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省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高度重視地理標志工作,把抓好地理標志工作作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重要論述、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實際行動,作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綜合施策,創新開展地理標志培育、運用和保護工作,廣東地理標志工作取得喜人成績。
江門:
江門市現有“新會陳皮”“新會柑”“臺山鰻魚”等3個地理標志產品和“新會陳皮”“臺山大米”“杜阮涼瓜”“大沙天露茶”“恩平簕菜”等5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已有193家生產企業獲得核準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品牌效應日益顯現,推動江門特色農業經濟發展,帶動農民增產增收。2019年,“新會陳皮”和“新會柑”產值約85億元,行業從業人員約5萬人,“新會陳皮”企業有4870家,“新會柑”種植戶有847戶,種植規模增至約10萬畝;“臺山鰻魚”養殖戶有36戶,產量約49440噸,養殖面積約47642畝。
江門市為促進新會陳皮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制定并頒布《地理標志產品新會陳皮》《地理標志產品新會柑》《新會柑皮含茶制品》三個廣東省地方標準;同時制定《新會陳皮預包裝標簽》《新會陳皮普洱茶》《新會柑皮普洱茶》《新會柑皮普洱茶加工技術條件》《新會青柑代用茶》等多個聯盟標準;《江門市新會陳皮保護條例》于今年3月31日獲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批準,為新會陳皮保護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在今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期間,江門市聯合公安部門,針對地理標志產品組織開展了打擊侵權假冒專項檢查行動,重點檢查產品制造、標識以及專用標志的使用是否符合規范等。
近年來,江門市采用“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推廣區域品牌,借助農產品博覽、展銷、推介活動和新媒體包裝宣傳,積極對外推廣地理標志品牌產品,提升品牌價值。自2011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中國(新會)陳皮文化節,提升新會陳皮知名度。自2013年起,江門市舉辦多屆杜阮涼瓜節,通過舉辦以涼瓜為主題的廚藝、文藝表演及推出旅游地圖等形式,深挖杜阮涼瓜的品牌價值。在廣東“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精品推介活動中,以廚藝展示的形式,向現場嘉賓推介“臺山大米”和“臺山鰻魚”,大米和鰻魚搭配制作成的美食深受歡迎。還通過“公司+農戶+商標(地理標志)”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將農產品商標或地理標志作為聯系企業與農戶的紐帶,大大提升地理標志產品的品牌價值。
云?。?br>
云浮市通過政府引導,發動行業協會、行業龍頭企業、種植大戶、銷售大戶行動起來,組織引導他們按照標準化培育與地標產品保護有關的產品,提高農戶進入市場的組織化水平,提高特色品牌的市場競爭力。
該市還通過樹立品牌意識加大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培育,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郁南無核黃皮”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后,通過開展宣傳和專用標志的推廣應用,使該縣的無核黃皮產業得以快速發展,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無核黃皮年總產值已達10億多元,從業人員達2萬多人;地理標志產品在獲得保護后,銷售價格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象窩茶”由200元/公斤提升到300元/公斤,帶動了產業產值增長。“泗綸蒸籠”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后,年總產值達4億元,較保護前增長90.5%。“新興排米粉”在獲得保護后,由年產量5000多噸增長到7000多噸,價格由4500元/噸提升至5500元/噸,年產值提高到約1億元。
潮州:
潮州市深入挖掘地理標志產品特色資源及其文化內涵,通過新聞媒體、舉辦培訓班、展會維權、廣場廣告等多種形式,宣傳辦事程序和手續,宣傳地理標志對企業發展、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大力推進地理標志產品申報和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核準使用,2019年鳳凰單叢(樅)茶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申請使用企業25家,比前6年總和還多。
該市通過梳理鳳凰單叢(樅)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相關信息,積極申報鳳凰單叢(樅)茶地理標志中—泰地理標志互認互保試點和中—歐地理標志合作保護項目,提升鳳凰單叢(樅)茶品牌影響力。潮州市市場監管部門修訂《潮州市鳳凰單叢(樅)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管理辦法》,加大力度指導權利人規范使用和有效管理茶葉地理標志商標,引導茶葉地理標志行業協會及相關組織加強行業自律,督促專用標志使用人嚴格執行技術標準,保證地理標志產品特定品質。
江門:
江門市現有“新會陳皮”“新會柑”“臺山鰻魚”等3個地理標志產品和“新會陳皮”“臺山大米”“杜阮涼瓜”“大沙天露茶”“恩平簕菜”等5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已有193家生產企業獲得核準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品牌效應日益顯現,推動江門特色農業經濟發展,帶動農民增產增收。2019年,“新會陳皮”和“新會柑”產值約85億元,行業從業人員約5萬人,“新會陳皮”企業有4870家,“新會柑”種植戶有847戶,種植規模增至約10萬畝;“臺山鰻魚”養殖戶有36戶,產量約49440噸,養殖面積約47642畝。
江門市為促進新會陳皮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制定并頒布《地理標志產品新會陳皮》《地理標志產品新會柑》《新會柑皮含茶制品》三個廣東省地方標準;同時制定《新會陳皮預包裝標簽》《新會陳皮普洱茶》《新會柑皮普洱茶》《新會柑皮普洱茶加工技術條件》《新會青柑代用茶》等多個聯盟標準;《江門市新會陳皮保護條例》于今年3月31日獲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批準,為新會陳皮保護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在今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期間,江門市聯合公安部門,針對地理標志產品組織開展了打擊侵權假冒專項檢查行動,重點檢查產品制造、標識以及專用標志的使用是否符合規范等。
近年來,江門市采用“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推廣區域品牌,借助農產品博覽、展銷、推介活動和新媒體包裝宣傳,積極對外推廣地理標志品牌產品,提升品牌價值。自2011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中國(新會)陳皮文化節,提升新會陳皮知名度。自2013年起,江門市舉辦多屆杜阮涼瓜節,通過舉辦以涼瓜為主題的廚藝、文藝表演及推出旅游地圖等形式,深挖杜阮涼瓜的品牌價值。在廣東“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精品推介活動中,以廚藝展示的形式,向現場嘉賓推介“臺山大米”和“臺山鰻魚”,大米和鰻魚搭配制作成的美食深受歡迎。還通過“公司+農戶+商標(地理標志)”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將農產品商標或地理標志作為聯系企業與農戶的紐帶,大大提升地理標志產品的品牌價值。
云?。?br>
云浮市通過政府引導,發動行業協會、行業龍頭企業、種植大戶、銷售大戶行動起來,組織引導他們按照標準化培育與地標產品保護有關的產品,提高農戶進入市場的組織化水平,提高特色品牌的市場競爭力。
該市還通過樹立品牌意識加大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培育,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郁南無核黃皮”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后,通過開展宣傳和專用標志的推廣應用,使該縣的無核黃皮產業得以快速發展,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無核黃皮年總產值已達10億多元,從業人員達2萬多人;地理標志產品在獲得保護后,銷售價格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象窩茶”由200元/公斤提升到300元/公斤,帶動了產業產值增長。“泗綸蒸籠”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后,年總產值達4億元,較保護前增長90.5%。“新興排米粉”在獲得保護后,由年產量5000多噸增長到7000多噸,價格由4500元/噸提升至5500元/噸,年產值提高到約1億元。
潮州:
潮州市深入挖掘地理標志產品特色資源及其文化內涵,通過新聞媒體、舉辦培訓班、展會維權、廣場廣告等多種形式,宣傳辦事程序和手續,宣傳地理標志對企業發展、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大力推進地理標志產品申報和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核準使用,2019年鳳凰單叢(樅)茶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申請使用企業25家,比前6年總和還多。
該市通過梳理鳳凰單叢(樅)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相關信息,積極申報鳳凰單叢(樅)茶地理標志中—泰地理標志互認互保試點和中—歐地理標志合作保護項目,提升鳳凰單叢(樅)茶品牌影響力。潮州市市場監管部門修訂《潮州市鳳凰單叢(樅)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管理辦法》,加大力度指導權利人規范使用和有效管理茶葉地理標志商標,引導茶葉地理標志行業協會及相關組織加強行業自律,督促專用標志使用人嚴格執行技術標準,保證地理標志產品特定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