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市、區)農業局:
近年來,我省按照現代生態循環農業和畜牧業轉型升級的要求,積極探索農牧結合資源化利用新模式,為治理農業面源污染、實現農業生態循環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具體推進過程中,種養對接不緊密、使用技術不清晰、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問題仍然存在。為加快我省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現就大力推進農牧結合、深化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目標
圍繞“五水共治”、“兩美”浙江建設,以強化農牧點量對接、生態消納循環為重點,按照就地利用為先、異地利用兜底,資源化利用為先、無害化處理兜底的要求,堅持政策推動,完善基礎設施,加強技術支撐,全面落實一縣一方案、一場一對策治理要求,建立健全養殖廢棄物(包括糞便、沼液、墊料等)主體責任處理與社會化服務相結合的農牧對接長效機制,力爭到2018年底,全省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水平達到98%以上。
二、盡快制訂定點定量農牧對接方案
要按照農牧結合、種養平衡、生態循環的要求,測算規模養殖場(實行生態消納)養殖廢棄物產生量和需要配套的消納地面積,制定養殖場——種植基地、養殖場——服務組織——種植基地生態消納等對接方案。要統籌設定縣域和單個養殖場污水(沼液)貯存設施容量(包括養殖場和種植業區域貯存設施),要求能分別承載2個月以上產生量(不包括工業處理和納管排放)。生態消納地主要由養殖場周邊農地、農業“兩區”、“一區一鎮”、“三品一標”等生產基地和花卉苗木、園地林地、新造農地等組成,并配套相應的貯存輸送灌溉設施。各地要通過土地流轉、種養業主體簽訂對接協議等方式,幫助養殖場落實消納地,鼓勵倡導就地就近利用。對采取工業化治理的養殖場,要創造條件配套一定的農牧結合用地,提升治理能力。各縣(市、區)要在2017年2月底前完成“一縣一方案、一場一策”農牧對接方案,各市在3月底前將方案匯總報省廳。
三、突出抓好沼液和初級糞污的資源化利用
(一)建設完善沼液貯存輸送配套設施。要著力增強沼液(含初級糞污,下同)貯運能力,積極爭取國土、林業、水利、財政等部門支持,力爭2017年底前在消納地全面設立儲液池(罐),建設噴灌管網,配置運輸車輛,方便種植業主使用。儲液池(罐)設立要考慮交通便利、方便使用、外觀美麗等因素,并按農牧對接方案確定池(罐)容量,確保在冬季和雨季有足夠容量貯存養殖場沼液和糞污。對采取漫灌方式資源化利用沼液的,要抓緊改造提升,切實防止污染周邊水體和土壤。建設時要與肥水一體化、病蟲害綠色防控等主推技術相集成,所需經費可統籌利用農業項目資金。
?。ǘ┲贫ㄍ茝V沼液利用技術導則。各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要著力促進沼液施用,研究不同農作物沼液施用的時間、數量等指標,制定一批沼液利用技術導則,通過發放掛圖、技術培訓、上門服務等方式加快推廣。針對當前沼液養份含量不清晰、肥力不穩定等情況,要結合測土配方、農業“三品”生產等工作或通過購買服務等辦法,對沼液有效成分進行快速檢測,按檢測結果和技術導則要求指導農戶施用。畜牧飼料管理部門要加快組織修訂飼料推薦標準,大力推廣綠色環保型飼料和節水技術,從源頭上減少重金屬、抗生素和污水量,實現沼液主要成分基本穩定。要利用三農六方平臺,組織開展沼液濃縮、沼液肥水分離技術攻關和沼液設施農業應用技術研究。
(三)積極培育沼液配送服務組織。要著力做強養殖廢棄物利用社會化服務,采取政府引導扶持、企業市場運作的方式,在2017年底前培育和做強若干個區域性沼液配送服務組織,解決沼液、墊料大量異地消納問題。要督促服務組織健全畜禽養殖廢棄物收集、儲運和消納臺賬,有條件的地方要建立沼液供需、配送智能化管理系統并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加強日常巡查,確保運行正常、高效。支持服務組織開辦有機肥、液態肥加工企業,加強與其他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合作,開展沼液初加工、墊料供應與處理、統一施肥施藥、貯運設施建設管護等業務,為農業生產提供全方位、專業化服務。
四、切實加強畜禽干糞資源化利用和商品有機肥推廣應用
要根據畜禽飼養量,布局建設配套有機肥加工廠或堆肥場,通過政策引導優先采購施用有機肥,各級財政要加大對商品有機肥施用的財政補貼力度。將畜禽干糞加工設備、有機肥施用機械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提高有機肥施用積極性。要加強畜禽干糞加工、有機肥生產企業管理,加大商品有機肥生產企業扶持力度,鼓勵支持其技術改造,從源頭保證商品有機肥質量。
五、切實加強畜禽養殖廢棄物成分監測、預警和控制
要深入開展畜禽干糞、有機肥、沼液、墊料中的有效養分和微量元素特別是有毒重金屬的檢測,建立健全數據庫,做好農牧結合的指導和技術服務工作。要結合農業“兩區”土壤污染治理三年行動、測土配方等工作,確定一批農牧結合的監測點,定期重點開展土壤重金屬監測與對比分析,為科學施用有機肥提供依據。要持續跟蹤沼液施用對作物生長、農產品品質、土壤肥力等影響,加強分析評估,做好分類指導和風險防控工作。
六、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宣傳示范推廣
各地務必高度重視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統籌農口資金切實加大扶持力度。各級農業部門要明確工作任務和機制,將農牧結合工作列入農業現代化綜合評價指標考核,并爭取列入當地“五水共治”考核指標。農業“兩區”、“一區一鎮”、“三品”基地要把配套消納畜禽廢棄物作為驗收的必要條件;生態循環農業區要將種養業匹配度和有機肥的使用占比作為評定指標。各級農技推廣機構要加大對基層農技人員沼液使用技術培訓,加強對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宣傳示范,加快形成社會共治良好氛圍。
浙江省農業廳
2016年11月11日
近年來,我省按照現代生態循環農業和畜牧業轉型升級的要求,積極探索農牧結合資源化利用新模式,為治理農業面源污染、實現農業生態循環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具體推進過程中,種養對接不緊密、使用技術不清晰、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問題仍然存在。為加快我省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現就大力推進農牧結合、深化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目標
圍繞“五水共治”、“兩美”浙江建設,以強化農牧點量對接、生態消納循環為重點,按照就地利用為先、異地利用兜底,資源化利用為先、無害化處理兜底的要求,堅持政策推動,完善基礎設施,加強技術支撐,全面落實一縣一方案、一場一對策治理要求,建立健全養殖廢棄物(包括糞便、沼液、墊料等)主體責任處理與社會化服務相結合的農牧對接長效機制,力爭到2018年底,全省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水平達到98%以上。
二、盡快制訂定點定量農牧對接方案
要按照農牧結合、種養平衡、生態循環的要求,測算規模養殖場(實行生態消納)養殖廢棄物產生量和需要配套的消納地面積,制定養殖場——種植基地、養殖場——服務組織——種植基地生態消納等對接方案。要統籌設定縣域和單個養殖場污水(沼液)貯存設施容量(包括養殖場和種植業區域貯存設施),要求能分別承載2個月以上產生量(不包括工業處理和納管排放)。生態消納地主要由養殖場周邊農地、農業“兩區”、“一區一鎮”、“三品一標”等生產基地和花卉苗木、園地林地、新造農地等組成,并配套相應的貯存輸送灌溉設施。各地要通過土地流轉、種養業主體簽訂對接協議等方式,幫助養殖場落實消納地,鼓勵倡導就地就近利用。對采取工業化治理的養殖場,要創造條件配套一定的農牧結合用地,提升治理能力。各縣(市、區)要在2017年2月底前完成“一縣一方案、一場一策”農牧對接方案,各市在3月底前將方案匯總報省廳。
三、突出抓好沼液和初級糞污的資源化利用
(一)建設完善沼液貯存輸送配套設施。要著力增強沼液(含初級糞污,下同)貯運能力,積極爭取國土、林業、水利、財政等部門支持,力爭2017年底前在消納地全面設立儲液池(罐),建設噴灌管網,配置運輸車輛,方便種植業主使用。儲液池(罐)設立要考慮交通便利、方便使用、外觀美麗等因素,并按農牧對接方案確定池(罐)容量,確保在冬季和雨季有足夠容量貯存養殖場沼液和糞污。對采取漫灌方式資源化利用沼液的,要抓緊改造提升,切實防止污染周邊水體和土壤。建設時要與肥水一體化、病蟲害綠色防控等主推技術相集成,所需經費可統籌利用農業項目資金。
?。ǘ┲贫ㄍ茝V沼液利用技術導則。各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要著力促進沼液施用,研究不同農作物沼液施用的時間、數量等指標,制定一批沼液利用技術導則,通過發放掛圖、技術培訓、上門服務等方式加快推廣。針對當前沼液養份含量不清晰、肥力不穩定等情況,要結合測土配方、農業“三品”生產等工作或通過購買服務等辦法,對沼液有效成分進行快速檢測,按檢測結果和技術導則要求指導農戶施用。畜牧飼料管理部門要加快組織修訂飼料推薦標準,大力推廣綠色環保型飼料和節水技術,從源頭上減少重金屬、抗生素和污水量,實現沼液主要成分基本穩定。要利用三農六方平臺,組織開展沼液濃縮、沼液肥水分離技術攻關和沼液設施農業應用技術研究。
(三)積極培育沼液配送服務組織。要著力做強養殖廢棄物利用社會化服務,采取政府引導扶持、企業市場運作的方式,在2017年底前培育和做強若干個區域性沼液配送服務組織,解決沼液、墊料大量異地消納問題。要督促服務組織健全畜禽養殖廢棄物收集、儲運和消納臺賬,有條件的地方要建立沼液供需、配送智能化管理系統并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加強日常巡查,確保運行正常、高效。支持服務組織開辦有機肥、液態肥加工企業,加強與其他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合作,開展沼液初加工、墊料供應與處理、統一施肥施藥、貯運設施建設管護等業務,為農業生產提供全方位、專業化服務。
四、切實加強畜禽干糞資源化利用和商品有機肥推廣應用
要根據畜禽飼養量,布局建設配套有機肥加工廠或堆肥場,通過政策引導優先采購施用有機肥,各級財政要加大對商品有機肥施用的財政補貼力度。將畜禽干糞加工設備、有機肥施用機械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提高有機肥施用積極性。要加強畜禽干糞加工、有機肥生產企業管理,加大商品有機肥生產企業扶持力度,鼓勵支持其技術改造,從源頭保證商品有機肥質量。
五、切實加強畜禽養殖廢棄物成分監測、預警和控制
要深入開展畜禽干糞、有機肥、沼液、墊料中的有效養分和微量元素特別是有毒重金屬的檢測,建立健全數據庫,做好農牧結合的指導和技術服務工作。要結合農業“兩區”土壤污染治理三年行動、測土配方等工作,確定一批農牧結合的監測點,定期重點開展土壤重金屬監測與對比分析,為科學施用有機肥提供依據。要持續跟蹤沼液施用對作物生長、農產品品質、土壤肥力等影響,加強分析評估,做好分類指導和風險防控工作。
六、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宣傳示范推廣
各地務必高度重視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統籌農口資金切實加大扶持力度。各級農業部門要明確工作任務和機制,將農牧結合工作列入農業現代化綜合評價指標考核,并爭取列入當地“五水共治”考核指標。農業“兩區”、“一區一鎮”、“三品”基地要把配套消納畜禽廢棄物作為驗收的必要條件;生態循環農業區要將種養業匹配度和有機肥的使用占比作為評定指標。各級農技推廣機構要加大對基層農技人員沼液使用技術培訓,加強對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宣傳示范,加快形成社會共治良好氛圍。
浙江省農業廳
2016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