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辦、市有關單位;各行業協(商)會、企業:
根據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辦公室要求,我局結合全市疫情防控最新精神,進一步采取更嚴格、更規范的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對商業服務企業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做了修訂,形成《廣州市商業服務企業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指引(第五版)》。現印發你們,請參照執行。
專此通知。
廣州市商務局
2021年7月8日
廣州市商業服務企業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指引(第五版)
一、適用范圍
本指引適用于商場超市、商業寫字樓、專業批發市場、餐館、旅館酒店、家政、美容美發、洗浴中心、洗染、攝影、家電維修、汽車(含二手車)交易、拍賣、汽車拆解等企業(統稱商業服務企業)。個體工商戶按照市場監管部門指引執行,對暫無指引的行業,可參照本指引。
省、市、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及其辦公室對商業服務企業疫情防控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二、主要防控措施
(一)成立防控專項工作組。
落實商業服務業企業、場所防控主體責任,各商業服務企業(商業寫字樓業主和物業公司,下同)法定代表人為第一負責人,應主動對接屬地衛生健康部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制定和完善防控工作相關方案和預案,根據前期防控情況及時調整防控策略和應急預案,明確工作流程,加強應急值守,按要求及時上報信息,提高防控效果。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培訓,明確員工對所有顧客無論國籍、膚色、性別等,采取疫情防控措施一視同仁,不得限制或拒絕正常消費,不得有任何針對特定人群的歧視性標語、標識,或提供差異性服務,確保所有員工應知應會。
(二)做好員工健康監測管理。
商業服務企業應發動單位員工接種疫苗,做到“應接盡接”。建立員工健康檔案,記錄每日體溫、外出情況等信息。員工一旦有發熱、乏力、干咳等疑似新冠肺炎典型癥狀,應上報單位或所在社區,及時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如確診及時通報相關人員按規定進行隔離。如員工發現共同居住人或密切接觸者出現疑似新冠肺炎典型癥狀,要及時上報單位并做好個人防護和自我隔離,必要時應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
(三)落實個人防護措施。
各商業服務企業員工按照《廣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和控制工作指引(第九版)》——《公眾佩戴口罩指引》(相關指引可登陸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方網站下載)要求,科學佩戴口罩,工作人員在崗期間必須佩戴口罩;口罩弄濕或弄臟后,及時更換。日常要加強手部衛生,勤洗手,掌握“七步洗手法”,并注重咳嗽禮儀。
(四)強化對顧客的健康宣傳與日常監測。
各商業服務企業在醒目位置通過海報、電子屏和宣傳欄等宣傳新冠肺炎常態化防控知識,引導顧客配合場所落實好疫情防控各項措施,按國家和省、市最新指引要求科學佩戴口罩。提供住宿服務的商業服務企業要如實登記顧客信息,如發現來自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的旅客要及時報告當地疾控機構,按照疾控機構的指導采取相應措施。
(五)加強營業健康管理。
1.員工與顧客保持一定距離。服務交流時建議保持一定距離,避免直接接觸。物品盡量提前包裝標價,便于顧客直接結算。推薦顧客自助購物、自助結算,盡量減少排隊時間。商場快遞優先考慮網絡下單付款和使用快遞柜辦理交接。
2.規范工作服衛生管理。定期更換工作服,同時強化工作服消毒管理,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鐘,或先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然后常規清洗。
(六)強化重點場所區域管理。
1.通風換氣。優先打開窗戶,采用自然通風。有條件的可以開啟排風扇等抽氣裝置以加強室內空氣流動。應當保證廂式電梯的排氣扇、地下車庫通風系統運轉正常。
2.空調運行。要加強對空調通風系統的日常清潔與管理維護,定期對空調進風口、出風口消毒。使用集中空調時應確保足夠的新風量,空調使用及清潔消毒參考《廣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和控制工作指引(第九版)》——《空調通風系統使用指引》執行(相關指引可登陸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方網站下載)。
3.公共物體。每天至少在營業前和結束后各消毒一次,并根據客流量情況增加消毒次數。對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如收銀臺、柜臺、服務臺、食品貨梯按鈕、扶手、門把手、公共桌椅座椅等),可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供服務對象重復使用的物品,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定時對食品處理區域、就餐區域、人員通道、食品貨梯、員工更衣室、集體宿舍區域進行清潔、消毒工作。加強環境衛生消毒處理時,要避免污染食物。
4.會議室、辦公室、多功能廳。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建議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工作人員應當佩戴口罩,交談時保持1米以上距離。盡量減少開會頻次和時長。
5.垃圾收集處理。分類收集,及時清運。普通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口罩等防護用品垃圾按照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垃圾筒及垃圾點周圍無散落,垃圾存放點各類垃圾及時清運,垃圾無超時超量堆放。清潔消毒。垃圾轉運車和垃圾筒保持清潔,可定期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噴灑或擦拭消毒;垃圾點墻壁、地面應保持清潔,可定期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噴灑。
6.自動扶梯、廂式電梯。乘坐廂式電梯時應當佩戴口罩。廂式電梯的地面、側壁應當保持清潔,每日消毒2次。電梯按鈕、自動扶梯扶手等經常接觸部位每日消毒應當不少于3次。具體參照《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公共電梯(扶梯)清潔消毒工作指引》(可登陸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下載)執行。
7.公共衛生間。加強空氣流通。確保洗手盆、地漏等水封隔離效果。每日隨時進行衛生清潔,保持地面、墻壁清潔,洗手池無污垢,便池無糞便污物積累。物品表面消毒用有效氯500 mg/L的含氯消毒劑對公共臺面、洗手池、門把手和衛生潔具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每日做好相關消毒記錄并公示。
8.地下車庫。地下車庫的地面應當保持清潔,內部保持通風。停車取卡按鍵等人員經常接觸部位每日消毒應當不少于3次。
(七)做好防護物資配備。
各商業服務企業要根據單位規模大小、工作人員數量等實際情況,儲備足夠數量的疫情防控物資,包括消毒用品、口罩、非接觸式溫度計、洗手液等,鼓勵向顧客免費提供免洗手消毒液等防護物資。
三、應急處置要求
(一)疑似癥狀人員處置。如商業服務企業發現員工出現發熱、干咳、乏力等新冠肺炎可疑癥狀時,應避免繼續接觸他人,做好防護并送醫療機構就診排查。
(二)病例處置。如商業服務企業員工出現核酸篩查陽性病例,各單位要積極配合當地疾控中心做好流行病調查,盡快查明可能的感染源;要在當地疾控中心的指導下,依法依規、精準管控,科學劃定防控區域范圍至最小單位,果斷采取限制性防控措施。
(三)終末消毒。對病例涉及的相關重點公共場所應立即關閉,由疾控機構組織消殺力量對患者可能污染的居住場所、辦公場所及其他相關公共場所等的環境和物品開展終末消毒,關閉的公共場所經評估合格后方可重新開放。
(四)其他處置措施。密切接觸者和場所管控按照最新防控方案和我省相關應急處置預案做好防控措施。
附件:低風險地區商業服務場所人員常態化防控措施
附件
低風險地區商業服務場所人員常態化防控措施
本措施只適用于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中、高風險地區按照廣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相關通告要求執行。低風險區按照適度從嚴的原則,對人員的常態化防控措施如下:
一、商場、超市
1.消費者亮碼進入,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及非“綠色”健康碼的消費者,應勸阻其進入。
2.工作人員在崗期間,必須佩戴口罩。
3.提醒消費者佩戴口罩進入商超。
4.入口實施體溫監測,對有發熱(體溫≥37.3℃)或呼吸道疾病綜合癥狀顧客,不得入內,建議其到就近發熱門診就醫。
5.在收銀臺、稱重等顧客易聚集區域設置“一米線”。
二、商業寫字樓
1.消費者亮碼或掃碼進入,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及非“綠色”健康碼的消費者,應勸阻其進入。
2.進入人員必須佩戴口罩,入口實施體溫監測。對有發熱(體溫≥37.3℃)或呼吸道疾病綜合癥狀顧客,不得入內,建議其到就近發熱門診就醫。
3.減少排隊進樓或乘坐箱式電梯時在外部形成人員集聚。進入電梯等易聚集的區域設置并實行“一米線”管理,以及通過設置隔離帶、地面貼標識等方式引導人流有序排隊,盡量避免人員集聚。適當控制電梯乘坐人數,乘梯時避免交談。鼓勵低樓層以及相鄰樓層走動采用步行上、下樓。
4.使用線上平臺訂餐的,外賣送餐人員原則上不上樓,由物業服務企業在一樓設立臨時取餐點取餐,并對該區域做好定期消毒工作。同時,為避免高峰使用電梯傳染風險,鼓勵進駐樓宇辦公單位安排員工錯峰點餐和取餐。
5.強化商業寫字樓物業服務企業的直接管理責任,商務寫字樓物業服務企業要認真落實各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以及住房建設部門對物業管理區域疫情防控的工作指引。
三、專業批發市場
1.人員亮碼進入,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及非“綠色”健康碼的,應勸阻其進入。
2.人員佩戴口罩進入市場。在顯著位置進行提示,并對場內人員規范佩戴口罩進行監督。主要入口處的通道、廣場應實行“一米線”管理,通過設置隔離帶、地面貼標識等方式引導人流有序排隊。
3.實行快速紅外測溫通行。入口處應設體溫監測,配備快速紅外體溫檢測儀及工作人員;對于快速紅外體溫檢測儀無法適用的市場車道入口,使用手持測溫槍對車內人員進行測溫。對有發熱(體溫≥37.3℃)、干咳等綜合癥狀的顧客,不得入內,建議其到就近發熱門診就醫。
4.實行場內人流總量限制,根據建筑物的設計標準,視情況限制人流量,人流總量達到上限后實施“只出不進”的臨時管制措施。
5.市場內保持道路通暢,無占道堆放物品、雜物,無占道經營、出攤經營,未營業的商鋪周邊需保持干凈整潔,無堆放雜物等有礙市容現象。
6.配合相關部門做好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的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追蹤、疫點消毒等防控工作。根據疫情嚴重程度和風險評估,必要時需配合衛生和市場管理部門,暫時關閉市場,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復產。
四、餐館
1.消費者掃碼進入,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及非“綠色”健康碼消費者,應勸阻其進入,只提供外帶或外賣服務。
2.入口實施體溫監測(餐館在商場或封閉園區,有統一測溫的,可不在餐館門口測溫),對有發熱(體溫≥37.3℃)或呼吸道疾病綜合癥狀的顧客,不得入內,建議其到就近發熱門診就醫。
3.工作人員在崗期間,必須佩戴口罩。提醒消費者佩戴口罩進入餐館,就餐時方脫下口罩,停止就餐重新戴回。
4.鼓勵提供外賣服務和食品、預制菜售賣服務。用于顧客自取或外送的餐食,宜采用密封方式盛放,提倡每份餐食使用自制或訂制的專用食安封簽。如無食安封簽,可選用一次性使用、不可復原的材料封閉外包裝,防止運送過程中污染餐食。餐飲外賣和配送服務應按照外賣配送和快遞從業人員疫情健康防護的有關要求嚴格執行。
5.餐廳(館)提供公筷公勺,推廣分餐制,倡導“光盤行動”。
6.在店內外候餐區、取餐區、結賬區等人員易聚集區域劃設“一米線”,勸導顧客避免集聚。
7.控制餐廳(館)就餐人數,拉開桌位間距;如桌椅固定無法移動,明確標識出非使用桌位;同桌就餐者之間,盡量避免面對面;避免和陌生食客拼桌。
8.對于合餐顧客,每桌顧客至少記錄1名人員姓名、聯系方式和到店時段等,依法做好信息保護工作;有條件的餐飲服務單位要建立用餐人員可追溯制度。
9.嚴格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于防范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的有關要求,執行防控措施,不采購無海關進口貨物報關單、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新冠病毒核酸陰性檢測報告、消毒證明、集中監管倉出庫證明等資料的進口冷鏈食品。不得經營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及其制品。
五、旅館酒店
1.消費者掃碼進入,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及非“綠色”健康碼消費者,應勸阻其進入。
2.工作人員在崗期間,必須佩戴口罩。
3.要求顧客佩戴口罩進入酒店。
4.要求顧客提供健康狀況和近期旅居史,對來自疫區的顧客按照屬地安排引導其前往指定酒店入住。要求每名入住顧客提供姓名和聯系方式。
5.對顧客進行體溫檢測,對有發熱(體溫≥37.3℃)或呼吸道疾病綜合癥狀的顧客,不得入內,建議其到就近發熱門診就醫。
6.賓館酒店內娛樂休閑場所以文旅部門要求為準。
7.各區指定為集中隔離酒店的,按相關規定執行。
六、家政
1.消費者亮碼進入,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及非“綠色”健康碼消費者,應勸阻其進入。
2.家政服務人員佩戴口罩進入服務場所(家庭)。
3.家政服務人員開展服務前應測量體溫并做好記錄,進入客戶家中開始服務前需洗手消毒。
4.家政服務人員提供服務期間,如發現服務對象有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應立即通知家屬,并協同家屬做好信息上報和就醫排查工作。
七、美容美發
1.消費者亮碼進入,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及非“綠色”健康碼消費者,應勸阻其進入。
2.工作人員在崗期間,必須佩戴口罩。提醒顧客在理發店內戴口罩。
3.對進入理發店的顧客進行體溫檢測。對有發熱(體溫≥37.3℃)或呼吸道疾病綜合癥狀的顧客,不得入內,建議其到就近發熱門診就醫。
4.執行理發工具、毛巾、圍巾、面巾、美容床上布草等物品“一客一換一消毒”制度。
八、沐浴
1.消費者亮碼進入,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及非“綠色”健康碼消費者,應勸阻其進入。
2.工作人員在崗期間,必須佩戴口罩。提醒顧客佩戴口罩(游泳及沐浴時除外)。
3.對進入公共浴室的顧客和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體溫正常者方可進入。體溫異常者,建議其到就近發熱門診就醫。
4.所有的用品包括餐具、客用浴服、毛巾、洗浴按摩用具應“一客一用一消”,必要時可使用一次性用品。顧客存衣柜應“一客一消”或提供“一次性袋子”。
九、洗染
1.消費者亮碼進入,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及非“綠色”健康碼消費者,應勸阻其進入。
2.工作人員在崗期間,必須佩戴口罩。提醒顧客佩戴口罩。
3.在入口設置專門崗位對每位客戶測量體溫,體溫正常方可進入。如發現體溫≥37.3℃的客戶,應當勸阻其進入,并提醒其前往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
4.縮短客戶逗留時間。控制店內客戶人流量,不要扎堆聚集。盡量使用移動支付端自助結算,減少排隊時間。
5.其他事項參照《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疫情防控組關于印發廣東省洗染服務業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
十、攝影、家電維修
1.消費者亮碼進入,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及非“綠色”健康碼消費者,應勸阻其進入。
2.工作人員在崗期間,必須佩戴口罩。提醒顧客佩戴口罩。
3.在入口設置專門崗位對每位客戶測量體溫,對有發熱(體溫≥37.3℃)或呼吸道疾病綜合癥狀的顧客,不得入內,建議其到就近發熱門診就醫。
4.每名顧客服務完畢后,工作人員應對座位進行消毒,方可接待下一位顧客。
十一、汽車(含二手車)交易、汽車拆解
1.消費者亮碼進入,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及非“綠色”健康碼消費者,應勸阻其進入。
2.工作場所設置疫情防控指引標識牌,減少同時在場人數,不組織集聚促銷活動。
3.工作人員在崗期間,必須佩戴口罩。提醒顧客佩戴口罩。
4.在入口設置專門崗位對每位客戶測量體溫,對有發熱(體溫≥37.3℃)或呼吸道疾病綜合癥狀的顧客,拒絕入內。