、響應標準


    8.2 云南省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組織機構圖;

 
    8.3 云南省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省農業廳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指揮
 
    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8.4 云南省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絡人員名單。




 
地區: 云南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