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近期,在國家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總局開展的監督抽檢及專項檢測和風險監測工作發現,部分生濕面制品中存在超范圍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山梨酸等食品添加劑,牛、羊肉(含牛、羊內臟產品)中含有“瘦肉精等問題,根據《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濕面制品監管工作的通知》(食藥監辦食監二﹝2016﹞125號)、《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嚴厲打擊經營含“瘦肉精”牛羊肉違法行為的通知》(食藥監辦食監二﹝2016﹞129號)文件,為進一步規范我區生濕面制品和牛、羊肉及其制品的生產經營行為,有效消除食品安全風險隱患,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開展嚴厲打擊違法經營生濕面制品及牛羊肉行為專項整治工作,現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專項整頓時間
2016年9月25日開始至11月20日結束。
二、步驟安排
(一)組織部署階段(即日起至9月30)
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務必高度重視本次監督檢查工作,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精心組織,以監督檢查、監督抽檢相結合的方式,強化對重點地區、重點場所的監督抽檢和監督檢查,明確工作重點、任務、責任和要求,迅速開展食品銷售環節嚴厲打擊違法經營生濕面制品及牛、羊肉及其制品專項整治工作,督促經營單位認真履行職責,落實主體責任,全面規范本地區食品市場經營秩序。
(二)檢查執法階段(9月30日至11月10日)
將監督檢查和監督抽檢工作相結合,發現并規范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食品生產經營行為,結合食品質量監督抽檢工作,進一步消除食品安全風險點,嚴厲打擊違法經營行為。
1.突出重點,強化日常監督檢查
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將農貿市場、小食雜店、生活超市、農村集貿市場作為生濕面制品重點整治場所;將加工小作坊、生產企業、集貿市場、商場、超市、肉食品店、餐飲服務等經營單位作為牛、羊肉及其制品列為重點整治場所,加大檢查力度,深入排查清理不合格生濕面制品及牛、羊肉及其制品。依據《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管理辦法》(總局23號令)、《關于啟動食用農畜產品產地證明和加強市場準入及銷售管理工作的通知》(農牧質發﹝2016﹞112號)以及相關配套要求,切實推動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對未執行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和記錄等制度、存在非法添加行為的要立即責令整改并監督銷毀問題食品,依法嚴厲處罰。
2.實行“定點式”監督抽檢
各盟市局加大對生濕面制品和牛、羊肉及其制品抽檢檢測工作,結合食品監督抽檢檢測計劃,增加抽檢批次,掌握行政區域內生濕面制品和牛、羊肉質量安全狀況。同時強化抽檢結果利用、分析,增強發現問題的靶向性,提高查處違法經營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鈉、山梨酸、硼砂等食品添加劑和使用“瘦肉精”、抗生素的針對性,此次監督抽檢任務見附件3。本次監督抽檢項目錄入自治區“食品安全抽驗系統”,(網址:110.16.70.35:2016);計劃名稱:“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生濕面制品及牛羊肉行為專項整治”,監督抽檢編號為17位號碼,前9位號碼全區統一,后8位號碼各單位按照以下示例編輯(各盟市代局代碼見附件2):
NMG MRZZ 16 XX XX XXXX
(內蒙古)(面肉整治)(2016)(盟市局代碼)(分組號)(流水號)
例如:呼和浩特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第一組抽樣編號為:NMG MRZZ 16 11 01 0001
(三)總結與整改階段(11月11日至15日)
各單位對專項整治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對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行整改。于11月15日前將工作總結報送至自治區局食品流通監督管理處。不合格產品后處理全部程序完成后的3日內報送后處理情況。
三、相關要求
(一)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精心部署,細化措施,突出重點,落實責任,切實履行好食品安全監管法定職責,建立健全查處經營違法行為的案件線索信息通報、移送跟蹤和全程督辦機制,切實加強與公安、農業等部門的聯合執法,盡快查清問題源頭,及時通報農業部門加強源頭治理,防范系統性風險。
(二)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突出監督抽檢的時效性及時對監督抽檢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完成后處理工作。對發現的問題產品,監督經營者停止銷售并全面清理庫存問題產品,嚴防不合格食品再次流入市場。對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以及超限量、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犯罪行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嚴厲處罰,涉嫌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三)積極落實有獎舉報制度 實現群防群治
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同時要加強宣傳教育,暢通12331等投訴舉報渠道,及時調查處置群眾舉報、消費投訴,引導社會各方面共同監督生濕面制品及牛、羊肉經營行為。
(四)切實強化督查督導,做好信息報送工作。
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履行職責,做好專項監督檢查的督導,著重對一線執法人員監管痕跡進行監督指導,加強部門協作和信息通報,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各項工作取得實效。各檢測機構將檢測報告寄送至各盟市局相關部門,由盟市局負責不合格產品的的后處理工作及抽檢結果信息公示工作,
(五)落實監管信息公開制度
各盟市食品監管部門要加強監管信息公開的力度,將信息公開作為防范食品安全的有效執法手段之一,要按照相關規定,在經營場所顯著位置或通過新聞媒體,對監管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要即時公開,主動引導社會輿論,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倒逼經營者提高遵章守法意識,震懾違法經營者的不法行為。
聯 系 人:趙玉杰
聯系電話:0471-4318160
郵 箱:nmsltc@163.com
附件:
(內食藥監食流〔2016〕240號)附件1.專項整治情況統計表.xlsx
(內食藥監食流〔2016〕240號)附件2各盟市監督抽檢代碼.xlsx
(內食藥監食流〔2016〕240號)附件4.檢測方法及判定依據.xlsx
(內食藥監食流〔2016〕240號)附件5.樣品需求量及郵寄要求.xlsx
(內食藥監食流〔2016〕240號)附件3.生濕面及牛羊肉監督抽檢任務分配計劃.xlsx
近期,在國家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總局開展的監督抽檢及專項檢測和風險監測工作發現,部分生濕面制品中存在超范圍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山梨酸等食品添加劑,牛、羊肉(含牛、羊內臟產品)中含有“瘦肉精等問題,根據《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濕面制品監管工作的通知》(食藥監辦食監二﹝2016﹞125號)、《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嚴厲打擊經營含“瘦肉精”牛羊肉違法行為的通知》(食藥監辦食監二﹝2016﹞129號)文件,為進一步規范我區生濕面制品和牛、羊肉及其制品的生產經營行為,有效消除食品安全風險隱患,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開展嚴厲打擊違法經營生濕面制品及牛羊肉行為專項整治工作,現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專項整頓時間
2016年9月25日開始至11月20日結束。
二、步驟安排
(一)組織部署階段(即日起至9月30)
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務必高度重視本次監督檢查工作,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精心組織,以監督檢查、監督抽檢相結合的方式,強化對重點地區、重點場所的監督抽檢和監督檢查,明確工作重點、任務、責任和要求,迅速開展食品銷售環節嚴厲打擊違法經營生濕面制品及牛、羊肉及其制品專項整治工作,督促經營單位認真履行職責,落實主體責任,全面規范本地區食品市場經營秩序。
(二)檢查執法階段(9月30日至11月10日)
將監督檢查和監督抽檢工作相結合,發現并規范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食品生產經營行為,結合食品質量監督抽檢工作,進一步消除食品安全風險點,嚴厲打擊違法經營行為。
1.突出重點,強化日常監督檢查
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將農貿市場、小食雜店、生活超市、農村集貿市場作為生濕面制品重點整治場所;將加工小作坊、生產企業、集貿市場、商場、超市、肉食品店、餐飲服務等經營單位作為牛、羊肉及其制品列為重點整治場所,加大檢查力度,深入排查清理不合格生濕面制品及牛、羊肉及其制品。依據《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管理辦法》(總局23號令)、《關于啟動食用農畜產品產地證明和加強市場準入及銷售管理工作的通知》(農牧質發﹝2016﹞112號)以及相關配套要求,切實推動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對未執行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和記錄等制度、存在非法添加行為的要立即責令整改并監督銷毀問題食品,依法嚴厲處罰。
2.實行“定點式”監督抽檢
各盟市局加大對生濕面制品和牛、羊肉及其制品抽檢檢測工作,結合食品監督抽檢檢測計劃,增加抽檢批次,掌握行政區域內生濕面制品和牛、羊肉質量安全狀況。同時強化抽檢結果利用、分析,增強發現問題的靶向性,提高查處違法經營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鈉、山梨酸、硼砂等食品添加劑和使用“瘦肉精”、抗生素的針對性,此次監督抽檢任務見附件3。本次監督抽檢項目錄入自治區“食品安全抽驗系統”,(網址:110.16.70.35:2016);計劃名稱:“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生濕面制品及牛羊肉行為專項整治”,監督抽檢編號為17位號碼,前9位號碼全區統一,后8位號碼各單位按照以下示例編輯(各盟市代局代碼見附件2):
NMG MRZZ 16 XX XX XXXX
(內蒙古)(面肉整治)(2016)(盟市局代碼)(分組號)(流水號)
例如:呼和浩特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第一組抽樣編號為:NMG MRZZ 16 11 01 0001
(三)總結與整改階段(11月11日至15日)
各單位對專項整治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對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行整改。于11月15日前將工作總結報送至自治區局食品流通監督管理處。不合格產品后處理全部程序完成后的3日內報送后處理情況。
三、相關要求
(一)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精心部署,細化措施,突出重點,落實責任,切實履行好食品安全監管法定職責,建立健全查處經營違法行為的案件線索信息通報、移送跟蹤和全程督辦機制,切實加強與公安、農業等部門的聯合執法,盡快查清問題源頭,及時通報農業部門加強源頭治理,防范系統性風險。
(二)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突出監督抽檢的時效性及時對監督抽檢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完成后處理工作。對發現的問題產品,監督經營者停止銷售并全面清理庫存問題產品,嚴防不合格食品再次流入市場。對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以及超限量、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犯罪行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嚴厲處罰,涉嫌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三)積極落實有獎舉報制度 實現群防群治
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同時要加強宣傳教育,暢通12331等投訴舉報渠道,及時調查處置群眾舉報、消費投訴,引導社會各方面共同監督生濕面制品及牛、羊肉經營行為。
(四)切實強化督查督導,做好信息報送工作。
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履行職責,做好專項監督檢查的督導,著重對一線執法人員監管痕跡進行監督指導,加強部門協作和信息通報,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各項工作取得實效。各檢測機構將檢測報告寄送至各盟市局相關部門,由盟市局負責不合格產品的的后處理工作及抽檢結果信息公示工作,
(五)落實監管信息公開制度
各盟市食品監管部門要加強監管信息公開的力度,將信息公開作為防范食品安全的有效執法手段之一,要按照相關規定,在經營場所顯著位置或通過新聞媒體,對監管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要即時公開,主動引導社會輿論,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倒逼經營者提高遵章守法意識,震懾違法經營者的不法行為。
聯 系 人:趙玉杰
聯系電話:0471-4318160
郵 箱:nmsltc@163.com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