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人民政府,各管理區,市直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今年中央1號文件和全國、全省農業和糧食工作會議精神,實現全市糧食播種面積815萬畝,糧食總產60億斤以上目標,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實行糧食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各級政府要把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層層落實糧食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各級政府主要領導為糧食生產第一責任人,縣區長要對市長負責,鄉鎮長要對縣區長負責,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市里成立由市長龔武生任組長,市委常委、副市長劉事青、市委副巡視員劉國器任副組長,市發改委、市農辦、市農業局、市財政局、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市糧食局、市水利局等單位主要領導為成員的糧食生產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雷土明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各縣區、管理區也要成立相應的機構。
二、認真落實支農惠農政策。各地要加大中央和省扶持糧食生產優惠政策的宣傳力度,做到家喻戶曉。要嚴格按照政策規定兌現到位,嚴禁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降低補貼標準、改變補貼用途,確保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等各項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種糧農民手中。同時,要堅決制止濫發補貼的行為,凡是對耕地拋荒農戶發放了各項補貼的要嚴肅查處,發放的補貼資金要予以追回。中央安排的產糧大縣獎勵資金,各縣區要拿出百分之三十用于支持糧食良種和生產技術推廣、糧食產業化經營、發展種糧大戶和耕地質量建設。
三、依法制止耕地拋荒。各地各部門要因地制宜,強化措施,依法依規,從速治理耕地拋荒。對因各類開發占用農村土地兩年以上未開發的土地,依法收歸村集體所有,重新發包給農民耕種;對因農民外出務工、無人耕種的土地,各地要做好外出務工人員的思想工作,由村委會組織人員代耕代種,代耕年限可在三、五年以上;對長期外出、又不愿意轉包、連續二年棄耕拋荒的農戶,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條和國務院《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第十八條的規定,由原發包單位中止承包合同,收回發包的耕地。
四、鼓勵發展種糧大戶。積極引導土地使用權合法有序流轉,大力扶持發展種糧大戶,提高規模經營水平。要將閑置的土地調劑給種田能手,促進耕地向規模經營戶集中,鼓勵農田向種糧能手集中。支持種糧大戶開展糧食加工、銷售,鼓勵糧食加工企業與種糧大戶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對貢獻大的種糧大戶、種糧能手,各級各部門要在政策、資金、物質、技術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適當的獎勵,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每個縣區今年至少要新發展10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10戶以上。
五、積極推進科技興糧工作。要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種糧水平和效益。各級農業部門要加快糧食生產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步伐,大力推廣糧食輕簡栽培技術和優質無公害栽培技術。積極實施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今年全市優質稻種植面積要達到360萬畝,其中高檔優質稻達到110萬畝,超級稻示范面積達到50萬畝。按照農業部、省農業廳組織開展的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的總要求和《永州市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年工作方案》的具體安排,認真抓好糧食高產創建活動,抓好萬畝示范片建設。加強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組織技術人員進村入戶,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和送科技、送信息、送服務下鄉活動。
六、建立健全糧食生產激勵機制。市政府設立發展糧食生產專項獎勵資金,鼓勵發展糧食生產。今年,市財政安排資金100—200萬元,對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先進縣區、糧食生產大鄉(鎮)和種糧大戶給予獎勵。
七、努力做好糧食生產服務工作。繼續延長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全免通行費的政策。加強農資調運和價格監管,確保農資市場價格穩定,防止假冒偽劣農資流入市場。加強農村農村金融服務,增加糧食主產區貸款額度。積極開展農業保險工作。
八、嚴格實施責任追究。各縣區要建立縣區級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組的工作責任制。市、縣區要把糧食生產目標管理納入農業農村工作“四個確保”綜合考核評比內容。對耕地拋荒面積超過千分之五、水稻面積和單產比2007年減少百分之一以上和糧食高產創建活動開展不力、其單產比2007年沒有明顯提高、糧食生產任務沒有完成的縣區實行處罰,處罰金額為10萬元。對連片拋荒5畝以上的鄉鎮的主要領導、連片拋荒20畝以上的縣區的分管領導、連片拋荒50畝以上的縣區的主要領導要實行責任追究,當年考評為不稱職。
九、切實加強督促檢查。市里將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牽頭,組織農業、財政等部門對各地落實中央支農惠農政策和發展糧食生產、制止耕地拋荒情況分別在6月和8月進行兩次大的督促檢查,對因領導不重視、發展糧食生產措施不力、大面積耕地拋荒的要予以通報。
附件:《永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全市糧食生產目標考核及獎勵辦法》
二00八年六月三日
附件:
永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全市糧食生產目標考核及獎勵辦法
根據今年中央1號文件和全國、全省農業和糧食生產會議精神,進一步落實糧食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努力實現全年糧食生產發展目標,市人民政府決定,對2008年全市糧食生產情況進行考核。特制定本考核辦法。
一、獎勵標準與條件
糧食生產目標責任制考核,設立三個獎項。
?。ㄒ唬┘Z食高產創建活動先進獎
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先進獎,每個縣區的獎金額度為10萬元。獲獎條件是:
1、以2007年統計年報為準,糧食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
2、雙季稻面積達到90%以上。
3、水稻單產比上年增幅1%以上。
4、耕地基本沒有拋荒。
5、水稻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的單產比2007年該縣水稻單產提高75公斤以上。
(二)糧食生產大鄉鎮先進獎
糧食生產大鄉鎮先進獎,每個鄉鎮獎金額度為3萬元。獲獎條件是:
1、以2007年統計年報為準,糧食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
2、水稻單產比上年增幅1%以上。
3、雙季稻面積占水稻面積95%以上。
4、優質稻面積達到60%以上。
5、耕地沒有拋荒。
(三)種糧大戶先進獎
種糧大戶先進獎,每戶的獎金額度為10000元。獲獎條件是:
1、糧食播種面積在100畝以上,單產在430公斤以上。
2、雙季稻面積占糧食總面積70%以上。
糧食生產面積、產量的考核以統計局的數據為準。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先進獎和糧食生產大鄉鎮先進獎,主要獎勵組織、指導糧食生產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的黨政領導責任人和糧食生產技術推廣人員。
二、考核評定
糧食生產責任考核工作由市農業局、市農辦具體組織,縣區農業局、農辦組織成考核組,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農辦、市農業局派人參加??己瞬扇〗徊婵己说霓k法,根據獎勵條件,由考核組提出評獎意見,市農辦、市農業局綜合審核,經公示后報市政府審定。
三、考核時間
糧食生產責任制考核工作在6月、8月分兩次進行。
四、附則
本考核辦法由市農業局負責解釋和承辦相關工作。
為貫徹落實今年中央1號文件和全國、全省農業和糧食工作會議精神,實現全市糧食播種面積815萬畝,糧食總產60億斤以上目標,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實行糧食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各級政府要把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層層落實糧食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各級政府主要領導為糧食生產第一責任人,縣區長要對市長負責,鄉鎮長要對縣區長負責,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市里成立由市長龔武生任組長,市委常委、副市長劉事青、市委副巡視員劉國器任副組長,市發改委、市農辦、市農業局、市財政局、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市糧食局、市水利局等單位主要領導為成員的糧食生產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雷土明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各縣區、管理區也要成立相應的機構。
二、認真落實支農惠農政策。各地要加大中央和省扶持糧食生產優惠政策的宣傳力度,做到家喻戶曉。要嚴格按照政策規定兌現到位,嚴禁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降低補貼標準、改變補貼用途,確保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等各項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種糧農民手中。同時,要堅決制止濫發補貼的行為,凡是對耕地拋荒農戶發放了各項補貼的要嚴肅查處,發放的補貼資金要予以追回。中央安排的產糧大縣獎勵資金,各縣區要拿出百分之三十用于支持糧食良種和生產技術推廣、糧食產業化經營、發展種糧大戶和耕地質量建設。
三、依法制止耕地拋荒。各地各部門要因地制宜,強化措施,依法依規,從速治理耕地拋荒。對因各類開發占用農村土地兩年以上未開發的土地,依法收歸村集體所有,重新發包給農民耕種;對因農民外出務工、無人耕種的土地,各地要做好外出務工人員的思想工作,由村委會組織人員代耕代種,代耕年限可在三、五年以上;對長期外出、又不愿意轉包、連續二年棄耕拋荒的農戶,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條和國務院《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第十八條的規定,由原發包單位中止承包合同,收回發包的耕地。
四、鼓勵發展種糧大戶。積極引導土地使用權合法有序流轉,大力扶持發展種糧大戶,提高規模經營水平。要將閑置的土地調劑給種田能手,促進耕地向規模經營戶集中,鼓勵農田向種糧能手集中。支持種糧大戶開展糧食加工、銷售,鼓勵糧食加工企業與種糧大戶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對貢獻大的種糧大戶、種糧能手,各級各部門要在政策、資金、物質、技術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適當的獎勵,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每個縣區今年至少要新發展10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10戶以上。
五、積極推進科技興糧工作。要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種糧水平和效益。各級農業部門要加快糧食生產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步伐,大力推廣糧食輕簡栽培技術和優質無公害栽培技術。積極實施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今年全市優質稻種植面積要達到360萬畝,其中高檔優質稻達到110萬畝,超級稻示范面積達到50萬畝。按照農業部、省農業廳組織開展的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的總要求和《永州市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年工作方案》的具體安排,認真抓好糧食高產創建活動,抓好萬畝示范片建設。加強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組織技術人員進村入戶,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和送科技、送信息、送服務下鄉活動。
六、建立健全糧食生產激勵機制。市政府設立發展糧食生產專項獎勵資金,鼓勵發展糧食生產。今年,市財政安排資金100—200萬元,對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先進縣區、糧食生產大鄉(鎮)和種糧大戶給予獎勵。
七、努力做好糧食生產服務工作。繼續延長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全免通行費的政策。加強農資調運和價格監管,確保農資市場價格穩定,防止假冒偽劣農資流入市場。加強農村農村金融服務,增加糧食主產區貸款額度。積極開展農業保險工作。
八、嚴格實施責任追究。各縣區要建立縣區級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組的工作責任制。市、縣區要把糧食生產目標管理納入農業農村工作“四個確保”綜合考核評比內容。對耕地拋荒面積超過千分之五、水稻面積和單產比2007年減少百分之一以上和糧食高產創建活動開展不力、其單產比2007年沒有明顯提高、糧食生產任務沒有完成的縣區實行處罰,處罰金額為10萬元。對連片拋荒5畝以上的鄉鎮的主要領導、連片拋荒20畝以上的縣區的分管領導、連片拋荒50畝以上的縣區的主要領導要實行責任追究,當年考評為不稱職。
九、切實加強督促檢查。市里將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牽頭,組織農業、財政等部門對各地落實中央支農惠農政策和發展糧食生產、制止耕地拋荒情況分別在6月和8月進行兩次大的督促檢查,對因領導不重視、發展糧食生產措施不力、大面積耕地拋荒的要予以通報。
附件:《永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全市糧食生產目標考核及獎勵辦法》
二00八年六月三日
附件:
永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全市糧食生產目標考核及獎勵辦法
根據今年中央1號文件和全國、全省農業和糧食生產會議精神,進一步落實糧食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努力實現全年糧食生產發展目標,市人民政府決定,對2008年全市糧食生產情況進行考核。特制定本考核辦法。
一、獎勵標準與條件
糧食生產目標責任制考核,設立三個獎項。
?。ㄒ唬┘Z食高產創建活動先進獎
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先進獎,每個縣區的獎金額度為10萬元。獲獎條件是:
1、以2007年統計年報為準,糧食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
2、雙季稻面積達到90%以上。
3、水稻單產比上年增幅1%以上。
4、耕地基本沒有拋荒。
5、水稻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的單產比2007年該縣水稻單產提高75公斤以上。
(二)糧食生產大鄉鎮先進獎
糧食生產大鄉鎮先進獎,每個鄉鎮獎金額度為3萬元。獲獎條件是:
1、以2007年統計年報為準,糧食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
2、水稻單產比上年增幅1%以上。
3、雙季稻面積占水稻面積95%以上。
4、優質稻面積達到60%以上。
5、耕地沒有拋荒。
(三)種糧大戶先進獎
種糧大戶先進獎,每戶的獎金額度為10000元。獲獎條件是:
1、糧食播種面積在100畝以上,單產在430公斤以上。
2、雙季稻面積占糧食總面積70%以上。
糧食生產面積、產量的考核以統計局的數據為準。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先進獎和糧食生產大鄉鎮先進獎,主要獎勵組織、指導糧食生產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的黨政領導責任人和糧食生產技術推廣人員。
二、考核評定
糧食生產責任考核工作由市農業局、市農辦具體組織,縣區農業局、農辦組織成考核組,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農辦、市農業局派人參加??己瞬扇〗徊婵己说霓k法,根據獎勵條件,由考核組提出評獎意見,市農辦、市農業局綜合審核,經公示后報市政府審定。
三、考核時間
糧食生產責任制考核工作在6月、8月分兩次進行。
四、附則
本考核辦法由市農業局負責解釋和承辦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