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邢臺市安全生產食品與藥品安全節能減排集中行動實施方案(邢政〔2008〕10號)

   2011-06-21 927
核心提示:按照省政府的統一要求,自2008年10月7日起,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安全生產、食品與藥品安全、節能減排集中行動,為
按照省政府的統一要求,自2008年10月7日起,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安全生產、食品與藥品安全、節能減排集中行動,為確保此次集中行動扎實開展、順利推進,切實取得實效,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動力,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針,強化整改,消除隱患,完善監管,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組織開展安全生產集中行動,要明確目標,務求實效。一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增強責任意識、憂患意識、監管意識。二要落實責任,切實形成人盡其責、層層把關的責任體系。三要突出重點,確定階段性目標,切實取得實效。四要健全制度,形成長效機制,做到常抓不懈。
 
  二、主要任務目標
 
  (一)安全生產
 
  主要任務:
 
  1.煤礦。大力推進整頓關閉和瓦斯治理工作,凡是列入關閉范圍的,由各縣(市、區)政府立即組織實施關閉;符合兼并重組條件的小煤礦,按規定加快兼并重組步伐;凡是不按規定參與兼并重組的小煤礦必須停產(停建),采礦證到期后立即吊銷相關證照,予以關閉;要切實加強“一通三防”和防治水管理工作,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必須安裝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統,凡未安裝或抽采不達標的一律停產整頓、限期整改。此項工作由市安監局負責,市國土資源局、河北煤監局冀中分局配合。
 
  2.非煤礦山。嚴格落實安全設施“三同時”(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和環境安全評估要求,確保礦山生產安全。尾礦庫治理要以危庫、險庫和“頭頂庫”為重點,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防潰壩等事故發生。此項工作由市安監局負責,市國土資源局、市環保局配合。
 
  組織開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盜采煤炭、鐵礦石等國家礦產資源等違法行為。此項工作由市國土資源局負責,市公安局、市安監局、河北煤監局冀中分局配合。
 
  3.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對涉及劇毒和易燃易爆化學品、液氯、液氨等危化企業進行重點執法檢查,強化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監控。加強煙花爆竹生產、經營、儲存等環節的監管。此項工作由市安監局負責。
 
  督促有關縣(市、區)政府開展危化企業防護距離排查工作,對不符合有關規定要求的,督促縣市區政府和企業制定搬遷方案并組織實施,盡快完成搬遷。對沒有按照有關規定排查、制定方案并組織實施的,對相關企業采取停產或關閉措施,并追究有關縣(市、區)政府和部門的責任。此項工作由市發展改革委、市安監局負責,市國土資源局、市建設局、市環保局等部門配合。
 
  4.特種設備。對企業的所有特種設備進行嚴格檢查,確保不發生超壓力、超溫度、超能力問題;對重點旅游區客運索道和游樂設施進行安全檢查;對全市氫氣、氧氣、乙炔氣瓶充裝單位進行安全整頓,達不到整治目標要求的,吊銷充裝許可證并實施關閉。此項工作由市質監局負責。
 
  5.道路交通運輸。繼續抓好“三超”(超載、超限、超負荷)整治工作,對重點路段實施24小時不間斷巡邏管控,加強道路運輸企業安全隱患排查,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加大路面管控力度,強化客運車輛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做到無超員、無超速、無疲勞駕駛、無酒后駕駛,車輛狀態良好。開展以橋梁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安全隱患治理行動,加大危病橋管理和整治力度。開展水上運輸安全隱患專項治理。此項工作由市公安局、市交通局負責。
 
  6.消防安全。開展公共娛樂場所、人員密集場所、旅游景區及易燃易爆單位消防安全專項治理,依法整改一批火災隱患單位、依法查封一批不及時整改火災隱患的單位、依法取締一批不符合安全條件的單位、依法處理一批違法責任人。嚴格公共娛樂場所的消防驗收和開業前的消防安全檢查,不符合消防安全條件的一律不準投入使用。此項工作由市公安消防支隊負責。
 
  7.建筑施工現場和危房排查。嚴格落實建設項目法人負責制,按部門職能分工,加強危房建筑、市政基礎設施和隧道、橋梁、工廠、水利等各類施工現場安全監管。對安全隱患進行拉網式排查,對排查出的各類隱患分類治理,確保100%整改到位。加強各類行業危房特別是學校危房排查工作,督促責任主體排除隱患,確保房屋安全。此項工作由市建設局、市交通局、市水務局、市教育局負責。
 
  主要目標:
 
  ——2008年10月份,全市地方煤礦兼并重組、托管煤礦實施方案制定工作全面展開。
 
  ——2008年10月份,對全市尾礦庫的檢查、執法面達到100%,年底前整改、復查面達到100%。
 
  ——對本行政區域內盜采國家礦產資源行為加強巡查,一旦發現要予以打擊,確保2008年11月底以前按照“三不留一毀閉”要求全部關閉取締到位。
 
  ——對排查出的重大火災安全隱患全部實行掛牌督辦并得到有效控制,年底前一般火災隱患整改率要達到100%。
 
  ——落實各級政府和企業主體“兩個責任制”和完成好各項控制目標。
 
  (二)食品與藥品安全
 
  主要任務:
 
  1.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整頓工作。重點加強對規模畜禽飼養場、水產品養殖場(戶)、屠宰場、飼料和獸藥生產經營企業的監督檢查。規范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加強對種養殖業產品農獸藥殘留和“瘦肉精”、“孔雀石綠”、“蘇丹紅”、“硝基呋喃”、“氯霉素”、“三聚氰胺”等禁用藥物和添加劑的檢測,全面清查收繳甲胺磷等5種高毒農藥,嚴查非法生產、經營、使用違禁藥物和在飼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等行為,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畜產品及假冒偽劣農資等違法行為。查清全市奶站(廳)底數,規范規模養殖場(區)和奶站建設。建立健全奶站經營管理制度,狠抓制度落實,加強監督檢查,確保生鮮奶質量。此項工作由市農業局、市畜牧局負責。
 
  2.嚴格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重點加強對食品小作坊和無照經營食品店的監督檢查。監督生產加工企業嚴格原輔料進貨管理,堅決杜絕收購、使用不合格的鮮奶等原輔料,確保生產加工企業所用原輔料批批索證索票;嚴格落實食品添加劑備案制度;監督乳制品生產企業購置檢測設備,執行原料進廠和產品出廠批批檢驗制度,做到不合格的原料不進廠、不合格的產品不出廠。加大監管力度,嚴厲打擊生產假冒偽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產加工食品、濫用和超標準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行為,重點查處劣質食用油、在鮮奶中摻入提高蛋白含量的化學物質等違法行為。嚴格市場準入,依法整治和取締無衛生許可證、無營業執照、無生產許可證等違法生產加工食品企業,嚴肅查處獲證企業生產不合格產品、不能確保必備生產條件以及小作坊生產條件不達標、超出限制區域銷售等行為。此項工作由市質監局負責。
 
  3.強化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重點加強對食品攤點、小雜食店和早夜市的監督檢查。嚴格食品經營主體市場準入,落實市場巡查、食品質量準入、進貨索證索票、交易、退市等各項制度。加強對農村食品進貨渠道和農村集市的監管,加大食品批發市場、小食雜店和早夜市的監管力度,對邊遠地區或山區的農村小食雜店實施重點清查,監管到位,做到縣不漏鄉、鄉不漏村、村不漏戶,防止有問題食品流入消費者手中。開展專項整治,嚴厲查處無照經營、有證無照經營、超范圍經營以及經銷過期變質、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行為。此項工作由市工商局負責,市商務局、市城管執法局配合。
 
  4.加強餐飲消費環節的衛生監督。重點加強對各學校(幼兒園)食堂、酒店、旅游定點飯店、小餐館的監督檢查。加強餐飲消費環節的衛生監督,嚴格執行食品衛生管理各項規定,嚴厲打擊餐飲業食品生產經營違法行為,提高食物中毒防范能力和水平;嚴格實施餐飲單位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衛生許可和監督工作,加強對大中型餐飲單位食品衛生管理人員和食品從業人員的規范化培訓;嚴格餐飲業食品索證管理制度,嚴厲打擊采購、使用假冒偽劣和非食品原料、濫用添加劑等違法行為;嚴厲查處無衛生許可證經營的行為,不符合發證條件的要予以關停或取締。此項工作由市衛生局負責。
 
  5.凈化屠宰市場。重點加強對生豬定點屠宰廠的監督檢查。調整優化生豬定點屠宰廠布局,扶大壓小,支持機械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屠宰廠做大做強,縮減小型屠宰廠點,2008年10月份按省要求完成定點屠宰廠壓縮任務。生豬屠宰必須持有有效的定點屠宰證,嚴厲打擊私屠濫宰,清除私宰“專業村”、“釘子戶”,堅決查處屠宰注水肉、制售病害肉和使用注水肉、病害肉行為。加強定點屠宰廠冷庫管理,嚴禁儲藏私宰肉、病害肉和注水肉。積極推進生雞定點屠宰工作,加強市場監督檢查。全面加強基層屠宰監管與執法隊伍建設。此項工作由市商務局負責,市畜牧局、市衛生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配合。
 
  6.開展藥品、醫療器械和醫療質量安全大檢查。重點加強對醫療器械生產廠家和藥品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建立藥品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排除質量安全隱患的有效機制,以大型企業、高危品種為重點,全面排查質量安全隱患,落實高風險藥品生產企業派駐監督員和質量責任制度、藥品生產經營企業跟蹤檢查制度。加強對國家和省、市重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產品特別是第三類和有源醫療器械等高風險產品的監管,建立和落實質量責任制度。開展醫療質量安全大檢查,進一步規范醫療行為。此項工作由市食藥局、市衛生局負責。
 
  主要目標:
 
  ——經認證的蔬菜、畜禽產品和水產品農(獸)藥殘留檢測合格率達到100%,其他農產品違禁使用農(獸)藥和飼料添加劑問題得到有效控制;飼料100%達到農業部專項整治的目標要求;全市奶站(廳)100%納入監管范圍,建立健全奶站經營管理制度。
 
  ——生產加工企業所有原輔料批批索證索票;出廠產品批批自檢合格;符合要求的食品加工企業全部簽訂質量安全承諾書;無證無照及達不到要求的食品加工企業(作坊)全部得到有效整治。
 
  ——餐飲業100%建立并落實食品采購索證、進貨驗收及臺賬記錄制度,持有衛生許可證的餐飲單位100%衛生合格并亮證經營,100%貼掛食品衛生等級標志標識,從業人員100%持有健康證。無證餐飲單位全部受到查處,不符合發證條件要予以關停或取締。
 
  ——2008年10月份全市定點屠宰廠壓縮25家。私屠濫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屠宰違法案件100%得到查處,定點屠宰廠100%落實無害化處理和冷庫管理制度,各類市場、餐飲單位和肉制品加工廠均不銷售、使用注水肉、病害肉。各縣(市)全面落實屠宰管理和執法隊伍建設的有關規定。
 
  ——建立藥品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排除質量安全隱患的有效機制,嚴禁藥品經營使用單位從非法渠道購進藥品,避免藥品醫療器械安全事故發生,確保藥品質量和人民群眾就醫用藥安全。
 
  (三)節能減排
 
  主要任務:
 
  1.強化省“雙三十”和市“雙三十”工作督導檢查。對“雙三十”單位的節能減排項目進展情況逐一協調調度,對建設進度滯后的要倒排工期,確保如期完成。已經完成的進行現場檢查,核實;不能穩定運行的,責令限期整改;虛報謊報的,一經查實,嚴格按有關規定處理。此項工作由市環保局、市發改委負責。
 
  2.加強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的監管。督導各縣(市、區)對本轄區內6大高耗能行業(鋼鐵、電力、煤炭、化工、建材、石化)中增加值低,能耗高的企業進行摸底排隊。根據各縣(市、區)前三季度節能目標完成情況和工作開展情況,由市監察、發改、統計等部門組成三個檢查組,對全市21個縣市區節能目標和工作進行預考核和全面檢查。對完成任務難度較大或達不到計劃進度目標的,責令其關停部分增加值低,能耗高的企業,對應關停未實行關停的企業,工商、環保、技術監督、電力、水利等部門采取限制措施。對全市60家重點耗能企業組織能源管理和能源統計培訓,確保企業科學、準確、及時的進行能源統計,正確計算企業的能耗和節能量。督促66家國控、省控重點企業安裝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設備并與省、市環保部門聯網,逾期未能實現在線監控和穩定達標排放的,限期治理或停產整頓。 此項工作由市發改委、市環保局負責。
 
  3.嚴控新上“兩高一資”項目。嚴格執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辦法及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年內對高于本地單位GDP能耗水平的新項目,一律不再審批、核準和備案;對不符合環保準入條件的,一律不予環評審批。對縣(市、區)執行《河北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暫行辦法》及環評審批情況進行檢查,重點是2008年8月25日以來高耗能、高排放項目限(禁)批規定執行情況,對違規審批的要嚴肅處理。此項工作由市發改委、市環保局負責。
 
  4.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督導各縣(市、區)實施鋼鐵、水泥、玻璃、焦炭、造紙等行業淘汰落后產能集中拆除爆破行動方案。對列入今年淘汰名單的落后產能拆除情況進行專項核查,未能按期淘汰的,從2008年11月1日起一律停止供電供水,并對企業所在縣(市、區)政府通報批評。此項工作由市發改委、市環保局負責。
 
  5.推進節能減排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實施燃煤鍋爐改造、余壓余熱利用等十大節能工程,督導2006年以來國家和省支持的重大節能項目建設進度。2008年10月份督查各縣(市、區)節能專項資金設立和配合省、市節能監察中心節能監察情況。對《河北省2008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計劃》、《邢臺市“十一五”總量削減目標責任書》、市政府和各縣(市、區)政府簽訂的“十一五”總量削減目標責任書中列入本年度工程項目,特別是城鎮污水處理廠、燃煤電廠煙氣脫硫工程建設進度逐項進行督導檢查,確保按計劃建設、投運。此項工作由市發改委、市環保局負責。
 
  主要目標:
 
  --- -各縣(市、區)萬元GDP能耗降低率和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降低率達到全年計劃目標。2008年10月底前,省“雙三十”單位、“雙百”企業節能量完成年度計劃的80%以上。
 
  ——2008年10月底前,各縣(市、區)及省、市“雙三十”單位年內計劃竣工的污染減排工程項目投運率達到75%以上,已投運項目穩定運行率達到95%以上;年底前全部建成投運。其中,南和縣航宇集團造紙廢水綜合處理工程、內邱縣建滔(河北)焦化廠污水處理系統治理改造工程要在11月底前建成投運。
 
  ——2008年10月底前,66家國控、省控重點企業80%以上安裝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設備并與省、市環保部門聯網,年底前全部實現自動監控并聯網,穩定達標排放率達到95%以上。
 
  ——2008年年底前,邢臺市污水處理廠二期續建工程和臨城縣(北部)污水處理廠要建成并投入運行;七里河污水處理廠和內邱縣、新河縣、威縣、廣宗縣、隆堯縣、巨鹿縣、南和縣、臨西縣污水處理廠要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并力爭投入運行;其他縣(市、區)的污水處理廠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并具備開工條件。
 
  ——2008年年底前,醫療垃圾處理處置中心建設投入運行并通過環保驗收;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廠確保正常運行。
 
  ——限批期間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全部禁批,嚴禁違法審批或未經審批新上“兩高一資”項目。
 
  ——2008年10月底前,完成全年水泥、玻璃等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完成44家水泥機立窯拆除任務;內邱縣取締拆除邢臺未來冶煉鑄造有限公司36m2燒結機一臺。
 
  ----2008年11月底前,各縣(市、區)配合省、市節能監察中心,完成90%重點耗能企業的監察,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得到落實。
 
  三、組織領導
 
  這次集中行動的責任主體是縣(市、區)政府,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抓好督導檢查。要上下結合,條塊聯動,齊抓共管,確保取得實效。
 
  (一)成立領導小組。為加強對集中行動的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全市安全生產、食品和藥品安全、節能減排集中行動領導小組。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市發改委、市安監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環保局、市質監局、市商務局、市農業局、市工商局、市國資委、市公安局、市國土局、市建設局、市交通局、河北煤監局冀中分局、市旅游局、市供電公司等部門主要領導為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下設三個辦公室,分別設在市安監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負責集中行動期間的綜合協調、信息反饋和督導檢查的組織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領導小組名單附后)。
 
  各縣(市、區)政府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及工作機構,切實加強對集中行動的統一領導和協調。
 
  (二)明確責任分工。各級各部門要切實負起組織領導責任。縣(市、區)政府和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本地區、本部門集中行動的第一責任人,對集中行動要親自研究部署、親自督導檢查。有關責任同志要深入到第一線,具體指導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切實解決好突出問題。各縣(市、區)政府對本行政區域開展集中行動負總責,按照省、市總體部署和工作要求,抓緊制訂實施方案,明確具體任務和措施,建立健全責任體系,做到領導到位、措施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各職能部門要制訂具體方案,并按照職責分工,完善措施,強化責任,狠抓落實。牽頭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指揮協調機構,加強日常協調督導工作;配合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主動配合,協調聯動,全面完成集中行動的各項目標任務。同時,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市有關部門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組織開展對直管企事業單位的集中行動工作,排查整改事故隱患。
 
  (三)強化責任追究。對措施不到位、責任不落實、完不成目標任務的,在全市范圍內通報批評并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對因工作不力而引發重大事故的,從嚴從重處理失職人員。集中行動結束后,如再發生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重大惡性事故,或節能減排工作仍達不到進度要求的,將嚴肅追究當地政府、有關部門主要領導和相關督導檢查人員的責任。
 
  四、督導檢查
 
  各級各部門要圍繞集中行動的目標、任務和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和督促檢查,落實各項措施。市政府采取市領導重點聯系和下派督導組等方式,加強集中行動的督導檢查。
 
  (一)建立市政府領導督導聯系縣市區工作制度。戴占銀常務副市長聯系橋東、橋西、開發區、南和,常麗虹副市長聯系柏鄉、臨城、寧晉、大曹莊,張硯平副市長聯系任縣、隆堯、南宮、威縣,劉勁松副市長聯系平鄉、巨鹿、廣宗,李博副市長聯系臨西、清河、新河,張明杰副市長聯系邢臺縣、沙河、內邱。
 
  (二)分組督查。市政府成立督導檢查組,于10月15日到25日,對21個縣(市、區)的集中行動進展情況進行督導(分組督查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三)督查重點。國家和省、市關于安全生產、食品與藥品安全和節能減排的有關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的貫徹落實情況;安全生產集中行動方案制定和開展情況;組織開展三項重點任務檢查執法和隱患整改情況。
 
  (四)督查方式。督導采取聽取匯報、查閱資料、現場督查、行政執法等方式。對督導中發現的重大隱患和長效機制建設中的問題,督導組要及時與當地政府溝通,提出改進措施并限期整改。
 
  各縣(市、區)政府要層層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切實加強督導協調,確保這項集中行動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各級各部門要建立長效機制,鞏固深化集中行動成果,進一步強化日常監督管理,發現問題及時堅決處置。集中行動結束后,各縣(市、區)政府要就這次集中行動開展情況寫出工作總結,經市督導檢查組審閱后,于2008年11月10日前報市政府。
 
  附件:
 
  邢臺市安全生產、食品與藥品安全、節能減排集中行動領導小組名單
 
  組  長:姜德果  市政府市長
 
  副組長:戴占銀  市政府常務副市長
 
  張硯平  市政府副市長
 
  李  博  市政府副市長
 
  張明杰  市政府副市長
 
  成  員:祖英華  市政府副秘書長
 
  邵積欣  市政府副秘書長
 
  焦朝君  市政府辦公室調研員
 
  楊孟勛  市政府辦公室調研員
 
  姜桂蓮  市發改委主任
 
  劉彥更  市安監局局長
 
  管景斌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
 
  柳金鐘  市環保局局長
 
  賈文雅  市公安局局長
 
  李秋喜  市國土資源局局長
 
  田留雙  市建設局局長
 
  馮廣存  河北煤監局冀中分局局長
 
  麻慶重  市質監局局長
 
  李全保  市交通局局長
 
  張  軍  市教育局局長
 
  戴書軍  市旅游局局長
 
  邢  利  市國資委主任
 
  宋維杰  市工商局局長
 
  花新樂  市供電公司經理
 
  領導小組下設三個辦公室,分別設在市安監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辦公室主任分別由劉彥更、管景斌、姜桂蓮同志兼任。


 
地區: 河北 邢臺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