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
為進一步做好我市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全省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方案的通知》(魯政辦發〔2008〕70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現就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通知如下:
一、任務目標
(一)主要任務:依法嚴厲打擊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的行為,清理規范食品添加劑市場,整頓食品中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
(二)工作目標:全面整治食品添加劑生產、流通和使用,依法嚴厲懲處一批違法犯罪分子,使在食品生產經營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問題得到有效遏制,切實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食品和食品添加劑行業健康發展。
二、具體步驟
本次專項整治工作本著“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原則,利用4個月的時間,分三個階段完成。
第一階段:行業自查自糾(2009年1月10日前)。
1.主要任務。(1)督促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企業開展自查自糾工作。(2)調查掌握非法食品添加物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品種和易被添加的食品類別。2.具體措施。(1)督促公告落實。各級各監管部門要按照公告要求,督促各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生產加工企業、銷售單位以及餐飲經營單位對食品中添加和使用非食用物質和不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進行自查自糾。(2)設立投訴舉報電話。各級各監管部門要在各自網站或采取其他方式及時公布食品質量安全投訴舉報電話或電子郵箱。要廣泛宣傳,發動群眾舉報違法犯罪行為。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及時追蹤調查,對舉報屬實者實施獎勵措施。(3)摸底排查。各級各監管部門要迅速摸清和掌握當地各自監管范圍內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生產加工企業、銷售單位以及餐飲經營單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情況,采取明查暗訪等方式,調查摸清各自監管范圍內非法食品添加物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品種及易被添加的食品類別,并向同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報送相關信息。(4)強化抽檢。各級各監管部門要按照各自監管職責、監管對象和范圍,有針對性地開展抽檢工作,要根據以往食品安全監督監測和投訴舉報等渠道發現的非法食品添加物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線索,制定食品抽檢計劃,確定抽檢的重點品種、重點食品類別。(5)匯總分析。各級各監管部門要匯總、歸類以往發生的各種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對已有監管措施的實施情況進行分析研究,進一步完善現有措施或制定新的監管措施。
第二階段:深入開展清理整頓(2009年1月11日-3月10日)。
1.主要任務。(1)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使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現象得到明顯糾正。(2)曝光一批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查處一批違法犯罪單位和個人,有力震懾違法犯罪分子。2.具體措施。(1)依法查處。根據第一階段掌握的情況,各級各監管部門組織對重點產品、區域和單位,特別是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小作坊,開展突擊檢查行動,依法嚴厲查處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的單位和相關責任人員。(2)追根溯源。各級各監管部門根據發現的問題,追溯非法食品添加物源頭,依法嚴厲查處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單位和個人。采取有效措施切斷非法食品添加物的供應鏈,嚴防流入食品生產加工環節。(3)清理規范。規范食品添加劑的生產、流通和使用,清理未列入食品添加劑衛生標準仍在違法使用的食品添加物品種,依法嚴厲查處以非食用物質作為食品添加劑銷售的行為。
第三階段:鞏固專項整治工作成果,建立長效機制(2009年3月11日-4月10日)。
1.主要任務。(1)完善治本措施,建立健全有效的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和使用的監管機制。(2)建立和實施規范食品添加劑生產、銷售和使用的管理制度。2.具體措施。(1)建立有效的監管制度。各級各監管部門建立針對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有效監督和管理制度,建立非法食品添加物和不合格添加劑快速追查溯源機制,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理。(2)規范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行為。進一步推進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制度,嚴把食品添加劑企業條件審查關,嚴厲查處企業無證生產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加大對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活動的監督力度,規范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單位的行為。依法取締非法食品添加物加工銷售的黑窩點。嚴格食品添加劑運輸、倉儲的管理措施,切斷非法食品添加物的供應渠道。(3)規范食品添加劑使用行為。建立食品生產企業食品添加劑使用備案制度。加強餐飲經營單位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督促餐飲經營單位嚴格落實采購食品添加劑索證索票制度。要進一步加大日常監管的力度,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以及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單位的日常巡回檢查和監督抽檢,發現仍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制售非法食品添加物的單位和個人,依法從重處理。(4)嚴格進出口檢驗監管。建立進出口食品添加劑檢驗監管長效機制。規范出口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登記管理,提高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嚴格實施出口食品生產企業使用的添加劑備案管理制度,完善添加劑備案登記和檔案管理。加強進出口食品中非食用物質和添加劑的檢驗,進一步提高進出口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質量安全水平。(5)增進企業誠信自律。加強食品行業誠信和自律機制建設,組織有關食品行業協會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開展誠信教育活動,指導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和完善自身管理制度,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守法意識。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本次專項整治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各級各有關部門要以高度的責任感,按照分級包干、層級負責、一級抓一級的原則,加強專項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落實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總體要求。堅持“全市統一領導、各級政府負責、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食品安全工作機制。專項整治工作由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領導,成立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各縣(市、區)要成立相應的機構,加強對專項整治工作的指導協調。對未按職責規定履職或推諉扯皮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要堅決依法依規追究有關領導和監管人員的責任。
(二)齊抓共管,密切協作。專項整治工作涉及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多個環節。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制定專項整治工作具體的實施方案,迅速行動,密切配合,相互銜接,始終保持對使用非食用物質的高壓態勢。在專項整治期間監管部門發現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及其違法行為,要及時通報給公安部門,并積極配合公安部門查處案件。
(三)明察暗訪,強化督導。市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將對各縣(市、區)、各階段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導,強化工作的考核評估;各部門要組織精干人員組成案件督查隊伍,對重點線索、重點品種、重點地區的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現場督查和查辦大案要案,分析典型案件發生的原因和監管責任;各級監察部門要加大對專項整治工作的行政監察力度,適時提出監察建議,并及時查處監管部門及其人員的失職瀆職、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等違紀違法案件。
(四)加強宣傳,廣泛發動。根據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充分運用新聞媒體,向社會大力宣傳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危害。對群眾舉報投訴的問題及時追蹤調查,并將查處的違法案件向社會公布,以達到懲處違法行為、教育廣大群眾的目的。在專項整治工作過程中通過多種途徑向企業大力宣傳培訓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讓企業充分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規范和標準,強化企業是第一責任人意識。大力宣傳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堅持正面引導,維護社會穩定。
(五)及時報送,暢通信息。根據全省專項整治工作方案關于“各市政府、省監管部門在2009年1月10日、3月10日、4月15日之前分別向省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整治工作總結”的要求,各縣(市、區)、各部門按照要求確定一名信息工作聯絡員,及時收集匯總本單位專項整治工作的信息,從2009年1月1日至4月10日止,每月6日、20日分別向市專項整治工作辦公室報送專項整治工作情況,重大事件隨時上報(聯系人:劉冰,電話傳真:2696585,郵箱:dzspaq585@163.com)。
附件:德州市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二○○八年十二月三十日
附件:
德州市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賈長林 (市政府副秘書長)
副組長:王立民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
張功禮 (市農業局副局長)
宋占亮 (市衛生局副局長)
王 穎 (市質監局總工程師)
成 員:王明杰 (市經委總經濟師)
劉德水 (市公安局副局長)
張曰泉 (市監察局副局長)
韓建國 (市服務業發展局副局長)
張同新 (市畜牧局副局長)
李明鑫 (市水產辦副主任)
祁玉忠 (市工商局副局長)
張明輝 (德州檢驗檢疫局副局長)
更多相關法規請查看:各地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等相關法規匯總
為進一步做好我市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全省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方案的通知》(魯政辦發〔2008〕70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現就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通知如下:
一、任務目標
(一)主要任務:依法嚴厲打擊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的行為,清理規范食品添加劑市場,整頓食品中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
(二)工作目標:全面整治食品添加劑生產、流通和使用,依法嚴厲懲處一批違法犯罪分子,使在食品生產經營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問題得到有效遏制,切實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食品和食品添加劑行業健康發展。
二、具體步驟
本次專項整治工作本著“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原則,利用4個月的時間,分三個階段完成。
第一階段:行業自查自糾(2009年1月10日前)。
1.主要任務。(1)督促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企業開展自查自糾工作。(2)調查掌握非法食品添加物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品種和易被添加的食品類別。2.具體措施。(1)督促公告落實。各級各監管部門要按照公告要求,督促各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生產加工企業、銷售單位以及餐飲經營單位對食品中添加和使用非食用物質和不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進行自查自糾。(2)設立投訴舉報電話。各級各監管部門要在各自網站或采取其他方式及時公布食品質量安全投訴舉報電話或電子郵箱。要廣泛宣傳,發動群眾舉報違法犯罪行為。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及時追蹤調查,對舉報屬實者實施獎勵措施。(3)摸底排查。各級各監管部門要迅速摸清和掌握當地各自監管范圍內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生產加工企業、銷售單位以及餐飲經營單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情況,采取明查暗訪等方式,調查摸清各自監管范圍內非法食品添加物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品種及易被添加的食品類別,并向同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報送相關信息。(4)強化抽檢。各級各監管部門要按照各自監管職責、監管對象和范圍,有針對性地開展抽檢工作,要根據以往食品安全監督監測和投訴舉報等渠道發現的非法食品添加物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線索,制定食品抽檢計劃,確定抽檢的重點品種、重點食品類別。(5)匯總分析。各級各監管部門要匯總、歸類以往發生的各種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對已有監管措施的實施情況進行分析研究,進一步完善現有措施或制定新的監管措施。
第二階段:深入開展清理整頓(2009年1月11日-3月10日)。
1.主要任務。(1)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使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現象得到明顯糾正。(2)曝光一批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查處一批違法犯罪單位和個人,有力震懾違法犯罪分子。2.具體措施。(1)依法查處。根據第一階段掌握的情況,各級各監管部門組織對重點產品、區域和單位,特別是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小作坊,開展突擊檢查行動,依法嚴厲查處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的單位和相關責任人員。(2)追根溯源。各級各監管部門根據發現的問題,追溯非法食品添加物源頭,依法嚴厲查處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單位和個人。采取有效措施切斷非法食品添加物的供應鏈,嚴防流入食品生產加工環節。(3)清理規范。規范食品添加劑的生產、流通和使用,清理未列入食品添加劑衛生標準仍在違法使用的食品添加物品種,依法嚴厲查處以非食用物質作為食品添加劑銷售的行為。
第三階段:鞏固專項整治工作成果,建立長效機制(2009年3月11日-4月10日)。
1.主要任務。(1)完善治本措施,建立健全有效的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和使用的監管機制。(2)建立和實施規范食品添加劑生產、銷售和使用的管理制度。2.具體措施。(1)建立有效的監管制度。各級各監管部門建立針對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有效監督和管理制度,建立非法食品添加物和不合格添加劑快速追查溯源機制,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理。(2)規范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行為。進一步推進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制度,嚴把食品添加劑企業條件審查關,嚴厲查處企業無證生產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加大對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活動的監督力度,規范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單位的行為。依法取締非法食品添加物加工銷售的黑窩點。嚴格食品添加劑運輸、倉儲的管理措施,切斷非法食品添加物的供應渠道。(3)規范食品添加劑使用行為。建立食品生產企業食品添加劑使用備案制度。加強餐飲經營單位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督促餐飲經營單位嚴格落實采購食品添加劑索證索票制度。要進一步加大日常監管的力度,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以及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單位的日常巡回檢查和監督抽檢,發現仍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制售非法食品添加物的單位和個人,依法從重處理。(4)嚴格進出口檢驗監管。建立進出口食品添加劑檢驗監管長效機制。規范出口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登記管理,提高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嚴格實施出口食品生產企業使用的添加劑備案管理制度,完善添加劑備案登記和檔案管理。加強進出口食品中非食用物質和添加劑的檢驗,進一步提高進出口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質量安全水平。(5)增進企業誠信自律。加強食品行業誠信和自律機制建設,組織有關食品行業協會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開展誠信教育活動,指導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和完善自身管理制度,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守法意識。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本次專項整治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各級各有關部門要以高度的責任感,按照分級包干、層級負責、一級抓一級的原則,加強專項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落實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總體要求。堅持“全市統一領導、各級政府負責、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食品安全工作機制。專項整治工作由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領導,成立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各縣(市、區)要成立相應的機構,加強對專項整治工作的指導協調。對未按職責規定履職或推諉扯皮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要堅決依法依規追究有關領導和監管人員的責任。
(二)齊抓共管,密切協作。專項整治工作涉及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多個環節。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制定專項整治工作具體的實施方案,迅速行動,密切配合,相互銜接,始終保持對使用非食用物質的高壓態勢。在專項整治期間監管部門發現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及其違法行為,要及時通報給公安部門,并積極配合公安部門查處案件。
(三)明察暗訪,強化督導。市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將對各縣(市、區)、各階段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導,強化工作的考核評估;各部門要組織精干人員組成案件督查隊伍,對重點線索、重點品種、重點地區的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現場督查和查辦大案要案,分析典型案件發生的原因和監管責任;各級監察部門要加大對專項整治工作的行政監察力度,適時提出監察建議,并及時查處監管部門及其人員的失職瀆職、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等違紀違法案件。
(四)加強宣傳,廣泛發動。根據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充分運用新聞媒體,向社會大力宣傳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危害。對群眾舉報投訴的問題及時追蹤調查,并將查處的違法案件向社會公布,以達到懲處違法行為、教育廣大群眾的目的。在專項整治工作過程中通過多種途徑向企業大力宣傳培訓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讓企業充分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規范和標準,強化企業是第一責任人意識。大力宣傳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堅持正面引導,維護社會穩定。
(五)及時報送,暢通信息。根據全省專項整治工作方案關于“各市政府、省監管部門在2009年1月10日、3月10日、4月15日之前分別向省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整治工作總結”的要求,各縣(市、區)、各部門按照要求確定一名信息工作聯絡員,及時收集匯總本單位專項整治工作的信息,從2009年1月1日至4月10日止,每月6日、20日分別向市專項整治工作辦公室報送專項整治工作情況,重大事件隨時上報(聯系人:劉冰,電話傳真:2696585,郵箱:dzspaq585@163.com)。
附件:德州市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二○○八年十二月三十日
附件:
德州市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賈長林 (市政府副秘書長)
副組長:王立民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
張功禮 (市農業局副局長)
宋占亮 (市衛生局副局長)
王 穎 (市質監局總工程師)
成 員:王明杰 (市經委總經濟師)
劉德水 (市公安局副局長)
張曰泉 (市監察局副局長)
韓建國 (市服務業發展局副局長)
張同新 (市畜牧局副局長)
李明鑫 (市水產辦副主任)
祁玉忠 (市工商局副局長)
張明輝 (德州檢驗檢疫局副局長)
更多相關法規請查看:各地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等相關法規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