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市、區)農委(農林局、農業局):
為切實做好2013年全省種植業工作,加快推進種植業轉型升級,提升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能力,我委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2013年全省種植業工作要點》,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附件:2013年全省種植業工作要點
附件:
2013年全省種植業工作要點
2012年,全省糧食生產在高起點上實現九連增。2013年,種植業工作將緊緊圍繞確保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強化科技支撐,強化設施裝備,強化組織經營方式創新,全面提升綜合生產能力,糧食面積穩定在8000萬畝左右,總產670億斤以上,力爭實現“十連增”。突出“六個圍繞、六個著力加強”:
一、圍繞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著力加強綜合生產能力建設。重點加強糧食產量10億斤以上的糧食大縣產能建設,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機裝備配套,大力推進“畝產噸糧縣”創建,鞏固糧食主產縣生產基礎。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優化產業結構,因地制宜推進旱改水、秈稻改粳稻,加大直播改機插力度,力爭水稻面積穩定在3400萬畝左右。抓好夏糧生產,積極推行麥油輪作,推進玉米畝產千斤鄉鎮建設。統籌抓好棉花、蠶桑、特糧特經的作物生產。按期保質完成24萬畝高標準糧田建設任務,穩步推進旱改水田間工程,力爭2013年實施20萬畝以上,五年實施100萬畝以上。深入貫徹實施《江蘇省耕地質量管理條例》,切實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強化地力培肥綜合示范區建設,實施商品有機肥料推廣補貼40萬噸以上,繼續在蘇南地區實施綠肥種植以獎代補20萬畝。加快普及測土配方施肥,實施面積6500萬畝次以上。
二、圍繞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著力加強高產增效創建。逐步實現糧棉油高產增效創建萬畝示范片重點鄉鎮和關鍵環節專業化服務兩個全覆蓋,著力推進萬畝片高產技術向大面積生產推廣普及、單一性專業化服務組織向綜合性全程服務組織、萬畝示范片建設向高標準糧食生產基地建設三個轉變,全年創建萬畝示范片1000個以上。發揮萬畝示范片集中連片優勢,加強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健全專業化服務體系,推進產銷銜接,打造一批現代優質糧油產業基地。實行良種良法配套,加強農機農藝融合,集成推廣稻麥、麥玉、稻油等周年高產技術模式,示范應用《稻麥周年高產高效栽培與防災減災技術明白圖》。堅持把推進專業化服務為高產增效創建重點內容,加大商品化集中育秧、病蟲統防統治力度,萬畝片商品化集中育秧規模達到50%以上,創建一批商品化集中育秧示范鄉鎮。大力培育種田大戶、家庭農場等。
三、圍繞增強農業核心競爭力,著力加強現代種業建設。加快推動種業企業與育種單位、種業企業與種業企業“兩個重組”,重點培育30個省級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推動2家企業進入國家級行列,支持1-2家企業申請國家信用評價AAA等級。用好省級現代種業發展專項資金,為培育壯大種業企業提供支撐。抓好商業化育種能力建設,加快推動基礎性研究與商業化育種、科研院所與所辦企業“兩個分離”,加快選育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綜合性狀突出的新品種。加快推動弱小種業企業、不適宜老品種“兩個退出”,全面清查企業經營資質,力爭全省持證企業總量下降20%。堅持品種審定、推廣、退出有機結合的原則,盡快扭轉部分地區主體品種不突出現象。全面加強縣級品種管理與推廣職能,逐步建立健全新品種示范推廣體系。組織引導企業積極參與新品種展示示范,建立種子管理機構搭臺、企業唱戲、農民參與的新品種示范推廣機制。
四、圍繞打造農業現代化先行區,著力加強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以突出科技支撐,強化規模基地、公共服務、知名品牌帶動“一支撐三帶動”為重點,提升農業園區建設水平。跟蹤國內外農業科技發展動態,圍繞地方優勢主導產業,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強化科技創新,大力發展生物農業、感知農業、信息農業等,集成推廣一批現代農業科技成果。加強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配套完善現代化種苗繁育、科技展示、農民培訓、質量檢測、倉儲物流、信息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既為入園主體搞好服務,又為面上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服務,不斷提升園區服務能力。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吸引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等各類主體入園發展。農業生產環節突出農民的主體地位,發揮農業企業的投入優勢,加強產前、產中環節的投入。開展“三品一標”認證,打造一批省級、國家級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標。組織園區基地及周邊農民實行統一標準生產、統一品牌銷售,進一步提高區域農產品市場占有率。
五、圍繞確保農業安全生產,著力加強農業生產應急管理。組織打好重大病蟲害防治總體戰,確保糧食作物病蟲總體危害損失控制在3%以內,經濟作物病蟲危害損失控制在8%以內。深入推進“五有五好”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創建,力爭新增500個登記注冊的服務組織。大力推進綠色防控,年應用物理防治措施100萬畝,篩選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藥2-3種,推廣生物農藥比上年新增100萬畝以上。針對近年來干旱、洪澇、凍害、臺風、強降雨等自然災害發生特點和新變化,制定防災減災預案,提高防災減災主動性。認真落實中央和省級救災資金,積極爭取地方財政支持,加大災害救助力度,加強救災種子(蠶種)、化肥等物資儲備。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及時認真組織生產事故技術鑒定。
六、圍繞提升為農服務水平,著力加強行業依法管理。圍繞加強農業生產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切實加強農情、病蟲情、土壤墑情、災情等重要農情信息調度和信息發布。圍繞關鍵農時、重點市場網點,抓好種子、農藥、化肥等重要投入品監管。組織實施好糧棉油高產增效創建、現代種業發展專項、測土配方施肥、耕地質量建設、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農業災后復產補助、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等重點農業項目。強化項目監管,制定科學可行的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開展資金抽查審計,提高項目實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