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人民政府,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娘灣旅游管理區管委,市直各委、辦、局:
當前正值春耕時節,為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確保全市春耕生產順利推進,實現今年糧食的增產,農民增收,結合實際情況,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高度重視,嚴格落實責任制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充分認識防止耕地撂荒的緊迫性、艱巨性和長期性,把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擺在當前農村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恢復撂荒地生產作為一項重要職責和任務,加強領導,層層落實責任制。各縣區要認真分析本轄區耕地撂荒存在問題和具體原因,制定好恢復耕種的計劃和方案,解決恢復撂荒地生產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盡快建立健全恢復撂荒耕地生產的責任制,責任落實到人,包干到鎮、村、戶,確保責任制層層落實。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深入調查,全面掌握情況
各縣區要組織人員,集中力量,認真做好本轄區撂荒耕地情況的調查摸底工作,深入農戶和田間地頭,充分調動村委會、村民小組干部的積極性,進行“地毯式”的清查,一戶不漏地、細致地做好調查摸底,核實耕地由誰承包,具體撂荒的原因,全面了解和掌握轄區內撂荒耕地的詳細情況。市將組織核查小組,對各縣區調查摸底的情況進行抽查核實。
三、加大宣傳,增強農民愛惜耕地的自覺性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組織干部下基層宣講,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宣傳教育農民自覺遵守《農村土地承包法》和《基本農田保護法》的規定,讓農民認識到耕地撂荒問題的嚴重性,增強農民愛惜耕地的自覺性,使承包農戶認識到恢復撂荒地耕種是應盡的義務。
四、加強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推廣適用技術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扶持發展社會化水利、農機服務體系,實施規范化管理,合理收費,提高服務質量,及時有效應對農田旱情加劇、農村勞動力緊張,防止耕地撂荒。農業部門要強化工作職責,深入基層農村,進村入戶,積極開展旱作技術培訓、技術指導和高效旱作農業示范,引導農民因地制宜調整種植結構。對水利灌溉設施差的望天田,要積極向農民傳授水稻旱直播、超級稻留再生等生產技術;對不適合種植水稻的耕地,要鼓勵和引導農民種植玉米、紅薯、豆類等耐旱作物。
五、加強龍頭扶持,提高糧食生產效益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大扶持發展大型商品糧加工龍頭企業,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通過統一種植品種、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收購質量和價格、統一品牌等措施,提高我市商品糧產業化水平和糧食生產效益。
六、加快土地流轉,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
一是鼓勵和引導撂荒農戶,通過轉包、出租、轉讓或者以其他形式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向種田大戶轉移,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種田大戶則依據土地質量等級付給一定的酬金。二是積極組建農業規模經營企業,引導農民以土地入股,參與分紅。三是建立激勵機制,在政策、資金、技術、物資等方面對種糧大戶或農業規模經營企業進行扶持,積極推進土地集約化、規?;洜I,有效遏制耕地撂荒現象。
七、加強基礎建設,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一是加大水利基礎設施投入,加快全市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要高度重視糧食安全與水庫有效庫容之間關系,正確處理水庫安全度汛和提高水庫有效蓄水能力的矛盾,科學蓄水和用水,確保灌區生產季節不缺水;要盡快修復完善灌溉支渠,開展灌溉毛渠的清淤和修復,增加有效灌面。二是大規模實施土地整治工作,各有關部門要整合力量,多渠道籌措土地整治資金,加快標準化農田建設步伐,統籌推進全市中低產田的改造,大力推廣地力培肥工程,提高耕地綜合生產能力。三是加快旱區保水林規劃與建設,提高旱區保水林覆蓋率,有效提高旱區墑情。
八、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工作落實到位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明確撂荒地監管工作的機構和人員,落實工作責任,及時掌握撂荒地復耕動態,依法解決撂荒地復耕中的問題。要組織農業和國土資源部門搞好恢復撂荒地生產的督促檢查工作,每年5月、10月對撂荒地復耕工作進行專項督查,切實把防止農村耕地撂荒工作落到實處。對因工作不力出現大面積耕地撂荒的地方,在堅決予以糾正的同時,要層層追究有關領導和人員的責任。
欽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3年3月28日
當前正值春耕時節,為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確保全市春耕生產順利推進,實現今年糧食的增產,農民增收,結合實際情況,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高度重視,嚴格落實責任制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充分認識防止耕地撂荒的緊迫性、艱巨性和長期性,把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擺在當前農村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恢復撂荒地生產作為一項重要職責和任務,加強領導,層層落實責任制。各縣區要認真分析本轄區耕地撂荒存在問題和具體原因,制定好恢復耕種的計劃和方案,解決恢復撂荒地生產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盡快建立健全恢復撂荒耕地生產的責任制,責任落實到人,包干到鎮、村、戶,確保責任制層層落實。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深入調查,全面掌握情況
各縣區要組織人員,集中力量,認真做好本轄區撂荒耕地情況的調查摸底工作,深入農戶和田間地頭,充分調動村委會、村民小組干部的積極性,進行“地毯式”的清查,一戶不漏地、細致地做好調查摸底,核實耕地由誰承包,具體撂荒的原因,全面了解和掌握轄區內撂荒耕地的詳細情況。市將組織核查小組,對各縣區調查摸底的情況進行抽查核實。
三、加大宣傳,增強農民愛惜耕地的自覺性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組織干部下基層宣講,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宣傳教育農民自覺遵守《農村土地承包法》和《基本農田保護法》的規定,讓農民認識到耕地撂荒問題的嚴重性,增強農民愛惜耕地的自覺性,使承包農戶認識到恢復撂荒地耕種是應盡的義務。
四、加強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推廣適用技術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扶持發展社會化水利、農機服務體系,實施規范化管理,合理收費,提高服務質量,及時有效應對農田旱情加劇、農村勞動力緊張,防止耕地撂荒。農業部門要強化工作職責,深入基層農村,進村入戶,積極開展旱作技術培訓、技術指導和高效旱作農業示范,引導農民因地制宜調整種植結構。對水利灌溉設施差的望天田,要積極向農民傳授水稻旱直播、超級稻留再生等生產技術;對不適合種植水稻的耕地,要鼓勵和引導農民種植玉米、紅薯、豆類等耐旱作物。
五、加強龍頭扶持,提高糧食生產效益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大扶持發展大型商品糧加工龍頭企業,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通過統一種植品種、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收購質量和價格、統一品牌等措施,提高我市商品糧產業化水平和糧食生產效益。
六、加快土地流轉,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
一是鼓勵和引導撂荒農戶,通過轉包、出租、轉讓或者以其他形式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向種田大戶轉移,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種田大戶則依據土地質量等級付給一定的酬金。二是積極組建農業規模經營企業,引導農民以土地入股,參與分紅。三是建立激勵機制,在政策、資金、技術、物資等方面對種糧大戶或農業規模經營企業進行扶持,積極推進土地集約化、規?;洜I,有效遏制耕地撂荒現象。
七、加強基礎建設,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一是加大水利基礎設施投入,加快全市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要高度重視糧食安全與水庫有效庫容之間關系,正確處理水庫安全度汛和提高水庫有效蓄水能力的矛盾,科學蓄水和用水,確保灌區生產季節不缺水;要盡快修復完善灌溉支渠,開展灌溉毛渠的清淤和修復,增加有效灌面。二是大規模實施土地整治工作,各有關部門要整合力量,多渠道籌措土地整治資金,加快標準化農田建設步伐,統籌推進全市中低產田的改造,大力推廣地力培肥工程,提高耕地綜合生產能力。三是加快旱區保水林規劃與建設,提高旱區保水林覆蓋率,有效提高旱區墑情。
八、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工作落實到位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明確撂荒地監管工作的機構和人員,落實工作責任,及時掌握撂荒地復耕動態,依法解決撂荒地復耕中的問題。要組織農業和國土資源部門搞好恢復撂荒地生產的督促檢查工作,每年5月、10月對撂荒地復耕工作進行專項督查,切實把防止農村耕地撂荒工作落到實處。對因工作不力出現大面積耕地撂荒的地方,在堅決予以糾正的同時,要層層追究有關領導和人員的責任。
欽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3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