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山東省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魯政辦發〔2011〕21號)有關要求,市政府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行動。現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原則,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進一步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標。通過專項行動,進一步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全面規范食品添加劑的生產、流通和使用,有效遏制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違法行為,使食品生產經營秩序持續好轉,食品安全水平明顯提高,人民群眾食品安全得到切實保障。
二、工作任務
(一)嚴厲打擊食用農產品環節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
1.強化生鮮乳生產、收購、運輸等環節監管。嚴格執行入場檢疫、巡回檢疫和同步檢疫制度,嚴厲打擊生鮮乳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及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主要責任單位:畜牧獸醫部門)
2.強化各類標準化養殖場的日常監管,對飼料等進行常態化抽查監測,深入排查并堅決打擊在飼料原料和產品中添加“瘦肉精”等有毒有害物質及在畜禽飼養、販運過程中使用違禁藥物的行為。加強獸藥使用的監督管理。(主要責任單位:畜牧獸醫部門)
3.以蔬菜、瓜果、水產品為重點,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檢測力度,嚴厲打擊在農產品種植環節使用禁、限用高毒農藥、非法添加劑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行為。對水產品養殖戶進行拉網檢查,重點查處水產養殖環節違法使用禁用藥物和有毒有害化學物質行為。依法嚴厲打擊在水產種苗及商品魚生產中非法使用孔雀石綠、氯霉素、硝基呋喃類等國家禁令藥物的違法行為。(主要責任單位:農業部門)
4.加強對農業投入品市場監管,積極推行農藥市場準入備案制度,嚴厲打擊制售禁、限用高毒農藥的違法行為。強化農業特色品牌基地、都市農業園區、“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監管,全面落實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主要責任單位:農業部門)
5.加強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日常監管,嚴厲查處違法屠宰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質的行為,嚴防不合格肉產品流入加工、流通、餐飲、消費環節。(主要責任單位:商務部門)
(二)嚴厲打擊食品生產加工環節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
1.嚴格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管。認真排查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基本情況,嚴格審核企業生產許可條件,從嚴查處未經許可擅自生產的企業。督促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依法規范產品標志標識。
2.加強食品添加劑使用監管。督促食品生產加工單位嚴格執行食品添加劑進貨查驗記錄和使用登記記錄制度,不購入標識不規范、來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劑,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定的范圍和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食品生產企業在其產品標識中對使用的添加劑依照相關規定予以明示。
3.加強乳制品、肉制品、飲料等重點產品的原輔料采購、使用環節監管。加大對食品生產加工單位的廠房、車間、倉庫等重點部位的巡查力度,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主要責任單位: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三)嚴厲打擊食品流通環節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
1.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經營主體監管,建立健全食品添加劑經營主體登記臺賬,有針對性地開展市場巡查,嚴肅查處和取締無照經營、銷售假冒偽劣及標簽標識不規范不合格食品添加劑等違法行為。
2.督促食品添加劑經營者建立并嚴格執行進貨查驗記錄、銷貨實名登記、不合格食品添加劑退市等制度。
3.加強流通環節食品抽樣檢驗,檢查食品是否存在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食品添加劑,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切實防范流通環節食品安全風險。(主要責任單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四)嚴厲打擊餐飲服務環節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
1.嚴格落實餐飲服務許可制度,加強保健食品日常監管,嚴厲打擊餐飲業和保健食品行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重點整治提供火鍋、自制飲料、自制調味料等餐飲服務單位非法添加、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督促上述企業在醒目位置公布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名稱。
2.落實餐飲經營者食品添加劑和食品調味料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采購記錄制度,建立食品添加劑進貨記錄臺賬和使用記錄臺賬。嚴禁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向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銷售國家公布的“嚴禁用于食品和飼料加工”的藥品。(主要責任單位:食品藥品監管部門)
(五)嚴厲打擊食品進出口環節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加強進出口食品添加劑的檢驗和控制,嚴格落實進出口食品各項監督檢驗管理制度。重點強化對進出口食品中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物質的監測。完善進出口食品信息通報制度,進一步提高進出口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質量安全水平。(主要責任單位: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
(六)加強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行業管理。進一步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行業管理,強化企業誠信體系和行業自律機制建設,引導企業樹立安全發展、誠信經營的理念,促進食品行業健康規范發展。(主要責任單位:經濟和信息化等行業主管部門)
三、工作安排
(一)自查自糾階段(2011年6月30日以前)。
1.各縣(市)區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根據衛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督促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企業開展自查自糾工作;認真調查掌握相關企業的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使用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抽檢工作,摸清底數。
2.積極宣傳發動群眾舉報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各縣(市)區政府和各監管部門要公布投訴舉報電話,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及時追蹤調查,對舉報屬實者實施獎勵。
(二)集中整治階段(2011年7月1日至11月30日)。
1.根據自查自糾階段掌握的情況,對發現的重點產品、重點區域和重點單位開展突擊檢查行動,依法嚴厲查處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追溯非法食品添加物源頭,采取有效措施切斷非法食品添加物的供應鏈。
2.曝光一批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及產品,宣講專項行動典型案例。
(三)規范鞏固階段(2011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1.完善治本措施,規范食品添加劑的生產、流通和使用,建立健全有效的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和使用的監督管理機制及快速追溯機制。
2.進一步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以及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單位的日常巡回檢查和監督抽檢。發現仍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制售非法食品添加物的單位和個人,依法從重處理。
3.加強食品行業誠信和自律機制建設,指導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和完善自身管理制度,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守法意識。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形成監管合力。本次專項行動由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牽頭組織,各縣(市)區具體組織實施。為加強對該項工作的組織領導,我市成立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名單附后)。各縣(市)區政府也要建立相應工作機制,將該項工作作為食品安全工作重點,政府主要負責人親自抓,分管負責人直接負責,扎實推動本轄區整治工作。市、縣兩級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要切實擔負起綜合協調職責。各有關部門要嚴格落實履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和行業管理職責,加強監督執法隊伍建設,建立實施崗位責任制,及時查處糾正違法違規行為;要密切協調配合,強化聯合執法,形成監管合力,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二)加大查處力度,依法追究責任。各級各有關部門要依法加大查處力度,在全面清查的基礎上,對重點品種、重點地域、重點環節、重點企業進行重點整治,對重大典型案件的查處要及時公布查處結果,涉嫌違法犯罪的案件要及時移交公安部門。公安部門要及時介入,及時立案偵查、調查取證等,對影響重大的案件要掛牌督辦,確保依法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行為。監察部門要嚴肅查處失職瀆職、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等違法違紀行為,構成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三)積極宣傳教育,營造良好氛圍。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積極宣傳國家、省關于專項整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的政策措施,營造專項行動良好氛圍。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普及飲食安全知識,提高人民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及時公布本單位實施專項整治的進展和成效等有關情況,增強人民群眾的消費信心;有針對性地曝光專項行動中查處的典型案例,督促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者自覺規范生產經營行為,切實提高食品產業和食品添加劑產業安全管理水平。
(四)加強信息溝通,及時評估總結。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強化信息報送工作。在專項行動期間,各縣(市)區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將整治信息、監督檢查和檢測情況于每周五報送至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對發現的大案要案及調查處理情況要隨時報送;自查自糾階段、集中整治階段結束后要及時報送階段總結,年底前要報送專項行動全面總結。
濟南市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鄒世平 (副市長)
副組長:張偉 (市政府副秘書長)
賈堂宏 (市衛生局局長)
成 員:郭衍友 (市經濟和信息化委總工程師)
吳德清 (市公安局副局長)
劉大坤 (市財政局副局長)
丁毅 (市監察局副局長)
朱興利 (市衛生局黨委副書記)
曲國華 (市商務局副局長)
袁軍 (市農業局副巡視員)
付良玉 (市畜牧獸醫局總獸醫師)
宋爾良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巡視員)
王萬春 (市質監局副局長)
徐善慶 (市工商局巡視員)
原永蘭 (濟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衛生局,賈堂宏兼任辦公室主任,朱興利兼任辦公室副主任。專項行動結束后,領導小組自行撤銷。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原則,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進一步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標。通過專項行動,進一步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全面規范食品添加劑的生產、流通和使用,有效遏制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違法行為,使食品生產經營秩序持續好轉,食品安全水平明顯提高,人民群眾食品安全得到切實保障。
二、工作任務
(一)嚴厲打擊食用農產品環節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
1.強化生鮮乳生產、收購、運輸等環節監管。嚴格執行入場檢疫、巡回檢疫和同步檢疫制度,嚴厲打擊生鮮乳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及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主要責任單位:畜牧獸醫部門)
2.強化各類標準化養殖場的日常監管,對飼料等進行常態化抽查監測,深入排查并堅決打擊在飼料原料和產品中添加“瘦肉精”等有毒有害物質及在畜禽飼養、販運過程中使用違禁藥物的行為。加強獸藥使用的監督管理。(主要責任單位:畜牧獸醫部門)
3.以蔬菜、瓜果、水產品為重點,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檢測力度,嚴厲打擊在農產品種植環節使用禁、限用高毒農藥、非法添加劑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行為。對水產品養殖戶進行拉網檢查,重點查處水產養殖環節違法使用禁用藥物和有毒有害化學物質行為。依法嚴厲打擊在水產種苗及商品魚生產中非法使用孔雀石綠、氯霉素、硝基呋喃類等國家禁令藥物的違法行為。(主要責任單位:農業部門)
4.加強對農業投入品市場監管,積極推行農藥市場準入備案制度,嚴厲打擊制售禁、限用高毒農藥的違法行為。強化農業特色品牌基地、都市農業園區、“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監管,全面落實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主要責任單位:農業部門)
5.加強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日常監管,嚴厲查處違法屠宰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質的行為,嚴防不合格肉產品流入加工、流通、餐飲、消費環節。(主要責任單位:商務部門)
(二)嚴厲打擊食品生產加工環節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
1.嚴格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管。認真排查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基本情況,嚴格審核企業生產許可條件,從嚴查處未經許可擅自生產的企業。督促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依法規范產品標志標識。
2.加強食品添加劑使用監管。督促食品生產加工單位嚴格執行食品添加劑進貨查驗記錄和使用登記記錄制度,不購入標識不規范、來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劑,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定的范圍和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食品生產企業在其產品標識中對使用的添加劑依照相關規定予以明示。
3.加強乳制品、肉制品、飲料等重點產品的原輔料采購、使用環節監管。加大對食品生產加工單位的廠房、車間、倉庫等重點部位的巡查力度,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主要責任單位: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三)嚴厲打擊食品流通環節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
1.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經營主體監管,建立健全食品添加劑經營主體登記臺賬,有針對性地開展市場巡查,嚴肅查處和取締無照經營、銷售假冒偽劣及標簽標識不規范不合格食品添加劑等違法行為。
2.督促食品添加劑經營者建立并嚴格執行進貨查驗記錄、銷貨實名登記、不合格食品添加劑退市等制度。
3.加強流通環節食品抽樣檢驗,檢查食品是否存在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食品添加劑,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切實防范流通環節食品安全風險。(主要責任單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四)嚴厲打擊餐飲服務環節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
1.嚴格落實餐飲服務許可制度,加強保健食品日常監管,嚴厲打擊餐飲業和保健食品行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重點整治提供火鍋、自制飲料、自制調味料等餐飲服務單位非法添加、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督促上述企業在醒目位置公布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名稱。
2.落實餐飲經營者食品添加劑和食品調味料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采購記錄制度,建立食品添加劑進貨記錄臺賬和使用記錄臺賬。嚴禁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向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銷售國家公布的“嚴禁用于食品和飼料加工”的藥品。(主要責任單位:食品藥品監管部門)
(五)嚴厲打擊食品進出口環節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加強進出口食品添加劑的檢驗和控制,嚴格落實進出口食品各項監督檢驗管理制度。重點強化對進出口食品中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物質的監測。完善進出口食品信息通報制度,進一步提高進出口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質量安全水平。(主要責任單位: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
(六)加強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行業管理。進一步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行業管理,強化企業誠信體系和行業自律機制建設,引導企業樹立安全發展、誠信經營的理念,促進食品行業健康規范發展。(主要責任單位:經濟和信息化等行業主管部門)
三、工作安排
(一)自查自糾階段(2011年6月30日以前)。
1.各縣(市)區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根據衛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督促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企業開展自查自糾工作;認真調查掌握相關企業的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使用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抽檢工作,摸清底數。
2.積極宣傳發動群眾舉報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各縣(市)區政府和各監管部門要公布投訴舉報電話,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及時追蹤調查,對舉報屬實者實施獎勵。
(二)集中整治階段(2011年7月1日至11月30日)。
1.根據自查自糾階段掌握的情況,對發現的重點產品、重點區域和重點單位開展突擊檢查行動,依法嚴厲查處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追溯非法食品添加物源頭,采取有效措施切斷非法食品添加物的供應鏈。
2.曝光一批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及產品,宣講專項行動典型案例。
(三)規范鞏固階段(2011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1.完善治本措施,規范食品添加劑的生產、流通和使用,建立健全有效的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和使用的監督管理機制及快速追溯機制。
2.進一步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以及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單位的日常巡回檢查和監督抽檢。發現仍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制售非法食品添加物的單位和個人,依法從重處理。
3.加強食品行業誠信和自律機制建設,指導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和完善自身管理制度,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守法意識。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形成監管合力。本次專項行動由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牽頭組織,各縣(市)區具體組織實施。為加強對該項工作的組織領導,我市成立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名單附后)。各縣(市)區政府也要建立相應工作機制,將該項工作作為食品安全工作重點,政府主要負責人親自抓,分管負責人直接負責,扎實推動本轄區整治工作。市、縣兩級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要切實擔負起綜合協調職責。各有關部門要嚴格落實履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和行業管理職責,加強監督執法隊伍建設,建立實施崗位責任制,及時查處糾正違法違規行為;要密切協調配合,強化聯合執法,形成監管合力,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二)加大查處力度,依法追究責任。各級各有關部門要依法加大查處力度,在全面清查的基礎上,對重點品種、重點地域、重點環節、重點企業進行重點整治,對重大典型案件的查處要及時公布查處結果,涉嫌違法犯罪的案件要及時移交公安部門。公安部門要及時介入,及時立案偵查、調查取證等,對影響重大的案件要掛牌督辦,確保依法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行為。監察部門要嚴肅查處失職瀆職、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等違法違紀行為,構成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三)積極宣傳教育,營造良好氛圍。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積極宣傳國家、省關于專項整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的政策措施,營造專項行動良好氛圍。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普及飲食安全知識,提高人民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及時公布本單位實施專項整治的進展和成效等有關情況,增強人民群眾的消費信心;有針對性地曝光專項行動中查處的典型案例,督促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者自覺規范生產經營行為,切實提高食品產業和食品添加劑產業安全管理水平。
(四)加強信息溝通,及時評估總結。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強化信息報送工作。在專項行動期間,各縣(市)區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將整治信息、監督檢查和檢測情況于每周五報送至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對發現的大案要案及調查處理情況要隨時報送;自查自糾階段、集中整治階段結束后要及時報送階段總結,年底前要報送專項行動全面總結。
濟南市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鄒世平 (副市長)
副組長:張偉 (市政府副秘書長)
賈堂宏 (市衛生局局長)
成 員:郭衍友 (市經濟和信息化委總工程師)
吳德清 (市公安局副局長)
劉大坤 (市財政局副局長)
丁毅 (市監察局副局長)
朱興利 (市衛生局黨委副書記)
曲國華 (市商務局副局長)
袁軍 (市農業局副巡視員)
付良玉 (市畜牧獸醫局總獸醫師)
宋爾良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巡視員)
王萬春 (市質監局副局長)
徐善慶 (市工商局巡視員)
原永蘭 (濟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衛生局,賈堂宏兼任辦公室主任,朱興利兼任辦公室副主任。專項行動結束后,領導小組自行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