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縣農委,光明食品集團,上實集團:
為認真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切實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現將《2015年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特此通知。
上海市農業委員會
2015年3月16日
2015年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要點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繼續做好本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鞏固平穩向好的發展態勢,任務艱巨、責任重大。2015年本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市農村工作會議的決策和部署,堅持“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抓,強化源頭治理和執法監管,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和全程控制,推進基層監管能力、制度機制建設和地方立法工作,切實維護公眾健康和消費安全,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和可持續發展。
一、深入開展專項整治
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關鍵環節,強化執法查處,切實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努力消除行業“潛規則”。一是強化農業投入品監管。加強對現有農資經營網點的檢查,督促經營者切實落實購銷臺賬、索證索票、進貨查驗等制度,防止不合格農資進入生產領域,聯合相關部門加強對網上購銷農資行為的監管,防止禁用、高毒農藥流入本市。二是加強農業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認真貫徹“兩高”司法解釋,強化案件移送、大要案督辦等工作機制,依托公檢法的力量,嚴懲違法分子,發揮震懾作用。三是充分發揮輿論震懾作用,加大案件曝光力度。以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屠宰病死豬、制售假劣農資案件為重點,集中曝光一批案值較大、影響面廣、情節惡劣的重大典型案件。
二、抓好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
根據《農業部關于印發<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方案>和<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考核辦法>的通知》、《農業部辦公廳關于下達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額控制數及開展創建活動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申報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的區縣要對照考核要點,認真查漏補缺,努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健全制度機制,推進社會共治,為迎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考核打下堅實的基礎。強化政策扶持,落實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經費,抓好質量安全縣相關項目和資金的落實工作。鼓勵探索創新,形成因地制宜、獨具地域特色的監管模式,最終以點帶面,整體提升本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
三、健全推廣、檢測、執法三管齊下的全程監管體系
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樹立“安全的農產品主要靠生產而非只靠監管”的觀念,健全推廣、檢測、執法三位一體的工作體系。一是推廣管源頭,主要是實施農業標準化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包括建設標準化基地、推行標準化生產、發展“三品”認證等,嚴格管控化肥、農獸藥、飼料以及飼料添加劑等投入品的使用,加大高效低毒農獸藥推廣力度,推動病蟲害綠色防控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二是檢測做保障,主要是健全檢測體系、提升基層檢測人員能力素質和業務水平、提高抽樣的規范性和數據的可靠性等,對農業部和本市例行監測沒有覆蓋到的糧食、油料作物等產品開展風險監測,摸清問題隱患,并深入研究質量安全變化趨勢和問題原因。三是強化執法工作,主要是強化對不合格農產品的執法,加強對“三品一標”產品認證后監管和標志的使用管理,并根據農業部的統一部署,建立完善“三品一標”退出機制,維護“三品一標”的公信力和品牌形象。
四、繼續完善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
加強對種植、養殖生產檔案記錄的檢查,必要時可代為記錄,夯實檔案農業的基礎。推廣浦東8424西瓜、嘉定農燈草莓運用二維碼追溯的成功經驗,擴大二維碼追溯在經濟作物上的應用。繼續實行地產水產品產地準出制度,完善檔案漁業工作體系。配合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建設,盡快實現監管信息互聯共享,貫通檢測、認證、預警、評估、執法、追溯、標準化等全要素,提升本市監管信息化水平。
五、加快推進監管法治建設
根據上海食用農產品輸入型和大市場大流通的特點,結合新的社會需求和改革進程,以確保上海成為食品最安全的城市之一為目標,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地方立法工作。通過地方立法建立權責明晰、運轉協調、管理高效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滿足食用農產品全程質量安全控制的需要,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法制保障,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落實農業部與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合作協議,建立和完善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銜接機制,貫通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鏈條。
六、有序推動社會協同共治
一是對添加劑、農藥殘留、重金屬、微生物、生物毒素等風險因子進行系統的調查分析,掌握其發生發展的規律和作用于農產品的形式以及危害程度,及時發布風險預警。二是加強與食品藥品監管、公安部門的聯合行動,強化重大問題聯合整治和重大案件協同查處;加強農業系統各行業、各單位的協作,推動農技推廣與質量安全監管、執法與檢測、質量安全執法與綜合執法有機銜接。三是督促生產經營者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樹立質量安全自律意識,把好生產經營關。四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輿情分析,發揮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的監督作用,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并引導公眾理性看待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增強公眾的消費信心,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和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