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區)人民政府,自治區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
進入汛期以來,我區降水量明顯增加,影響安全生產的不利因素也隨之增多,引發生產安全事故的風險加大。為切實做好我區汛期期間的安全生產工作,有效防范和處置因氣象災害引發的安全生產事故,現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結合黨中央、國務院及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安排部署,認真分析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季節性災害、高溫多雨等因素的疊加對安全生產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切實加強對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組織領導,狠抓責任和工作措施落實,結合本地區、本行業領域實際,對汛期安全生產形勢進行全面分析和評估,對汛期安全防范工作進行再部署、再推動、再落實,著力查缺補漏,消除盲區,全力防范應對各類自然災害引發各類生產安全事故。
二、突出監管重點,深入排查治理隱患。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結合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突出重點領域、重點部位、重點環節,深入開展汛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要依法監督各生產經營單位開展汛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建筑工程領域要監督企業加強工地、宿營地等安全檢查和防護;道路交通領域要對公路、鐵路等存在被沖毀危險的橋梁、隧道、涵洞、邊坡等加強實時監測監控,及時預警,排除險情;礦山領域要認真組織開展評估和排查暴雨可能給礦山、露天邊坡、排土場、員工宿舍等帶來的安全風險,制定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嚴防因暴雨、洪水、泥石流等引發淹井、老采空區透水和地表塌陷、邊坡和排土場坍塌、員工宿舍被埋等事故發生;危險化學品、油氣輸送管道和煙花爆竹領域要針對各自安全生產特點,制定防高溫、防雷電、防洪、防潮、防地質災害等針對性防范措施,加強重點場所、重點部位、重大危險源以及采用大開挖等工藝穿越河流堤壩管段的實時監控,嚴防各類事故發生;文化旅游領域要對登山、涉水、高空索道等重點部位強化設施設備檢查檢修,對可能出現洪水、泥石流、滑坡危險的場所要及時封閉、停止運營。其他行業領域也要結合實際,切實做好汛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強化安全防范。
三、完善體制機制,強化部門協同聯動。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針對汛情特點,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演練,并做好地方政府和企業應急預案的有效銜接。同時,要進一步完善部門間聯合會商、信息共享、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加強與氣象、自然資源、水利等部門的聯系,密切關注氣象變化,加強災害性天氣、地質災害預測預報和人流車流監測,及時發布暴雨、雷電、大風等預警預報信息,廣泛進行風險防范、避險逃生知識技能的宣傳、提示,指導企業和社會公眾做好防范應對。
四、強化值班值守,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加強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在崗帶班、關鍵崗位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發現事故險情及時、準確上報和科學效有處置。各生產經營單位要密切關注、及時掌握氣象預報和災害預警信息,加強對重要裝置、重點部位、重點場所、重點線路等的巡查監控,發現重大險情及時采取停產撤人、轉移疏散、避險逃生等防范措施,嚴防自然災害引發生產安全事故,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自治區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
2020年7月16日
進入汛期以來,我區降水量明顯增加,影響安全生產的不利因素也隨之增多,引發生產安全事故的風險加大。為切實做好我區汛期期間的安全生產工作,有效防范和處置因氣象災害引發的安全生產事故,現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結合黨中央、國務院及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安排部署,認真分析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季節性災害、高溫多雨等因素的疊加對安全生產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切實加強對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組織領導,狠抓責任和工作措施落實,結合本地區、本行業領域實際,對汛期安全生產形勢進行全面分析和評估,對汛期安全防范工作進行再部署、再推動、再落實,著力查缺補漏,消除盲區,全力防范應對各類自然災害引發各類生產安全事故。
二、突出監管重點,深入排查治理隱患。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結合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突出重點領域、重點部位、重點環節,深入開展汛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要依法監督各生產經營單位開展汛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建筑工程領域要監督企業加強工地、宿營地等安全檢查和防護;道路交通領域要對公路、鐵路等存在被沖毀危險的橋梁、隧道、涵洞、邊坡等加強實時監測監控,及時預警,排除險情;礦山領域要認真組織開展評估和排查暴雨可能給礦山、露天邊坡、排土場、員工宿舍等帶來的安全風險,制定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嚴防因暴雨、洪水、泥石流等引發淹井、老采空區透水和地表塌陷、邊坡和排土場坍塌、員工宿舍被埋等事故發生;危險化學品、油氣輸送管道和煙花爆竹領域要針對各自安全生產特點,制定防高溫、防雷電、防洪、防潮、防地質災害等針對性防范措施,加強重點場所、重點部位、重大危險源以及采用大開挖等工藝穿越河流堤壩管段的實時監控,嚴防各類事故發生;文化旅游領域要對登山、涉水、高空索道等重點部位強化設施設備檢查檢修,對可能出現洪水、泥石流、滑坡危險的場所要及時封閉、停止運營。其他行業領域也要結合實際,切實做好汛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強化安全防范。
三、完善體制機制,強化部門協同聯動。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針對汛情特點,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演練,并做好地方政府和企業應急預案的有效銜接。同時,要進一步完善部門間聯合會商、信息共享、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加強與氣象、自然資源、水利等部門的聯系,密切關注氣象變化,加強災害性天氣、地質災害預測預報和人流車流監測,及時發布暴雨、雷電、大風等預警預報信息,廣泛進行風險防范、避險逃生知識技能的宣傳、提示,指導企業和社會公眾做好防范應對。
四、強化值班值守,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加強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在崗帶班、關鍵崗位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發現事故險情及時、準確上報和科學效有處置。各生產經營單位要密切關注、及時掌握氣象預報和災害預警信息,加強對重要裝置、重點部位、重點場所、重點線路等的巡查監控,發現重大險情及時采取停產撤人、轉移疏散、避險逃生等防范措施,嚴防自然災害引發生產安全事故,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自治區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
2020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