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我市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有效解決“地溝油”回流餐桌問題,切實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國辦發〔2010〕36號)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全省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魯政辦發〔2010〕81號)精神,經市政府同意,確定自即日起至5月10日,在全市范圍內集中開展“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深入開展食品安全整頓,切實解決“地溝油”和餐廚廢棄物管理領域的突出問題,不斷健全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促進食品安全監管各環節無縫銜接。堅持專項整治與日常監管相結合、集中整治與長效機制建設相結合、嚴格執法與科學管理相結合,統籌兼顧,突出重點,依法整頓,提高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水平,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強化對油脂生產企業、食品生產加工單位、食用油經營企業和餐飲服務單位的監督檢查,仔細排查和清理非法生產“地溝油”的黑窩點,摸清“地溝油”原料來源和銷售渠道,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嚴厲打擊生產、提煉、銷售、采購和使用“地溝油”的違法行為。加強餐廚廢棄物管理,進一步規范食用油生產經營秩序,有效解決“地溝油”回流餐桌問題,切實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三、整治任務
(一)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地溝油”整治工作的組織協調。切實加強統籌協調,認真搞好宣傳發動,及時收集和報送有關信息,督促有關部門落實監管責任,完成專項整治任務。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食用油的風險監測,完善相關檢測方法。(二)質監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地溝油”整治。加強對食用油生產加工企業的監督檢查,督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把原材料進廠關、生產過程關和出廠檢驗關,依法查處食品生產加工單位以“地溝油”為原料生產加工食品等違法行為。(三)工商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地溝油”整治。對非法從事廢棄食用油脂和餐廚垃圾收集、運輸、處置經營活動的行為,依法嚴肅查處。對經營的食用油開展全面監督檢查,督促經營者建立食用油購銷臺賬。以集貿市場、批發單位、食雜店等單位為重點,查處經營假冒偽劣和來源不明食用油行為,嚴厲打擊銷售“地溝油”違法行為。(四)衛生部門負責餐飲服務環節“地溝油”整治。以城市(鎮)、旅游景區等餐飲業集中地為重點地區,以小餐館、餐飲攤點、火鍋店和學校食堂、企事業單位食堂、工地食堂等集體食堂為主要對象,開展對餐飲服務單位采購和使用食用油脂情況的監督檢查,嚴查進貨查驗記錄及索證索票制度落實情況,嚴厲打擊購買、使用“地溝油”和非正規來源食用油烹飪食物行為。
(五)商務部門負責加強餐飲業行業管理,充分發揮餐飲行業協會作用,引導餐飲企業誠信經營。
(六)城管執法部門負責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和處理的綜合協調、監督和管理工作。規范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置行為,督促收運、處置餐廚廢棄物單位建立臺賬。加強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置單位和個人市場準入管理。
(七)發改部門負責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綜合協調,負責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政策制定、監督和管理。
(八)環保部門負責廢棄油脂和餐廚廢棄物產生、利用和處置過程的環境監督管理。
(九)畜牧獸醫部門負責畜禽養殖環節整治。加強對畜禽飼養場(戶)及飼料的監督管理,依法查處使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餐館、食堂的泔水飼喂畜禽。
(十)公安部門負責依法受理、偵辦有關部門移交的涉及“地溝油”問題涉嫌犯罪案件,嚴厲打擊有關“地溝油”犯罪行為。
四、工作步驟
(一)動員部署和調查摸底階段(1月31日前)。各級各有關部門根據本方案,制定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對集中整治進行部署和調查摸底,并于1月31日前將實施方案報市食安辦。
(二)集中整治階段(2月1日至3月31日)。根據調查摸底情況,集中開展食用油、“地溝油”市場安全整治及餐廚廢棄物回收和無害化處理,依法取締非法生產加工“地溝油”的黑窩點,規范餐廚廢棄物存放、清理、收運、集中無害化處理和合理加工利用行為。嚴厲打擊違法生產、銷售、使用散裝不符合標準食用油、“地溝油”等不法行為,嚴防“地溝油”回流餐桌。
(三)鞏固提高階段(4月1日至4月15日)。鞏固整治成果,對整治工作進行全面自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
(四)檢查驗收階段(4月16日至5月10日)。各級各有關部門對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總結,探索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市政府于5月5日前對各地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督導檢查。
五、工作要求
(一)落實監管責任。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發改、經信、公安、監察、衛生、食品藥品監管、住建、環保、城管執法、工商、質監、商務、糧食、畜牧獸醫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市“地溝油”專項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各縣(市、區)要建立縣(市、區)長負責制,落實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及時研究、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統籌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確保整治取得實效。有關部門要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建立健全監管信息交流和反饋機制、監管執法聯動機制和監督檢查機制,及時通報工作情況,形成聯動打擊合力。
(二)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要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意識,加強企業誠信和行業自律教育。督促企業堅持誠信守法經營,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嚴格執行生產衛生標準和操作規范,建立健全并嚴格落實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和全程追溯制度,加強對食品原料的檢驗檢測,發現問題立即處理并向監管部門報告。
(三)加強輿論監督和宣傳教育。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建立有獎舉報制度,公布投訴舉報電話,支持鼓勵群眾參與“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工作,對有關投訴舉報“地溝油”和非法收運、處置餐廚廢棄物的線索,及時查處。要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大力普及食用油等方面的食品安全常識和相關法律知識,引導群眾科學消費,提高群眾的健康意識、食品安全意識和環保意識。要及時向社會公布在“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方面出現問題的企業和單位,并納入企業誠信記錄。要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聯絡,支持新聞媒體及時報道有關工作措施、進展和成效,對違法使用“地溝油”的餐飲企業和非法制售窩點予以曝光,為“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四)加強督促檢查。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對“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工作逐級開展督導檢查。對工作扎實、效果顯著的,要給予鼓勵表揚。對問題突出且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的,要通報批評、限期整改。
(五)構建長效監管機制。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探索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建立食用油生產加工、經營和使用單位供應鏈條的快速追查溯源機制,嚴格落實索證索票制度,切斷“地溝油”的供應渠道。要健全和完善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督促餐廚廢棄物產生單位建立餐廚廢棄物處置管理制度,從源頭上解決滋生“地溝油”的問題。要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支持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建設,積極扶持相關企業發展,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市政府各有關部門每月20日前,向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報送一次工作進展情況。工作總結經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后于4月20日前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